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732练)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732练)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训练,综合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732练) 【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乘一道91米长的电梯,下到长江水下40米处的江心”,这听上去很 ,但正是世界首批水下博物馆之一——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为来访者创造的奇异体验。不同于墨西哥坎昆水下雕塑博物馆、西班牙大西洋博物馆等需要靠潜水才能接近的水下博物馆,( ),能给人以别具一格的审美体验。白鹤梁上的题刻,包含了年代信息和水文位置,可以被 当代科学研究的参考和数据库。此外,白鹤梁所 的还有文化气质和文人趣味。石梁露出水面,在枯水期时看到,古人引发了古人登石梁以留下吟咏诗文或图案的兴趣。水涨之时,这些题刻便随着石梁一并再次淹没水中。白鹤梁题刻中的诗文图案,多出自历代前往观光的名人雅士之手,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人 的文人趣味。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奇幻 视为 承载 临水登山B. 奇妙 看成 附着 临水登山C. 奇妙 视为 附着 跋山涉水D. 奇幻 看成 承载 跋山涉水2. 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普通游客也可以感受到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友好B.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对普通游客也非常友好C.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在迎接普通游客时最为友好D.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友好更能被普通游客感受到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石梁露出水面,古人在枯水期时看到,引发了登石梁以留下吟咏诗文或图案的兴趣。B. 古人看到石梁在枯水期时便会露出水面,萌发了登石梁以留下吟咏诗文或图案的兴趣。C. 石梁露出水面,古人在枯水期时看到,萌发了登石梁以留下吟咏诗文或图案的兴趣。D. 古人看到石梁在枯水期时便会露出水面,引发了登石梁以留下吟咏诗文或图案的兴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 ,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 。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当然,海洋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海藻的蛋白质含量很高,约为藻体干重的30%左右, ,这些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发展远洋渔场,开辟深海渔业。B.近海的鱼虾捕捞尽管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C.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发展深海渔业,开辟远洋渔场。D.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酬张少府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6.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 这是一首赠友诗,从题目冠以“酬”字看,当是张少府先有诗相赠,王维再写此诗为酬。B. 首联描写诗人晚年唯好清静、万事皆不关心,表现了诗人想远离朝堂,归隐田园、不问世事的达观心态。C. “自顾无长策”,是他思想上矛盾、苦闷的反映。他表面上说自己无能,骨子里隐含着牢骚。D.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照应了“酬”字;以不答作答,含蓄蕴藉,耐人咀嚼。7. 从手法和情感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 三、古诗词情景默写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的《蜀道难》中通过细节描写刻画行人步履艰难,神情惶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打开唐宋诗词,到处都可以听到风吹雨落声。雨中多情,雨中多愁。请写出唐宋诗词中带“雨”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训练】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材料一:“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天舟一号”发射获得圆满成功。“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一款货运飞船,也是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具有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等功能。货运系统是中国建成空间站需要突破和掌握的关键技术,“天舟一号”将使中国具备向在轨运行航天器补给物资、补加推进剂的能力,这一能力,是确保未来中国空间站在轨长期载人飞行的基本前提。(摘编自刘诗瑶《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人民日报》2017年4月21日)材料二:“神舟十号”任务完成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而在空间实验室阶段,将突破并验证推进剂补加技术、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等关键技术,为空间站建造奠定基础。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发射成功,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一系列空间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任务实施阶段。为了对空间实验室中航天员长期驻留和空间科学实验进行支持,要通过货运飞船进行货物补给。如果说载人飞船是天地往返的载人工具,那么货运飞船就是天地间运货的工具。中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基于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的技术研发,只运货不运人,货物运载量将是俄罗斯“进步号”无人货运飞船的3倍,在功能、性能上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旨在补给空间实验室以及未来中国空间站的推进剂、空气、航天员的饮料食物以及用于维修空间站的更换设备,以延长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运行寿命。