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枣庄三中高一(上)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10月份)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枣庄三中高一(上)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10月份)第1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枣庄三中高一(上)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10月份)第2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枣庄三中高一(上)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10月份)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枣庄三中高一(上)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10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东省枣庄三中高一(上)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10月份),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下列关于化学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常用到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B.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C.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D.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和道尔顿的“元素的概念”对化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2分)下列关于化学与职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水质检验员在自来水出厂前会对水中的SO42﹣、Cl﹣、微生物、有机物等进行检测和分析
    B.化学科研工作者可从事特定功能新分子合成、节能环保物质转化工艺的研发等
    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的污染进行治理
    D.研究人员可以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新方法,研制新药物,为人类提供健康保障
    3.(2分)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灰黑色金属;
    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③熔点低于100℃;
    ④密度比水大;
    ⑤热和电的良导体。
    A.②④B.②③⑤C.③⑤D.①②③④⑤
    4.(2分)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
    B.实验室制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氯气用澄清石灰水吸收
    C.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将先变红后褪色
    D.检验Cl2气体中是否混有HCl气体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
    5.(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确定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OH﹣的摩尔质量为17g/ml
    C.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1L/ml
    D.1ml任何分子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6.(2分)下列物质不能由对应的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制备的是( )
    A.CuCl2B.Na2OC.Na2O2D.FeCl2
    7.(2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主干可分为四个步骤,其中第二步是( )
    A.预测物质的性质B.进行实验和观察
    C.观察物质的外观D.做出有关的解释和结论
    8.(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为( )
    A.1ml任何气体体积若是22.4L,它必定处于标准状况
    B.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数之比
    C.标准状况下任何物质的体积都是22.4L
    D.体积相同的任何气体都一定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9.(2分)下列指定体系中氯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
    A.20mL2ml/L的NaCl溶液
    B.10mL5ml/L的KClO3溶液
    C.10mL1ml/L的AlCl3溶液
    D.1ml/L1LBaCl2溶液
    10.(2分)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子,同温同压时,一个装有CO和C2H4的混合气体,另一个装CO和N2的混合气体,则两气体不相等的是( )
    A.质量B.分子总数C.密度D.原子总数
    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都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4分)根据“反应规律”可以预测物质的性质,据有关“规律”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Na2O2,推出金属Fe在纯氧中燃烧生成Fe2O2
    B.金属钠的活泼性比铜强,推出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可以置换出单质Cu
    C.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次氯酸盐溶液中能生成HClO
    D.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先变浑浊继续通又变澄清,推出CO2通入Na2CO3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
    12.(4分)同温同压下,下列有关等物质的量的CH4、O2、CO2三种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占的体积:V(CH4)=V(O2)=V(CO2)
    B.所含分子数:N(CH4)=N(O2)=N(CO2)
    C.密度:ρ(CO2)>ρ(O2)>ρ(CH4)
    D.所含的电子数:N(CO2)=N(CH4)=N(O2)
    13.(4分)下列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均正确的是( )
    A.AB.BC.CD.D
    14.(4分)配制450mL0.100ml•L﹣1的NaCl溶液,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需用到的仪器有:天平、45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B.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配得的NaCl溶液浓度偏低
    C.容量瓶需用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使用
    D.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②①④③
