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3 摩擦力学案
展开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的规律。知道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的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在研究问题时,要培养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
【教学用具】
长木块、弹簧秤、毛巾、砝码、小车、粉笔盒、讲台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提问引入]初中的时侯大家已经初步学习了摩擦力,现在请同学们来回忆一下,摩擦力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什么特点?
[讲解]大家已经学过了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做相对运动时产生的,它跟物体间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那么,摩擦力的大小应该如何计算呢?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会不会产生摩擦力呢?今天我们就来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一、静摩擦力
1、定义:
2、产生条件: = 1 \* GB3 ①接触面不光滑
= 2 \* GB3 ②物体间有弹力
= 3 \* GB3 ③有相对运动趋势
3、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例题1、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D、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4、理解:(1)相对含义:指接触面间的相对运动趋势。
(2)“阻碍”含义:阻碍是接触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而不一定是阻碍物体对地的运动。
例题2、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
B、静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趋势的。
C、静摩擦力可以是使物体运动的动力。
D、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受到弹力作用。
5、最大静摩擦力Fm
6、静摩擦力的大小:在一定限度内,随物体的其它受力情况决定 0
A.将木块和木桌的接触面刨光滑些 B.在木桌表面上垫一张平整的铁皮
C.使木块的滑动速度增大 D.减小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
二、静摩擦力的相关判断:
1、静摩擦力是否存在判断:
(1)条件判断法:看物体间有没有相对运动趋势。
(2)假设法:
2、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最大静摩擦力可以近似认为与正压力成正比。
(2)通过平衡条件等知识计算。
例4、水平地面上放一个重为200N的铁块,铁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63N,铁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3,一个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静止的铁块,试求下列各种情况下铁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⑴物体静止时,用F=50N的向右推力;
⑵物体静止时,用F=80N的向右推力;
例题5、见《优化方案》P54 例1
例题6、见《优化方案》P55 例3 练习3
摩擦力 (二)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的规律。知道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
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的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3、在研究问题时,要培养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1、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滑动摩擦力
1、定义:
2、产生条件: = 1 \* GB3 ①接触面不光滑
= 2 \* GB3 ②物体间有弹力
= 3 \* GB3 ③有相对运动
3、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4、理解:(1)相对含义:指接触面间的相对运动。
(2)“阻碍”含义:阻碍是接触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而不一定是阻碍物体对地的运动。可以是动力。
5、大小:F=µFN
FN……两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
µ……动摩擦因数
例题1、关于动摩擦因数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产生说明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B.增大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C.增大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D.两物体的材料一定,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决定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例题2、物体与支持面间有滑动摩擦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B.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一定,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C.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一定,接触面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D.物体与支持面的压力一定,材料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例题3、马拉着自重 的雪橇在水平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马需用水平拉力 .如在雪橇上载货 ,马要用多大的水平力可使雪橇仍做匀速直线运动?雪橇和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例题4 《优化方案》P55例题4
三、滚动摩擦
1、定义
2、应用:滚动轴承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摩擦力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摩擦力导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升华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摩擦力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摩擦力学案,共11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摩擦力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摩擦力导学案及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