(摘编自《光明日报》)材料三:“五·一”劳动节到了,这两天,勤劳的快递小哥“天舟一号”也在太空中用自己的努力工作致敬了劳动节,除了送货,他还为“天宫二号”提供了“加油”(补加推进剂)服务。我国稳步迈入空间站时代。不久前,美国运载火箭发射出现问题,它的货运飞船失利了,俄罗斯给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也发射失利,眼看国际空间站就要“断顿”,于是有人问,我们能不能对国际空间站支持一下呢?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的服务能力,应该说是中国具备的,但是在细节上,在对接接口标准上还不一样,需要进一步做工作。2011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以国家安全为借口,禁止美国与中国的航空计划有任何接触。如果说,中国之前的技术水平确实不高,将中国纳入国际空间站,会担心中国有“偷师学艺”的嫌疑,今天,中国已经通过自己的研发,有了自己的技术,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此时,打破地缘政治迫在眉睫。浩瀚的宇宙从来就不属于某个国家,更不属于某个个体,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揭开更多未知的秘密,造福地球。(摘编自《天舟一号任务圆满完成,未来我国空间站建成什么样》《齐鲁财富网》)材料四:2017年7月2日晚,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消息已经披露,人们不禁扼腕痛惜。航天实验从来没有平坦大道,总是与高风险为伴,可谓“刀尖上的舞蹈”。每每遇到瓶颈和挫折,航天人都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有时甚至会为航天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航天探索是勇敢者的事业,只有不惧失败、跌倒后重新爬起、继续砥砺前行的人,才能摘得世界科技高峰上的明珠。(摘编自《中国航天报》评论员文章《惟其艰难方显勇毅》)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的首个货运飞船,它能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为其提供必要的补给。B. “天舟一号”和“神州十号”都往返天地间,但一是货运工具,一是载人工具;“天舟一号”货物运载量大,在功能、性能上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C. 中国具备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的服务能力,但要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需要进一步做好美国国会的工作 。D. 航天实验从来没有平坦大道,“天舟一号”的发射过程中也可能遇到过一些瓶颈和挫折,航天人也会承受巨大的压力。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舟一号”具备向在轨运行航天器补给物资、补加推进剂的能力,这对未来我国空间站在轨长期载人飞行意义重大。B.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稳步推进,“神舟十号”载人飞行成功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建成,然后“天舟一号”发射成功,这其中,货运能力最为重要。C. 浩瀚的宇宙不属于某个国家和个体,中国航天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技术实力,应该参与到揭开更多宇宙未知秘密、造福地球的行动中来。D. 中国载人航天与高风险相伴,既有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任务成功的辉煌,也有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任务失利的挫折。3. 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的语言各有什么特点?每种语言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魏文帝黄初四年春三月,汉主病笃,命丞相亮辅太子,以尚书令李严为副。汉主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汉主又为诏敕太子曰:“人五十不称夭,吾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夏四月癸巳,汉主殂于永安,谥曰昭烈。五月,太子禅即位,大赦,改元建兴。封丞相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初,益州郡耆帅雍闿杀太守正昂,因士燮以求附于吴,又执太守成都张裔以与吴,吴以闿为永昌太守。永昌功曹吕凯、府丞王伉率吏士闭境拒守,闿不能进,使郡人孟获诱扇诸夷,诸夷皆从之。牂柯太守朱褒、越巂夷王高定皆叛应阅。诸葛亮以新遭大丧,皆抚而不讨,务农殖谷,闭关息民,民安食足,而后用之。六年秋七月,汉诸葛亮至南中,所在战捷。亮由越巂入,斩雍阅及高定。使庲降督益州李恢由益州入,门下督巴西马忠由牂柯入,击破诸县,复与亮合。孟获收闿余众以拒亮。获素为夷、汉所服,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观蜀军,且问曰:“此军何如?”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亮遂至滇池。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皆平,亮即其渠率而用之,悉收其俊杰孟获等以为官属,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以给军国之用。自是,终亮之世,夷不复反。(《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有删改)相关链接:成都武侯祠内有一副清代赵藩撰书的对联名扬遐迩,人称“攻心联”。联文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B.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C.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D.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嗣子,指帝王或诸侯的承嗣子(多为嫡长子),后也泛指嫡长子。在文中是指蜀汉政权继承人刘禅。B.大赦,是赦令的一种,对若干已判罪犯赦免或者减刑;但犯“十恶”之罪的人通常不在赦免之列。C.夷,我国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后来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文中“夷”是指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D.