    15.(4分)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
    A.0.3m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42﹣的总物质的量为0.9ml
    B.当1L水吸收标准状况下22.4L氨气所得氨水的浓度为1ml•L﹣1
    C.10℃时,0.35ml•L﹣1的KCl饱和溶液100mL蒸发掉5g水,冷却到10℃时,其体积小于100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ml•L﹣1
    D.配制500mL0.2ml•L﹣1的NaClO溶液,需要NaClO固体质量为7.2g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0分)如图表示A、B、C、D、E五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为淡黄色固体,C为金属单质,D为最常用的调味品。写出下列转化的方程式:
    (1)D的俗名: ;
    (2)C→A的化学方程式: ;
    (3)C→E的化学方程式: ;
    (4)A→B的化学方程式: ;
    (5)单质C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 。
    17.(12分)为了探究新制备的饱和氯水的组成和性质而进行了科学实验:先观察了氯水的外观性质以后,再用胶头滴管将新制备的饱和氯水逐滴滴入含有酚酞的红色NaOH溶液中,边滴边振荡,并连续观察现象,结果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得无色溶液。
    (1)请写出新制备的饱和氯水中含有氯元素的物质的化学式: 。
    (2)若不再进行更多的实验,请说明能证明氯水中含有Cl2的主要依据: 。
    (3)根据预测,实验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有两种,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之:
    ① ;② 。
    (4)他们要通过科学实验探究溶液的红色褪去的原因是上述原因中的①还是②。
    [实验步骤]
    ①取试管内的无色溶液3mL盛于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
    ② ,振荡试管。
    [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若 ,则证明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而不是②;
    ②若 ,则证明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②而不是①。
    18.(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得到一块软锰矿样品,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 MnO2)和石英(SiO2)。为了制取Cl2和探究氯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进行如图示实验。
    【查阅资料】MnO2+4HCl (浓)MnCl2+2H2O+Cl2↑
    (1)收集氯气应将图1导管的a接口与图2的导管的接口连接 (填“b”或“c”)。
    (2)把红热的铁丝伸入氯气的集气瓶中,铁丝燃烧产生红棕色的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按图3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对比B和C中的差异,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4)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联系实际】
    (5)某氯碱工厂的氯气管道发生泄漏,以下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将人群向高处疏散;
    B.将人群向低处疏散;
    C.关闭氯气管道,用碱液浸泡过的棉布覆盖泄漏部位;
    D.关闭氯气管道,用饱和NaCl溶液浸泡过的棉布覆盖泄漏部位。
    19.(10分)实验室欲使用450mL0.2ml•L﹣1NaOH溶液,配制该溶液包含以下步骤:
    ①称取一定质量NaOH,用适量蒸馏水将其完全溶解;
    ②把溶液小心地注入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 ;
    ④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液都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塞好,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砝码)、药匙、烧杯、玻璃棒 等。
    (2)应该称取NaOH的质量是 。
    (3)③为定容操作,请补全操作过程 。
    (4)上述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5)下列情况中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填序号)。
    a.容量瓶使用前未干燥
    b.转移溶液后,烧杯没有洗涤
    c.定容过程观察容量瓶内液面时,俯视刻度线
    d.颠倒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作任何处置
    e.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小心地吸去超出部分,使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
    20.(16分)(1)1.204×1024个NH3分子含有原子 ml,含H ml。
    (2)相同质量的N2H4气体和NH3气体其分子数之比为 ,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为 。
    (3)4.0g某气体X中含有的分子数约为3.01×1022,则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 。
    (4)K2SO4和Fe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Fe3+的浓度为0.5ml/L,SO42﹣浓度为0.9ml/L,则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l/L。
    (5)把5.1g镁铝合金的粉末放入过量的盐酸中,得到5.6LH2(标准状况下)合金中镁的物质的量
    (6)固体A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气体B、C、D:2A=B↑+2C↑+3D↑,若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是同体积氢气的15倍,则固体A的摩尔质量是 。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枣庄三中高一(上)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下列关于化学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常用到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B.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C.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D.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和道尔顿的“元素的概念”对化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分析】A.观察、实验、分类、比铰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的基本方法;
    B.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我国第一个自然科学类的诺贝尔奖;
    C.垃圾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等,若对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进行回收会再次利用,发挥其应有价值;
