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课文ppt课件
展开课前导航 滑板表演 图26-1所示为一只猫的精彩滑板表演:在倾角为α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子拴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猫.当绳子突然断开时,猫立即沿着板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 图26-1 你看了猫的精彩表演后,你能分析其中的物理原理吗?若已知木板的质量是猫质量的2倍,你能算出猫必须使木板沿斜面以多大的加速度下滑,才能使自己不下滑吗?
知识精析 一、物体的平衡及平衡条件 1.对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的理解 (1)两种平衡情形 ①静平衡: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②动平衡: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静止”和“v=0”的区别与联系 v=0
2.对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条件的理解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可有两种表达式: ①F合=0,② ,其中Fx合和Fy合分别是将力进行正交分解后,物体在x轴和y轴上所受的合力. (2)由平衡条件得出的结论 ①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必定等大反向,是一对平衡力. ②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③物体受N个共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剩余(N-1)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大反向. ④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沿任意方向物体所受的合力均为零. 二、视重、失重与超重 1.视重: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大小等于秤所受的拉力或压力.
2.视重、失重和超重的关系
3.“超重”与“失重”的本质 (1)超重与失重现象仅仅是一种表象,所谓超重与失重,只是拉力(或支持力)的增大或减小,是“视重”的改变,改变量为ma,a为物体竖直方向的加速度. (2)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不一定是向上加速运动,也可以是向下减速运动,即只要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是向上的,物体就处于超重状态,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同理,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的加速度向下,物体既可以做向下的加速运动,也可以做向上的减速运动. (3)无论是超重还是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都没有变化.
方法指导 一、理解平衡状态 例1 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等于零,物体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B.物体相对另一物体保持静止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于平衡状态的判断,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从运动形式上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受力上来看,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速度为零的物体,受力不一定为零,故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选项A错;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静止时,该物体相对地面不一定静止,如当另一物体做变速运动时,该物体也做变速运动,此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故选项B错;选项C符合平衡条件的判断,为正确选项;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所受合力不为零,故不是平衡状态,选项D错. 答案 C
例2 [2007年高考·上海物理卷]如图26-2所示,用两根细线把A、B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某个力F作用在小球A上,使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该力可能为图中的( ) 图26-2 A.F1 B.F2 C.F3 D.F4
解析 根据平衡条件分析B的受力可知AB绳的拉力情况,从而确定A球的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判断出作用在A球上的外力F的可能范围. 因为BO处于竖直方向,所以B只受重力和竖直绳OB的拉力,绳AB没有力的作用,故而可知A球只受三个力的作用:重力,绳OA的拉力、外力.根据平衡条件,A所受合外力为零,即绳OA的拉力与重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绳OA拉力大小不确定,所以其与重力的合力可能范围在两力的夹角内,那么外力的范围是该角的对顶角,综上选项B、C正确. 答案 BC
变式训练1 (1)在例2中,如果去掉B球,只存在A球.A仍静止在图示位置,那么该题应选哪几项?( ) (2)在例2中,若把OA换成一绕O点转动的轻杆,其他条件不变,又应选哪几项?( ) 解析 (1)从上面分析知绳AB无作用力,即有没有B球对本题无影响,故选项B、C正确. (2)如果杆上产生的是拉力与原题相同,可能的范围不变;如果杆上产生的是压力,那么外力的可能方向应在竖直方向与OA夹角的锐角内.故换成杆后的范围增大了一个锐角.故选项B、C、D正确. 答案 (1)BC (2)BCD
三、超重与失重 例3 悬挂在电梯天花板上的弹簧测力计的钩子挂着质量为m的物体,电梯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m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电梯匀速上升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电梯匀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 B.只有电梯加速上升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会增大,只有电梯加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会减小 C.不管电梯向上或向下运动,只要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增大 D.不管电梯向上或向下运动,只要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减小
解析 超重是加速度方向向上,示数大于重力;失重是加速度方向向下,示数小于重力,与运动方向无关,因此选项A、B错误,C、D正确. 答案 CD 点评 (1)判断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其关键是看加速度的方向,而不是运动的方向. (2)如知道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只能知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物体是向上加速还是向下减速却无法判断. (3)如求物体的视重,则可选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分析物体受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得.
变式训练2 如图26-3所示,升降机天花板上用轻弹簧悬挂一物体,升降机静止时弹簧伸长10 cm,运动时弹簧伸长9 cm,则升降机的运动状态可能是(取g=10 m/s2)( ) 图26-3 A.以a=1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B.以a=1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C.以a=9 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D.以a=9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例4 一位同学的家住在一座25层的高楼内,他每天乘电梯上楼,随着所学物理知识的增多,有一天他突然想到,能否用所学物理知识较为准确地测出这座楼的高度呢?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他进行了多次实验测量,步骤如下: 经过多次仔细观察和反复测量,他发现电梯启动后的运动速度符合图26-4所示的规律,他就根据这一特点在电梯内用台秤、重物和停表测量这座楼房的高度.他将台秤放在电梯内,将重物放在台秤的托盘上,电梯从第一层开始启动,经过不间断的运行,最后停在最高层.在整个过程中,他记录了台秤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示数,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但由于0~3.0 s段的时间太短,他没有来得及将台秤的示数记录下来,假设在每个时间段内台秤的示数都是稳定的,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图26-4 (1)电梯在0~3.0 s时间段内台秤的示数应该是多少? (2)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该楼房每一层的平均高度.
解析 结合v-t图象,根据台秤的示数,由牛顿定律求出各段运动的加速度,再结合运动学知识,即可求出楼层高度.但应注意电梯由一楼到停在最高层,上升了24个楼层高度. (1)电梯启动前,台秤的示数为5.0 kg,则物体的重力G=mg=50 N. 由于表中各段时间内台秤示数恒定,所以在时间t1(0~3.0 s)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在时间t2(3.0~13.0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3(13.0~19.0 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9.0 s末速度减为零. 在13.0~19.0 s内,物体所受的支持力FN3=46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N3=ma3
高中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图文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匀速直线运动,合外力为零,竖直向下,加速度,匀加速,图4-7-1,图4-7-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V=0,F合=0,多力平衡条件,一超重现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NG,二失重现象,F合GN,三完全失重,a方向向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授课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道完全失重现象,超重和失重,超重与失重,超重和失重的解释,F-Gm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