渠率,同“渠帅”,旧时统治阶级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也泛指魁首。文中指雍闿等叛乱者。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汉主刘备病重,一方面诏令诸葛亮辅佐太子,另一方面诏令太子要与丞相一起谋大事,对待丞相要像对待父亲一样。B.黄初四年四月癸巳,汉王病逝,谥号为昭烈皇帝。五月,太子刘禅即位,大赦天下。政事无论大小,都由诸葛亮决定。C.诸葛亮到达南中,所到之处捷报频传。他让李恢与马忠从益州、群柯两路进军讨伐,击破各县叛军之后,与自己会合。D.诸葛亮生擒孟获后,在当地很有威望的孟获竟不愿意离开,因为他觉得诸葛亮是具有天威之人,他保证不会再造反。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4分) (2)因士燮以求附于吴,又执太守成都张裔以与吴。(4分) 8.“攻心联”中的“攻心”与“审势”表现了诸葛亮的非凡智慧,这种智慧在本文中分别体现在什么事情上?请简要概括。(3分)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与解析(第732练)【基础训练】1. A【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能力。应对此类试题一定要结合语境,从近义成语的语意侧重点、语体色彩、感情色彩、语法功能等角度加以辨析。作答时,可先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成语来逐个排除选项,最终得出正确答案。“视为”书面语,比“看成”更符合整体语言风格,所以排除B、D两项;“临水登山”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跋山涉水”的意思是:翻越山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依据前文“前往观光”,这里应选用“临水登山”,排除C项。故选A。 2. B【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连贯。填写衔接句一定要结合整个语段的语境,分析四个选项的不同,结合不同点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取答案。前文写“不同于墨西哥坎昆水下雕塑博物馆、西班牙大西洋博物馆等需要靠潜水才能接近的水下博物馆”,依据“陈述话题一致”的原则,所填句子应以“博物馆”为主语,所以排除A、D两项;依据“不同于”可知,此空应涉及对于“普通游客”态度的比较,所以排除C项。故选B。 3. 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对此试题要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对句子进行分析;做题时还要比较四个选项的不同,从不同点入手结合病句知识分析作答即可。“在枯水期时”修饰“露出”,不修饰“看到”,所以排除A、C两项;“古人”与“引发”主谓搭配不当,排除D项。故选B。4.【答案】D【解析】“发展”与“渔业”,“开辟”与“渔场”搭配更好,排除A项;关联词“尽管”应放在句首,B项有误;“开辟远洋渔场”是具体措施,“发展深海渔业”是长远规划,从逻辑来看,C项最后部分语序有误。【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情境中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要求考生能从语言表达流畅、准确、简明等角度辨析选项,找准答案。5.【答案】①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②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说法③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评分标准每点2分【解析】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从语法看,是要填“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的主语;从语境看,①处所在语段是整篇文字提出论题的部分,同时所填文字在逻辑上要照应所在句子后半部分的“生死存亡”这两面。所以答案是“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所填文字前一句已经提出论题,所以这里用指代文字替代)”。第二处,从语境看,②处前后是两种不同观点的对比,同时后文“他们认为”“他们”这一代词暗示了②处要填的文字的陈述主体,所以答案为“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说法”。6.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达观心态”错误,看似达观,实则表露出诗人远大抱负无法实现的无奈情绪。故选B。 7. ①借景抒情,情景相生。②诗人迎着松林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表现了诗人的闲情逸趣,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喜爱。③“松风”、“山月”均含有高洁之意,诗人在苦闷之中追求精神的解脱。隐含着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与否定。【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本题要求从手法和情感的角度赏析。“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这是一联景物描写,诗人选取了“松风”“山月”这样的含有“高洁”之意的意象,“解带”“弹琴”这样的隐逸生活细节,在松风中解襟敞怀,在山月下独坐弹琴 ,有清风、明月相伴,描绘了一幅恬静惬意的画面。颈联借景抒情,表现了摆脱仕宦的种种压力,诗人可以迎着松林清风解带敞怀,在山间明月的伴照下独坐弹琴,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心境。然而在这恬淡闲适的生活中,依然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隐痛和感慨。诗人追求这种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是逃避现实,也是自我麻醉。8.(1)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2)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3)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综合训练】1.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C选项中“需要进一步做好美国国会的工作 ”错误,原文材料三第三段中,可以看出禁止中国进入空间站是因为之前中国技术水品不高,美国为了防止“偷师学艺”,对中国进行的限制,现在中国已经研发出了自己的技术。属于主观臆断。故选C。 2.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B选项中,说“货运能力最为重要”错误。