    D.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和道尔顿的“原子论”。
    【解答】解:A.常用观察、实验、分类、比铰等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故A正确;
    B.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对人类抗疟疾做出重要贡献,屠呦呦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故B正确;
    C.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一方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可以节省资源,所以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故C正确;
    D.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和道尔顿的“原子论”对化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原子和分子的基础知识,通过考查屠呦呦的诺贝尔奖增强了学生对自然科学学习的热情,有助于培养更多人才。
    2.(2分)下列关于化学与职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水质检验员在自来水出厂前会对水中的SO42﹣、Cl﹣、微生物、有机物等进行检测和分析
    B.化学科研工作者可从事特定功能新分子合成、节能环保物质转化工艺的研发等
    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的污染进行治理
    D.研究人员可以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新方法,研制新药物,为人类提供健康保障
    【分析】A.自来水厂水质检验员的工作是在自来水出厂前,利用化学分析仪器对水中物质检测和分析,只有达到标准才可以让自来水出厂;
    B.特定功能新分子合成、节能环保物质转化工艺的研发都属于化学前沿科学,化学科研工作者可从事前沿科学研发;
    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D.研究人员可以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新方法,研制新药物,为人类提供健康保障。
    【解答】解:A.自来水厂水质检验员的工作是在自来水出厂前,利用化学分析仪器对水中的SO42﹣、Cl﹣、微生物、有机物等进行检测和分析,只有达到标准才可以让自来水出厂,故A正确;
    B.特定功能新分子合成、节能环保物质转化工艺的研发都属于化学前沿科学,化学科研工作者可从事特定功能新分子合成、节能环保物质转化工艺的研发等,故B正确;
    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而不是利用化学原理对环境的污染进行治理,故C错误;
    D.研究人员可以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新方法,研制新药物,为人类提供健康保障,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于生活,涉及到化学生活中职业的关系,难度较小。
    3.(2分)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灰黑色金属;
    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③熔点低于100℃;
    ④密度比水大;
    ⑤热和电的良导体。
    A.②④B.②③⑤C.③⑤D.①②③④⑤
    【分析】钠是银白色金属单质,是热和电的良导体,质地较软,可以用小刀切割,熔点较低,密度小于水。
    【解答】解:钠是第IA族元素,为银白色金属,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可以用小刀切割;将钠放入水中,钠会立即熔成小球,说明熔点较低;钠能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较小,钠是金属,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是热和电的良导体,故②③⑤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钠的物理性质,从“色、态、熔沸点、密度、硬度”等方面分析,难度不大,熟悉常见金属及其物理性质即可解答。
    4.(2分)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
    B.实验室制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氯气用澄清石灰水吸收
    C.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将先变红后褪色
    D.检验Cl2气体中是否混有HCl气体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
    【分析】A.依据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现象解答;
    B.澄清石灰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较小;
    C.久置氯水成分为盐酸;
    D.氯气和氯化氢都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解答】解:A.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故A正确;
    B.澄清石灰水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较小,吸收氯气不成分,通常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B错误;
    C.久置氯水成分为盐酸,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将只变红不褪色,故C错误;
    D.氯气和氯化氢都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无法检验Cl2气体中是否混有HCl气体,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氯气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5.(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确定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OH﹣的摩尔质量为17g/ml
    C.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1L/ml
    D.1ml任何分子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分析】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B.摩尔质量是以g/ml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会相对原子质量;
    C.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L/ml;
    D.分子是原子构成的,可能是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
    【解答】解: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确定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故A错误;
    B.OH﹣的摩尔质量=(16+1)g/ml=17g/ml,故B正确;
    C.标准状况下,1ml任何气体所占体积约为22.4L,气体摩尔体积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是不同的,故C错误;
