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期末复习实验专题》(Word版)
展开-
A.向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 Cl2 存在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 Cl2 分子存在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 Cl 存在D.加入 NaOH 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 HClO 分子存在
2.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 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
C.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D.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
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气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溶液变蓝,氧化性:Cl2>I2 B.久置的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不同
-
D.无色溶液C 中加入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无色溶液C 中一定含有Cl
+
4.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向NaHCO3 固体中加入新制的氯水,有无色气泡产生(H ) B.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
C.将AgNO3 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l )
D.向 FeCl2 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再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Cl2)
5.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①氯气②液氯③新制氯水④氯气的四氯化碳溶液⑤盐酸⑥盐酸与少量漂白粉的混合溶液
A.①②③B. ①②③⑥C.③⑥D.③④⑥
6.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制备少量的AlCl3(易水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 装置中所装试剂为饱和 NaCl 溶液,其作用是除去 Cl2 中的HCl B.装置C 和 F 中的试剂均为浓硫酸,其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E 中
C.用 50 mL 12 ml·L-1 的盐酸与足量的 MnO2 反应,所得氯气可以制取 26.7 g AlCl3 D.实验过程中应先点燃A 处的酒精灯,待装置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点燃D 处的酒精灯
7.某学生在实验室制取 Cl2 时可能进行如下操作: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缓慢加热 ③加入 MnO2 粉末 ④由分液漏斗向烧瓶里加浓盐酸 ⑤多余的 Cl2 用 NaOH 吸收 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l2 其正确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④②①⑥⑤C.①③④②⑥⑤D.③①④②⑥⑤
- ----
8.已知:Cl2>Br2>I2,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 X (X 为Cl 、Br 、I 中的一种),向甲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新制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的卤离子是( )
A.Br-、Cl-、I-B.Br-、I-、Cl-C.I-、Br-、Cl-D.Cl-、I-、Br-
9.如下图所示,A 处通入干燥 Cl2,关闭 B 阀时,C 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打开B 阀后,C 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 D 瓶中装的是()
A.浓H2SO4B.NaOH 溶液
C.浓盐酸D.饱和 NaCl 溶液
10.下列是高一化学竞赛组同学根据教材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判断下列说法和做法,其中不科学的是
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
B.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C.加热不久就能看到A 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没有发现 A 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取、收集纯净干燥的氯气并探究氯气的性质,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整套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f 接( )( )接( )( )接( )(填各接口处的字母代号)。
(2)E 装置中制取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B 装置的作用是 ;A 装置中试剂X 是 。
(4)C 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D 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12.有一含NaCl、Na2CO3·10H2O 和 NaHCO3 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测量反应产生的 CO2 和H2O 的质量,来确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1)实验步骤:
①按图(夹持仪器未画出)组装好实验装置后, 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
②称取样品,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
装浓硫酸的洗气瓶C 的质量和盛装碱石灰的U 形管 D 的质量。
③打开活塞 K1、K2,关闭K3,缓缓鼓入氮气数分钟,其目的是 __ __ __ __ ___ 。
④关闭活塞 K1、K2,打开K3,点燃酒精灯,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⑤打开活塞 K1,缓缓鼓入氮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再次称量洗气瓶 C 的质量和U 形管 D 的质量。
(2)关于该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加热反应后不鼓入氮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
②E 处干燥管中盛放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 如果实验中没有该装置,则会导致测量结果 NaHCO3 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 响”)。
③若样品质量为 a g,反应后 C、D 装置增加的质量分别为 m g、n g,则混合物中Na2CO3·10H2O 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 a、m、n 的代数式表示)。
13.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养剂。请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试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A 是制取 CO2 的装置。写出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填写表中空格:(请在答题卡上填写)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试管 F 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 。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NaHCO3 溶液
C
D
14.某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黑木耳中含铁量,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i.黑木耳富含蛋白质、糖类、卵磷脂、铁及一些还原性物质(如维生素 C)等。每 100 克黑木耳含铁高达 185 毫克。
ii.Fe2+与 K3[Fe(CN)6]生成蓝色沉淀。
iii.紫色的 KMnO4 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其还原产物是无色的 Mn2+。
I:为确定黑木耳中含有铁元素,甲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步骤①用到的仪器是 ,灼烧的目的是
。
(2)步骤④检验 Fe3+所用试剂是 溶液。
(3)下列有关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黑木耳中一定含 F2+和 Fe3+
b.滤液 A 中一定含 Fe2+和 Fe3+
c.白色沉淀中一定含 Fe(OH)2
Ⅱ:为测定黑木耳中铁元素的含量,乙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4)可选作试剂B 的物质是 (填字母代号) a.Nab.Znc.Fed.Cu
(5)步骤⑦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6)若同学实验操作规范,但测得含铁量远大于实际的含量,其可能的原因是
。
高一期末复习实验专题答案
BCDBCCCBBC
— △
答案:(1)abedc(2)MnO2+4H++2Cl ====Mn2++2H2O+Cl2↑(3)干燥氯气饱和氯化钠溶液
(4)溶液变蓝有气泡产生,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答案:(1)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③除去装置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2)①Na2CO3·10H2O 和NaHCO3 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偏小,NaCl 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偏大②碱石灰
286m-44
18n
防止空气中的 CO2 和水蒸气进入D 中影响测定结果偏大③180a×100%
答案:1(1)CaCO3+2HCl=CaCl2+H2O+CO2↑
(2)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NaOH 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3)2Na2O2+2CO2=2Na2CO3+O2
(4)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 F 的管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可做供氧剂。
14.(1)坩埚、坩埚钳、泥三角、酒精灯除去黑木耳中的碳、氢元素,使有机物转化为铁的氧化物
KSCN
bc
(4)d
(5)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5Fe2++MnO4—+8H+=5Fe3++Mn2++4H2O
(6)黑木耳中含有其他还原性的物质(或含维生素C)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每年10月23日上午6, 下列化学用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仪器名称为“坩埚”的是, 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H2SO4的摩尔质量为, 配制0,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