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必修13 摩擦力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13 摩擦力导学案及答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学问题记录,例题讲解,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学习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___________簇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学习要求
自主学习
理解升华
1.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1)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难看出,判断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关键是判断“相对运动的方向”.
(2)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当然这里的关键也是判断“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而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又难以判断,这就使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成为一个难点.同学们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①用假设法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我们可以假设接触面是光滑的,判断物体将向哪滑动,从而确定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进而判断出静摩擦力的方向.
例如,物体A静止在斜面B上,要判断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假设斜面光滑,则物体将沿斜面下滑.说明物体静止在斜面B上时有相对斜面向下滑的趋势,从而判定A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②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2.正确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效果
(1)两物体间产生摩擦力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①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粗糙;②两物体间存在弹力;③两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若两物体间有弹力产生,不一定产生摩擦力,但若两个物体间有摩擦力产生必有弹力产生.
(2)静摩擦力中的“静”指的是相对静止,滑动摩擦力中的“滑动”指的也是相对滑动,其中应以摩擦力的施力物体为参考系.静摩擦力产生在相对静止(有相对运动趋势)的两物体间,但这两个物体不一定静止,它们可能一起运动,所以,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滑动摩擦力产生在相对滑动的两物体之间,但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可能是静止的.
(3)在两种摩擦力的定义中都出现了“阻碍”一词,所以有些同学就认为,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其实不然,摩擦力的方向只是与相对施力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阻碍的只是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的运动,对于物体的实际运动(通常以地面作为参考系),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例如:人跑步时地面给人的摩擦力就是动力;传送带上的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向上运动时,摩擦力也是动力.
【自学问题记录】
【例题讲解】
应用点一:对摩擦力概念的理解
例1:关于摩擦力,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有弹力时,一定有摩擦力B.静摩擦力只发生在静止的物体之间
C.摩擦力总阻碍物体的运动D.用手握住一只瓶子,由于静摩擦力作用,瓶子保持竖直且静止不动,握的力增大,静摩擦力并不增大
误区警示:(1)A项中,学生容易弄错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弹力是摩擦力的必要条件之一,有摩擦力时必有弹力,反之不成立.
(2)C项的说法是对摩擦力的一个典型的错误认识,摩擦力阻碍的是相对运动而不是运动.
拓展练习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B.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一定增大
C.静止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材料的粗糙程度无关
D.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应用点二: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例2: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F作用在A上,使两者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间无摩擦力B.B对A间有静摩擦力,方向向左
C.地面对B有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D.B物体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例2图 拓展练习2图
拓展练习2: 如图所示,A、B、C三个相同的物体叠加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B物体虽受水平力F作用,但三个物体都没有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受到B施加的摩擦力作用B.B受到A、C施加的摩擦力作用
C.B只受到C施加的摩擦力作用D.C只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作用
【课堂练习】
1.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两个相互接触且处于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B.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D.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个限度
2.关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滑动摩擦力总跟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C.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D.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滑动摩擦力3.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
4.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
A.小于滑动摩擦力B.等于水平拉力
C.与压力成正比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走路时,人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B.武警战士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爬时,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C.将酒瓶用手竖直握住停留在空中,当再增大手的用力时,酒瓶受的摩擦力不变
D.在冰面上洒些细土,人再走上去不易滑倒,是因为人与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增大了
【课后作业】1、认真阅读课本;2、完成课堂练习
【学习后记】
高一物理必修1 高一年级上学期使用 备课组长:王佐峰
第三章相互作用 学案编号:WL10010304
班级___________簇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第3节 摩擦力(下)
编写:赵伟审核:王佐峰使用日期:2012年11月____日星期___
【例题讲解】
应用点三:摩擦力的计算
例3: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视为相等,给物体一水平拉力.
(1)当拉力大小为5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多大?
(2)当拉力大小为12 N时,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多大?
(3)此后若将拉力减小为5 N(物体仍在滑动),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多大?
(4)若撤去拉力,在物体继续滑动的过程中,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多大?
点评:用不同的力拉物体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这一点首先要搞清楚,这是解题的关键,当物体相对地面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当物体相对地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计算摩擦力时,应先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用平衡条件计算;滑动摩擦力用Ff=μFN计算.
拓展练习3: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一个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已知木块重G=6 N,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问:
(1)当F=25 N时,木块没有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2)当F增大为30 N时,木块仍静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3)当F=10 N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4)当F=6 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又为多大?
【课堂练习】
1、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5 N,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弹簧秤水平地向右拉木块.
(1)当弹簧秤读数为1 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
(2)当弹簧秤读数是2.1 N时,木块恰要开始移动,此时木块受的是______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
(3)开始运动后,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变为2 N,此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___,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
(4)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 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___.
(5)木块离开弹簧秤继续滑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
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在水平推力F1、F2和摩擦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 N,F2=2 N.现撤去F1,则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为
A.10 N,方向向左B.8 N,方向向右C.2 N,方向向右D.0
2题图 3题图
3、如图所示,重250 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50 N,动摩擦因数是0.5,物体的一端连一根劲度系数为4×103 N/m的轻质弹簧.试问:
(1)将弹簧拉长2 cm时,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多大?
(2)将弹簧拉长4 cm时,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多大?
4、如(拓展练习3)图所示,在竖直的墙壁上,对物体A施加水平推力,物体A重为50 N.当F=100 N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面匀速下滑,求物体A与墙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2、完成课后作业
【学习后记】
基本要求
1.知道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2.通过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掌握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及变化范围.
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4.会运用公式F=μ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5.知道动摩擦因数无单位,了解动摩擦因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6.能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发展要求
1.知道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2.能够分析生活中既常见又较简单问题中的摩擦力.
知识梳理
自主探究
1.摩擦力
两个相互____________的物体,当它们发生____________或具有____________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____________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静摩擦力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____________,而又保持相对静止时,所受的另一个物体对它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____________且跟物体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反.
(3)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决定,大小范围是____________,Fmax是最大静摩擦力,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____时的拉力.
3.滑动摩擦力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____________时,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____________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__________,并且跟物体_________的方向相反.
(3)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_成正比,也就是跟两个物体表面间的__________成正比,表达式:__________,其中μ叫做__________,它的数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__________和接触面的情况(如____________)有关.
1.受到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静止,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滑动吗?举例说明.
2.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能提供动力吗?举例说明.
3.归纳总结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什么?
印6份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3节 摩擦力(上)
例1:选D.例2:选BCD.
拓展练习1:CD拓展练习2:C
课堂练习:1.D 2.C 3.BC 4.BD 5.ACD
第3节 摩擦力(下)
例3:解析:滑动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μmg=0.5×2×10 N=10 N.
(1)当拉力F=5 N时,F<Fmax,物体静止.则由二力平衡知:F静=F=5 N.
(2)当拉力F=12 N时,F>Fmax,物体滑动.则F滑=μFN=μmg=10 N.
(3)当拉力又减小为5 N时,物体仍在滑动,故F滑=10 N.
(4)当拉力撤去后,由于物体继续滑动,故F滑=10 N.
拓展练习3:(1)6 N (2)6 N (3)2.5 N (4)1.5 N
课堂练习:
1、(1)静 1 N 水平向左 (2)最大静 2.1 N 水平向左
(3)滑动 2 N 0.4 (4)滑动 2 N (5)滑动 2 N
2、C
3、(1)80 N (2)125 N
4、0.5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1.行星的运动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学习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4.圆周运动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范例精析,能力训练,学习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6.向心力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范例精析,能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