    D.1ml任何微粒都含有约6.02×1023个微粒,分子中原子数不一定等于分子数,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概念的分析判断,注意实质的理解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6.(2分)下列物质不能由对应的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制备的是( )
    A.CuCl2B.Na2OC.Na2O2D.FeCl2
    【分析】A.铜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
    B.钠与氧气常温反应生成氧化钠;
    C.钠与氧气加热完全反应生成过氧化钠;
    D.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
    【解答】解:A.铜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铜可以由单质化合而成,故A不选;
    B.钠与氧气常温反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可以由单质化合而成,故B不选;
    C.钠与氧气加热完全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可以由单质化合而成,故C不选;
    D.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不能通过单质化合得到,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性质,熟悉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7.(2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其主干可分为四个步骤,其中第二步是( )
    A.预测物质的性质B.进行实验和观察
    C.观察物质的外观D.做出有关的解释和结论
    【分析】对物质性质进行研究的基本程序是:观察物质的外观→预测物质的性质→进行实验和观察→做出有关的解释和结论,据此分析。
    【解答】解:A、预测物质的性质是第二步,故A选;
    B、进行实验和观察是第三步,故B不选;
    C、观察物质的外观是第一步,故C不选;
    D、做出有关的解释和结论是第四步,故D不选;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熟记教材知识是关键,难度不大。
    8.(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为( )
    A.1ml任何气体体积若是22.4L,它必定处于标准状况
    B.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分子数之比
    C.标准状况下任何物质的体积都是22.4L
    D.体积相同的任何气体都一定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分析】A.气体摩尔体积是22.4L/ml时,不一定是标况;
    B.N=nNA来分析;
    C.气体摩尔体积只适用于气体;
    D.气体所处的状态是否相同不明确。
    【解答】解:A.气体摩尔体积受气体所处状态的影响,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是22.4L/ml,但当气体摩尔体积是22.4L/ml时,不一定是标况,故A错误;
    B.根据分子数N=nNA可知,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其分子数也相同,即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故B正确;
    C.气体摩尔体积只适用于气体,对液体和固体不适用,故标准状况下1ml任何气体的体积是22.4L,故C错误;
    D.气体所处的状态是否相同不明确,只有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处于同温同压下时才具有相同的分子数,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以及影响其数值的因素,应注意的是,在非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也可能是22.4L/ml,题目难度不大。
    9.(2分)下列指定体系中氯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
    A.20mL2ml/L的NaCl溶液
    B.10mL5ml/L的KClO3溶液
    C.10mL1ml/L的AlCl3溶液
    D.1ml/L1LBaCl2溶液
    【分析】氯离子浓度与溶液体积大小无关,与溶质组成及其物质的量浓度有关,注意KClO3溶液中不存在氯离子,以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20mL2ml/L的Na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2ml/L×1=2ml/L;
    B.10mL 5ml•L﹣1的KClO3溶液中不存在氯离子;
    C.10mL 1ml/L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ml/L×3=3ml/L;
    D.1ml/L1LBa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ml/L×2=2ml/L;
    指定体系中氯离子浓度最大的是10mL 1ml/L的AlCl3溶液,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为解答关键,注意离子浓度与溶液体积大小无关,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
    10.(2分)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子,同温同压时,一个装有CO和C2H4的混合气体,另一个装CO和N2的混合气体,则两气体不相等的是( )
    A.质量B.分子总数C.密度D.原子总数
    【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则相同容积的两个瓶子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由m=nM、N=nNA、ρ=及分子构成计算。
    【解答】解:通过以上分析知,气体摩尔体积相等且两个瓶子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CO、C2H4、N2的摩尔质量都是28g/ml,则两个瓶子中气体摩尔质量相等,
    A.由m=nM知,两个瓶子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及摩尔质量都相等,所以两气体的质量相等,故A不选;
    B.由N=nNA知,气体分子数与气体物质的量相等,两个瓶子中气体物质的量相等,则两气体分子数相等,故B不选;
    C.由ρ=知,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两个瓶子中气体摩尔质量相等,则两气体密度相等,故C不选;
    D.CO和N2是双原子分子而乙烯是6原子分子,两个瓶子中气体分子数相等,因为分子中原子个数不等,所以两气体原子个数不等,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侧重考查基本公式的掌握和灵活应用能力,明确物质的量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密度与摩尔质量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二、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都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4分)根据“反应规律”可以预测物质的性质,据有关“规律”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Na2O2,推出金属Fe在纯氧中燃烧生成Fe2O2
    B.金属钠的活泼性比铜强,推出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可以置换出单质Cu
    C.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次氯酸盐溶液中能生成HClO
    D.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先变浑浊继续通又变澄清,推出CO2通入Na2CO3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