原文中的表述是货运系统是关键技术,关键技术不能等同为最为重要,属于偷换概念。故选B。 3. (1)材料一《人民日报》使用简洁严谨(特点)的语言显得庄重大气,自豪感强(作用)。(2)材料三《齐鲁财富网》语言幽默风趣(特点),接地气,容易吸引读者(作用)。(3)材料四评论员文章使用生动有文采的语言(特点),能感染人,激励人(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闻文体语言特点的鉴赏能力。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体,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新闻报道触及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受众,这一特点使得新闻语言要有较宽的适应性。它既应有平易近人的生活化语言,又要有准确严谨的科学语言,还要有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人民日报》上的新闻属于官方面向全国公布消息,对于航天事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振奋人心的消息,应该广而告之,但又属于官方发布,所以要严谨简介,这样显得庄重大气,增强人名群众的自豪感;《齐鲁财富网》既具有新闻的特性,但同时也具有商业特性,商业的目的是盈利,追求更多的点击量,便要吸引更多的读者,所以语言要幽默风趣,同时内容要贴近生活,接地气的新闻才有更对的人浏览;评论员文章是针对时效的新闻素材发表自己的见解,具有群众性、新闻性的特点,对于广大的人名群众而言,评论员文章有着引导、表态的作用,所以要生动有文采,能够正面的引导和激励群众。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画波浪线部分翻译:孟获说:“以前不知道你们的虚实,所以失败。如今蒙您允许我参观军营战阵,贵军不过如此,我一定能够轻易取胜。”诸葛亮大笑,将孟获释放,要他再战。诸葛亮把孟获放回七次,生擒七次,最后仍将孟获释放。孟获却留下不走。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了解、把握古代文化常识并根据语境判断的能力。D项,“文中指雍闿等叛乱者”有误,前文中已说到“斩雍闿及高定”,再从语境来看,“渠率”应是指当地的民族首领。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原文内容的能力。D项有误,一是孟获七擒七获之后才不愿离开,二是因果不妥,真正的原因是诸葛亮七擒七纵,以德服人,使孟获口服心服。7.【答案】(1)臣怎敢不竭尽全力辅佐太子,为国忠贞不二地效命,至死不渝。评分标准“股肱之力”,股肱指大腿和胳膊,比喻自己的所有力量,形容做事竭尽全力;“效”,献出,奉献;“继之以死”,状语后置,也可译为“以毕生之力量来完成使命”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2)通过(交趾太守)士燮向吴国请求归附,又抓住新任太守、成都人张裔并把(他)献给吴国。评分标准“因”,通过;“求附于吴”,状语后置;“执”,抓住;“以与吴”,省略句。各1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要求考生能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8.【答案】(1)审势:“新遭大丧”时,“抚而不讨”,先让百姓休养生息。(1分)(2)攻心:对孟获的七擒七纵,重用夷人首领、俊杰等。(2分)评分标准意思对即可,概括其它内容合理,适当给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能突破文言语言障碍,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归纳。 参考译文: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春季三月,汉王(刘备)病重,诏令丞相诸葛亮辅佐太子(刘禅),以尚书令李严作为副手。汉王对诸葛亮说:“您的才干胜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够安定国家,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佐,您就辅佐他;如果他没有才干,您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流着眼泪说:“臣怎敢不竭尽全力辅佐太子?为国忠贞不二地效命,至死不渝!”汉王又下诏敕谕太子:“人五十而死不再叫作天折,我年纪已经超过六十岁,还有什么遗憾的,只是挂念你们兄弟罢了。要努力,再努力啊!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只有贤明和有德行,才会使人折服。你们的父亲德行浅薄,不值得你们效法。你与丞相共同处理政务,对待他要像对待父亲一样。”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夏季四月癸已日,汉王(刘备)在永安宫病逝,谥号为昭烈皇帝。五月,太子刘禅即位,大赦天下,改元为建兴。封丞相诸葛亮为武乡侯,任益州牧,政事无论巨细,全都取决于诸葛亮。当初,益州郡的地方老帅雍杀死太守正昂,通过(交趾太守)士燮向吴国请求归附,又把新任太守、成都人张裔抓住献给吴国,吴国任命雍闿为永昌太守。永昌功曹吕凯、府丞王伉率领官吏和士兵封锁边界,坚守城池。雍闿不能前进,派同郡人孟获诱惑和煽动各族,结果各少数民族纷纷随着叛乱。牂柯太守朱褒、越巂夷族酋长高定,都起兵叛乱响应雍。诸葛亮因为刚刚遇到国丧,对叛乱之人只是抚慰而没有派兵征讨,致力于发展农业,种植谷物,坚守关隘,使百姓休养生息,百姓生活安定、粮食充足以后,再使用民力征伐。魏文帝黄初六年(225年)秋季七月,蜀汉诸葛亮到达南中,所到之处捷报频传。诸葛亮从越巂进兵,斩杀雍和高定,派麻降都督益州人李恢由益州进兵,门下督巴西人马忠由牂柯进兵,击溃南中各县叛军之后,再与诸葛亮会合。孟获收编雍残部,来抗拒诸葛亮。孟获素来深得当地汉人和少数民族信服,诸葛亮计划生擒孟获,后来果然俘获孟获,就让他在蜀军战阵军营之间参观,问他说:“这样的军队怎么样?”孟获说:“以前不知道你们的虚实,所以失败。如今蒙您允许我参观军营战阵,贵军不过如此,我一定能够轻易取胜。”诸葛亮大笑,将孟获释放,要他再战。诸葛亮把孟获放回七次,生擒七次,最后仍将孟获释放。孟获却留下不走,对诸葛亮说:“您真是具有天威,南人不会再造反了。”诸葛亮于是到达滇池。益州、永昌、柯、越巂四郡全都被平定,诸葛亮仍然任用当地首领为四郡官吏,网罗孟获等当地豪杰,任命为地方官吏,让他们贡献金银、丹漆、耕牛、战马,来供给军队和朝廷使用。从此以后诸葛亮在世之年,南中地区少数民族再也没有反叛过。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734练)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训练,综合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729练)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训练,综合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730练)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训练,综合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