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巩固练习,共6页。
[合格过关练]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1.D 2.B 3.D [第1题,图示剪纸所反映的景观特征是“小桥流水和小船,砖瓦房临水而建,垂柳拂水面”,说明该地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河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D正确。第2题,传统民居的形成主要受区域地形及气候特征影响。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民居分布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河网密布,民居多临河而建,“沟壑纵横,降水集中”反映的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特征,故A错误;“地势低平,降水丰沛”符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特征,故B正确,排除C、D。第3题,根据地方剧种的名称较容易判断出正确答案。川剧是四川省剧种,故A错误;豫剧是河南省剧种,故B错误;粤剧为广东省剧种,故C错误;越剧起源于浙江,浙江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故D正确。]
人类的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据此回答4~5题。
4.川菜主要以麻辣口味为主,而鲁菜则主要以咸鲜为主,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原因是 ( )
A.气候差异 B.地形差异
C.植被差异 D.土壤差异
5.饮食习惯的差异体现的区域基本特征是 (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关联性 D.动态性
4.A 5.B [第4题,由于四川地处四川盆地,水汽难以散失,气候湿热,人们饮食习惯主要以麻辣口味为主;山东地处我国北方,温差较大,为了补充能量,人们饮食习惯主要以咸鲜口味为主;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原因是气候差异。第5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川菜主要以麻辣口味为主,而鲁菜则主要以咸鲜为主,气候差异是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原因,区域环境差异造成饮食习惯差异,故饮食习惯的差异体现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
甲、乙、丙、丁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完成6~7题。
6.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
7.对甲所在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
B.主要从事旱地耕作
C.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
D.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大豆和油菜为主
6.A 7.A [甲所在地区为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农业以水田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大豆种植较少。乙位于长江三角洲,地震较少,工业发达。丙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光照充足,热量不足。长城沿线以北地区降水少,水土流失较轻,荒漠化严重。]
读图,回答8~10题。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8.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条件具有相似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由河流冲积而成,地势较低平
B.位于低纬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
C.发展历史悠久,农业生产落后
D.矿产资源丰富,尤其能源充足
9.沪宁杭工业基地( )
A.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是著名的轻工业基地
D.依托长江,以内河航运为主
10.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越条件有( )
①邻近香港、澳门 ②著名的侨乡 ③国家政策支持 ④经济发达,本地市场广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A 9.B 10.A [第8题,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均由河流冲积而成,地势较低平,A对;位于中低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B错;发展历史悠久,农业生产发达,C错;矿产资源缺乏,尤其能源短缺,D错。第9题,沪宁杭工业基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A错;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B对;是著名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错;依托长江,内河航运发达,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D错。第10题,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越条件有邻近香港、澳门,①对;著名的侨乡,②对;国家政策支持,③对;外向型经济的市场主要面向国际市场,④错。]
11.江苏是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之一,但存在明显的南北差异。下图是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差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江苏南北经济存在的差异。
(2)苏中地区包括长江沿线的扬州、泰州和南通三市,与苏北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有利的地理位置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北地区农业所占比重较大,简要评价苏北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解析] 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苏南经济总量多于苏中、苏北;苏南第二、三产业比重大于苏中和苏北。第(2)题,由苏中地区的范围可知:与苏北地区相比,苏中滨江、靠近苏南和上海等发达地区,苏南和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强。第(3)题,评价类题目应注意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因素。苏北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受季风影响雨热同期,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也因为受季风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水旱灾害。
[答案] (1)苏南经济总量多于苏中、苏北;苏南第二、三产业比重大于苏中和苏北。
(2)滨江、靠近苏南和上海发达地区
(3)地形平坦、雨热同期、水热充足,但水旱灾害多。
[素养培优练]
(2021·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检测)四川省犍为县的罗城古镇坐落在一个椭圆形的山丘顶上,主街似船形,东西长、南北短,像是山顶上放着一只船。“船形街”是旧时代罗城的中心,街道两侧木结构的罕见长廊,冬遮雨雪,夏挡烈日,被誉为“晴雨市场”。读图,完成12~13题。
12.“船形街”特色景观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
①表达避开洪涝灾害的愿望 ②表达祈求苍天降雨的愿望 ③为开展商贸、文艺娱乐提供场所 ④为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提供空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船形街”内以休闲娱乐、喝茶为主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当地( )
A.低山丘陵多,地势起伏大
B.降水少,光照强
C.年降水量大,天无三日晴
D.云雾天多,光照少
12.C 13.D [第12题,“船形街”位于椭圆形山丘顶上,便于排水,洪涝灾害少,①错;山顶在无电力水泵的时代,往往会缺水,所以修建“船形街”有祈雨的愿望,②对;“船形街”可为开展商贸、娱乐活动提供场所,与为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提供空间关系不大,③对,④错。第13题,“船形街”位于四川盆地,晴天少,多云雾,太阳辐射弱,所以人们喜欢喝茶养身,追求舒适的生活状态。]
读甲、乙两岛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关于甲、乙两岛自然环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岛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乙岛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乙岛河流径流量比甲岛河流大
C.甲岛终年受低气压带控制,乙岛终年受高气压带控制
D.甲、乙两岛自然带差异主要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5.影响乙岛城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气候和交通
C.地形和交通 D.交通和资源
14.D 15.C [第14题,乙岛纬度高,终年分布着积雪冰川,南部沿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河流主要依靠积雪冰川融水补给和降水补给;甲岛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量大,河流年径流量比乙岛河流大;乙岛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第15题,由图可知,乙岛为冰岛,岛上河流由中间向四周流入海洋,可以推断沿海地区有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分布,且冰岛的城市主要分布于沿海平原的环状交通线上,故地形和交通是冰岛城市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16.读甲、乙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 乙
(1)图甲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25°经线以东地区等温线分布的特点。
(2)简述图乙中所示国家的地形特征。
(3)填表完成图中①②两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并分析由此造成的汛期差异。
(4)说出甲、乙两图中A、B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并比较二者在农业分类中的共同点。
[解析] 第(1)题,考查等温线的判读,可从数值和疏密两方面分析。第(2)题,根据经纬度与轮廓判断该国家为法国,其地形特征的判断主要依据河流的流向。第(3)题,根据经纬度可判断甲位于亚洲东北部地区,①河流域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积雪春季融化,一年有两个汛期;②河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无明显汛期。第(4)题,A地位于我国东北三江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区;B地位于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不宜发展种植业,经济发达,是世界重要的乳畜业分布区。
[答案] (1)东部等温线数值由东南向西北(或由南向北)递减,西部由南向北递减;东部沿海较为稠密,西部内陆较为稀疏。
(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西北部以平原、盆地为主。
(3)
(4)A——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
共同点:商品农业、现代农业、密集农业。
补给类型
汛期差异比较
①河流
②河流
补给类型
汛期差异比较
①河流
以雨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春汛和夏汛
②河流
以雨水补给为主
无明显汛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优秀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1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同步测试题原卷版doc、高中地理新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1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同步测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课时作业,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箭头反映出区域之间具有,A 4,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A 8,关于所划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的特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沪宁杭工业基地,读我国两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