    【分析】A.Na在化合物中为+1价,Fe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或+3价;
    B.Na可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C.碳酸的酸性比次氯酸强;
    D.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先生成CaCO3沉淀,使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又变澄清,说明CO2能与碳酸盐发生化学反应。
    【解答】解:A.Na在化合物中为+1价,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Na2O2,Fe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或+3价,则金属Fe在纯氧中燃烧不可能生成Fe2O2,故A错误;
    B.金属钠的活泼性比铜强,但Na会先跟溶液中的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则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硫酸钠和氢气,不会置换出单质Cu,故B错误;
    C.碳酸的酸性比次氯酸强,CO2通入溶液中可形成碳酸,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酸和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故可推出CO2通入次氯酸盐溶液中能生成HClO,故C正确;
    D.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先发生反应:CO2+Ca(OH)2═CaCO3↓+H2O,使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又变澄清,说明CO2能与碳酸盐发生化学反应,则推出CO2通入Na2CO3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性质的预测,题目难度不大,关键是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以及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与综合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4分)同温同压下,下列有关等物质的量的CH4、O2、CO2三种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占的体积:V(CH4)=V(O2)=V(CO2)
    B.所含分子数:N(CH4)=N(O2)=N(CO2)
    C.密度:ρ(CO2)>ρ(O2)>ρ(CH4)
    D.所含的电子数:N(CO2)=N(CH4)=N(O2)
    【分析】A.同温同压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B.依据N=nNA判断;
    C.同温同压条件下,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D.1个二氧化碳分子与1个甲烷分子、氧气分子含有的电子数各不相同。
    【解答】解:A.同温同压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等物质的量的CH4、O2、CO2所占的体积:V(CH4)=V(O2)=V(CO2),故A正确;
    B.依据N=nNA可知分子个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则等物质的量的CH4、O2、CO2所含分子数:N(CH4)=N(O2)=N(CO2),故B正确;
    C.CH4、O2、CO2摩尔质量分别为16g/ml、32g/ml、44g/ml,则同温同压条件下,密度:ρ(CO2)>ρ(O2)>ρ(CH4),故C正确;
    D.1个二氧化碳分子与1个甲烷分子、氧气分子含有的电子数各不相同,则相同物质的量的三种气体含有电子数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计算,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
    13.(4分)下列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均正确的是( )
    A.AB.BC.CD.D
    【分析】A.次氯酸有漂白性;
    B.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都产生氧气;
    C.钠常温下在空气中反应生成氧化钠;
    D.CO2不和碳酸氢钠反应,和碳酸钠反应。
    【解答】解:A.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气无漂白性,Ⅰ对,Ⅱ错误,无关系,故A错误;
    B.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都产生氧气,常用作供氧剂,Ⅰ对,Ⅱ对,有关系,故B正确;
    C.钠常温下在空气中反应生成氧化钠而变质,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Ⅰ对,Ⅱ对,有关系,故C错误;
    D.CO2中的少量HCl杂质可将气体通入饱和NaHCO3溶液除去,不能用Na2CO3溶液,CO2和Na2CO3溶液反应,Ⅰ错误,Ⅱ对,有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题目题目难度不大。
    14.(4分)配制450mL0.100ml•L﹣1的NaCl溶液,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需用到的仪器有:天平、45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B.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配得的NaCl溶液浓度偏低
    C.容量瓶需用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使用
    D.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②①④③
    【分析】A.应选择500mL容量瓶;
    B.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液面在刻度线上方,溶液体积偏大;
    C.最后需要加水定容,容量瓶不干燥;
    D.配制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恢复室温→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
    【解答】解:A.没有450mL容量瓶,根据大而近原则,应选择500mL容量瓶,故A错误;
    B.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液面在刻度线上方,溶液体积偏大,根据c=可知配制溶液浓度偏低,故B正确;
    C.最后需要加水定容,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故C错误;
    D.配制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恢复室温→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故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②①④③,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式理解配制原理并进行误差分析,试题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实验能力。
    15.(4分)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
    A.0.3ml•L﹣1的Na2SO4溶液中含有Na+和SO42﹣的总物质的量为0.9ml
    B.当1L水吸收标准状况下22.4L氨气所得氨水的浓度为1ml•L﹣1
    C.10℃时,0.35ml•L﹣1的KCl饱和溶液100mL蒸发掉5g水,冷却到10℃时,其体积小于100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ml•L﹣1
    D.配制500mL0.2ml•L﹣1的NaClO溶液,需要NaClO固体质量为7.2g
    【分析】A.溶液中离子物质的量与离子浓度、溶液体积有关;
    B.溶液的体积不是1L;
    C.10℃时KCl饱和溶液100 mL蒸发掉5g水,冷却到10℃时仍然为饱和溶液;
    D.根据n=cV计算NaClO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其质量。
    【解答】解:A.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溶液中Na+和SO42﹣的物质的量之和,故A错误;
    B.溶液体积不是1L,溶液浓度未知,不能计算溶液体积,则无法计算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故B错误;
    C.10℃时0.35 ml•L﹣1的KCl饱和溶液100 mL,蒸发掉5 g水,冷却到10℃时,其体积小于100 mL,但是此时仍然为饱和溶液,则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 ml•L﹣1,故C正确;
    D.需要NaClO固体的质量为:0.5L×0.2ml/L×74.5g/ml=7.45g,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的计算,注意理解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式,明确溶液配制原理,题目侧重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灵活运用。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0分)如图表示A、B、C、D、E五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为淡黄色固体,C为金属单质,D为最常用的调味品。写出下列转化的方程式:
    (1)D的俗名: 食盐 ;
    (2)C→A的化学方程式: 2Na+O2Na2O2 ;
    (3)C→E的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
    (4)A→B的化学方程式: 2Na2CO3+2CO2=2Na2CO3+O2 ;
    (5)单质C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 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大量白烟 。
    【分析】D为最常用的调味品,D为氯化钠;A为淡黄色固体,能与CO2、水反应,则A是Na2O2,C是金属单质,可以反应得到A,故C为Na,过氧化钠与水、Na与水反应都得到E,则E为NaOH,C能与氯气反应得到D为NaCl,A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2CO3和O2,B能转化为NaCl,则B是Na2CO3。
    【解答】解:(1)D为氯化钠,俗名食盐,
    故答案为:食盐;
    (2)C→A是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化学方程式:2Na+O2Na2O2,
    故答案为:2Na+O2Na2O2;
    (3)C→E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气,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故答案为:2Na+2H2O=2NaOH+H2↑;
    (4)A→B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氧气,化学方程式:2Na2CO3+2CO2=2Na2CO3+O2,
    故答案为:2Na2CO3+2CO2=2Na2CO3+O2;
    (5)单质C(Na)在氯气中反应生成氯化钠,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大量白烟,
    故答案为: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大量白烟。
    【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侧重于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以A的颜色及其特殊的反应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7.(12分)为了探究新制备的饱和氯水的组成和性质而进行了科学实验:先观察了氯水的外观性质以后,再用胶头滴管将新制备的饱和氯水逐滴滴入含有酚酞的红色NaOH溶液中,边滴边振荡,并连续观察现象,结果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得无色溶液。
    (1)请写出新制备的饱和氯水中含有氯元素的物质的化学式: Cl2、HCl(或Cl﹣)、HClO 。
    (2)若不再进行更多的实验,请说明能证明氯水中含有Cl2的主要依据: 氯水显浅黄绿色 。
    (3)根据预测,实验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有两种,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之:
    ① HCl中和了NaOH ;② HClO氧化了酚酞 。
    (4)他们要通过科学实验探究溶液的红色褪去的原因是上述原因中的①还是②。
    [实验步骤]
    ①取试管内的无色溶液3mL盛于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
    ② 再向试管内滴加2滴NaOH溶液 ,振荡试管。
    [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若 恢复红色 ,则证明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而不是②;
    ②若 仍为无色 ,则证明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②而不是①。
    【分析】(1)根据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来分析;
    (2)根据氯水的颜色来分析;
    (3)含有酚酞的红色NaOH溶液,利用氯水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来分析;
    (4)对褪色的溶液,若再加碱,恢复红色,则褪色是酸碱中和的原因;若再加碱,仍为无色,则是HClO的强氧化性的原因使溶液红色褪去。
    【解答】解:(1)因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饱和氯水中含有氯元素的物质为Cl2、HCl(或Cl﹣)、HClO,
    故答案为:Cl2、HCl(或Cl﹣)、HClO;
    (2)因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氯水为浅黄绿色,则氯水显浅黄绿色能证明氯水中含有Cl2,
    故答案为:氯水显浅黄绿色;
    (3)因碱遇酚酞变红,氯水中有盐酸,盐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HCl中和了NaOH,则红色褪去,氯水中还有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HClO氧化了酚酞而使红色褪色,
    故答案为:HCl中和了NaOH;HClO氧化了酚酞;
    (4)对褪色的溶液,取试管内的无色溶液3mL盛于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再向试管内滴加2滴NaOH溶液振荡后发现恢复红色,则证明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而不是②;
    若再加碱,仍为无色,则证明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②而不是①,故答案为:再向试管内滴加2滴NaOH溶液;恢复红色;仍为无色。
    【点评】本题为实验探究习题,同时考查氯水的成分、氯气、次氯酸的性质,明确溶液显红色和红色褪去的可能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
    18.(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得到一块软锰矿样品,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 MnO2)和石英(SiO2)。为了制取Cl2和探究氯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进行如图示实验。
    【查阅资料】MnO2+4HCl (浓)MnCl2+2H2O+Cl2↑
    (1)收集氯气应将图1导管的a接口与图2的导管的接口连接 b (填“b”或“c”)。
    (2)把红热的铁丝伸入氯气的集气瓶中,铁丝燃烧产生红棕色的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Fe+3Cl2FeCl3 。
    (3)按图3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B中有色布条不褪色,C中的有色布条褪色 ,对比B和C中的差异,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氯气无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
    (4)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O+Cl2=HClO+HCl 。
    【联系实际】
    (5)某氯碱工厂的氯气管道发生泄漏,以下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C 。(填序号)
    A.将人群向高处疏散;
    B.将人群向低处疏散;
    C.关闭氯气管道,用碱液浸泡过的棉布覆盖泄漏部位;
    D.关闭氯气管道,用饱和NaCl溶液浸泡过的棉布覆盖泄漏部位。
    【分析】(1)依据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分析;
    (2)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红褐色烟氯化铁固体小颗粒;
    (3)依据氯气无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分析;装置D的作用是尾气处理;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4)C中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写出化学方程式;
    (5)氯气是黄绿色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且氯气的溶解性较小,1体积的水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氯气能和水反应生成酸,所以氯气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解答】解:(1)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收集氯气的方法是向上排气法收集,导气管长进短处,图1导管的a接口与图2的导管的b接口连接;
    故答案为:b;
    (2)把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铁丝燃烧产生红棕色的烟,是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的反应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FeCl3
    故答案为:2Fe+3Cl2FeCl3;
    (3)按图3进行实验,观察到B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氯气无漂白性,C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故答案为:B中有色布条不褪色,C中的有色布条褪色;氯气无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4)C中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化学方程式为:H2O+Cl2=HClO+HCl,
    故答案为:H2O+Cl2=HClO+HCl;
    (5)A、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和空气混合时,氯气在下方,空气在上方,所以发生氯气泄漏时,不能向地势低的地方撤离,应向高处疏散,故A正确;
    B、由A分析,应向高处疏散,故B错误;
    C、氯气能和水反应生成酸,所以氯气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关闭氯气管道,用碱液浸泡过的棉布覆盖泄漏部位,避免氯气逸出,故C正确;
    D、氯气水中的溶解性较小,关闭氯气管道,用饱和NaCl溶液浸泡过的棉布覆盖泄漏部位,不能很好的吸收氯气,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分析,氯气性质的分析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9.(10分)实验室欲使用450mL0.2ml•L﹣1NaOH溶液,配制该溶液包含以下步骤:
    ①称取一定质量NaOH,用适量蒸馏水将其完全溶解;
    ②把溶液小心地注入容量瓶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 凹液面距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为止 ;
    ④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液都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塞好,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砝码)、药匙、烧杯、玻璃棒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等。
    (2)应该称取NaOH的质量是 4.0g 。
    (3)③为定容操作,请补全操作过程 凹液面距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为止 。
    (4)上述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①②④③⑤ 。
    (5)下列情况中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c (填序号)。
    a.容量瓶使用前未干燥
    b.转移溶液后,烧杯没有洗涤
    c.定容过程观察容量瓶内液面时,俯视刻度线
    d.颠倒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作任何处置
    e.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小心地吸去超出部分,使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
    【分析】(1)配制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
    (2)应选择500mL溶液,根据n=cV计算氢氧化钠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氢氧化钠质量;
    (3)加蒸馏水至凹液面距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为止;
    (4)根据溶液配制步骤进行排序;
    (5)分析操作对溶液体积、溶质物质的量影响,根据c=判断对所配溶液浓度影响。
    【解答】解:(1)没有450mL容量瓶,根据大而近原则,应配制500mL溶液,配制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结合操作方法可知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等,所以还缺少的仪器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配制450mL0.2ml•L﹣1NaOH溶液,需要选用500mL容量瓶,即配制的溶液是500mL0.2ml•L﹣1NaOH溶液,所需NaOH固体的物质的量为:0.5L×2ml/L=0.1ml,应称取NaOH的质量为:0.1ml×40g/ml=4.0g,
    故答案为:4.0g;
    (3)定容操作为: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凹液面距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为止,
    故答案为:凹液面距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为止;
    (4)配制500mL0.2ml•L﹣1NaOH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则上述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①②④③⑤,
    故答案为:①②④③⑤;
    (5)a.最后需要加水定容,容量瓶使用前未干燥,对溶液的浓度无影响,故a错误;
    b.转移溶液后,烧杯没有洗涤,会导致溶质的质量的损失,则溶液浓度会偏低,故b错误;
    c.定容过程观察容量瓶内液面时,俯视刻度线,液面在刻度线下方,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则浓度偏高,故c正确;
    d.颠倒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少量溶液残留在瓶口与瓶塞之间,不作任何处置,对溶液的浓度无影响,故d错误;
    e.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用滴管小心地吸去超出部分,使液面与刻度线相切,会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溶液浓度会偏低,故c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式理解配制原理、进行误差分析,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
    20.(16分)(1)1.204×1024个NH3分子含有原子 8 ml,含H 6 ml。
    (2)相同质量的N2H4气体和NH3气体其分子数之比为 17:32 ,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为 32:17 。
    (3)4.0g某气体X中含有的分子数约为3.01×1022,则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 80g/ml 。
    (4)K2SO4和Fe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Fe3+的浓度为0.5ml/L,SO42﹣浓度为0.9ml/L,则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3 ml/L。
    (5)把5.1g镁铝合金的粉末放入过量的盐酸中,得到5.6LH2(标准状况下)合金中镁的物质的量 0.1ml
    (6)固体A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气体B、C、D:2A=B↑+2C↑+3D↑,若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是同体积氢气的15倍,则固体A的摩尔质量是 90g/ml 。
    【分析】(1)依据n=结合1个氨气分子含有3个H计算;
    (2)依据n==,相同条件下 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3)依据n==计算;
    (4)依据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规律计算;
    (5)由于盐酸过量,则镁、铝都完全反应,根据金属的质量关系和得失电子守恒来列方程计算Mg、Al的各自物质的量;
    (6)生成气体的质量是同体积氢气的15倍,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30g/ml,假设混合气体中B、C、D分别为1ml、2ml、3ml,则A为2ml,根据m=nM计算混合气体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A的质量,再根据M=计算A的摩尔质量。
    【解答】解:(1)1个氨气分子含有1个N和3个H,.204×1024个NH3分子物质的量为:=2ml,含有原子物的量为2ml×4=8ml,含有H物质的量为2ml×3=6ml,
    故答案为:8;6;
    (2)N2H4气体和NH3气体质量都是1g,则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为:=17:32;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质量为:=32:17,
    故答案为:17:32;32:17;
    (3)4.0g某气体X中含有的分子数约为3.01×1022,则气体X的摩尔质量=80g/ml,
    故答案为:80g/ml;
    (4)溶液呈电中性,正负电荷总数相等,c(K+)×1+3×c(Fe3+)=2×c(SO42﹣),已知c(Fe3+)=0.5ml/L,c(SO42﹣)=0.9ml/L,则c(K+)=0.3ml/L,
    故答案为:0.3;
    (5)标准状况下,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25ml,
    因盐酸足量,金属完全反应,设镁、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l和y ml,24x+27y=5.1,2x+3y=0.25×2,解得x=0.1,y=0.1ml,故n(Mg)=0.1ml,n(Al)=0.1ml,
    故答案为:0.1ml;
    (6)生成气体的质量是同体积氢气的15倍,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g/ml×15=30g/ml,假设混合气体中B、C、D分别为1ml、2ml、3ml,则A为2ml,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A)=m(混合气体)=(1+2+3)ml×30g/ml=180g,故M(A)==90g/ml,
    故答案为:90g/ml。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混合物的有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等,题目比较综合,旨在考查学生化学计算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氯气具有漂白性
    Ⅰ对;Ⅱ对;有关系
    B
    Na2O2可作潜水艇的供氧剂
    Na2O2能和CO2、H2O反应生成O2
    Ⅰ对;Ⅱ对;有关系
    C
    金属钠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Ⅰ错;Ⅱ对;有关系
    D
    CO2中的少量HCl杂质可将气体通入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Na2CO3可与HCl反应
    Ⅰ对,Ⅱ对,有关系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氯气具有漂白性
    Ⅰ对;Ⅱ对;有关系
    B
    Na2O2可作潜水艇的供氧剂
    Na2O2能和CO2、H2O反应生成O2
    Ⅰ对;Ⅱ对;有关系
    C
    金属钠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Ⅰ错;Ⅱ对;有关系
    D
    CO2中的少量HCl杂质可将气体通入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Na2CO3可与HCl反应
    Ⅰ对,Ⅱ对,有关系

    相关试卷

    化学-2022-2023学年山东省名校联盟高三(上)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2022-2023学年山东省名校联盟高三(上)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实验中学高一(下)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实验中学高一(下)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枣庄一中分校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东省枣庄一中分校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g,转移0,02mle−,Fe电极增重0,0g,据此回答下列问题,【答案】C,【答案】A,【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