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3.2《小石潭记》第三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小石潭记(3)-2PPT课件.pptx
    • 教案
      小石潭记(3)-1教案.docx
    • 小石潭记(3)-3学习任务单.docx
    小石潭记(3)-2PPT课件第1页
    小石潭记(3)-2PPT课件第2页
    小石潭记(3)-2PPT课件第3页
    小石潭记(3)-2PPT课件第4页
    小石潭记(3)-2PPT课件第5页
    小石潭记(3)-2PPT课件第6页
    小石潭记(3)-2PPT课件第7页
    小石潭记(3)-2PPT课件第8页
    小石潭记(3)-1教案第1页
    小石潭记(3)-3学习任务单第1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优秀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小石潭记3-2PPT课件pptx、小石潭记3-1教案docx、小石潭记3-3学习任务单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游记线索 —— 石潭美景 —— 起伏情感
    永州
    前四记:《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潭记》 《钴潭西小丘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唐 柳宗元 自予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而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
    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倨傲无礼的表现。这里形容登山后放松的状态。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钴潭西小丘记唐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予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活灵活现地描摹奇石的形态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予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柳宗元在自然美景中获得了暂时的解脱,以虚静的心神,进入了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
    《小石潭记》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始得西山宴游记》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快乐都是暂时的,悲伤却始终挥之不去。
    《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钴潭西小丘记》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袁家渴记》袁家渴林木参差,涧水百态,而“永之人未尝游焉”;《石渠记》石渠风摇声激,美不胜收,却“未始有传焉者”;《小石城山记》小石城山那么美好,却“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
    柳宗元(773-819)生活在中唐时期,此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日益严重。永贞元年(805年),以王叔文、王伾为首的革新派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33岁的柳宗元也成为参与革新的重要人物。但这些进步的改革举措触动了宦官、强藩、旧朝官僚和太子等多方势力的联合对抗。革新仅持续了100多天,就以失败告终。王叔文遭贬被杀,王伾病死他乡,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被贬官到荒远地区,并且朝廷诏令这“二王八司马”是永世不得翻身的政治罪人。这年冬天,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十年的谪居生涯。
    永州多山,多石,少田,人口凋敝,虫蛇遍布,满目荒凉。柳宗元虽为永州司马,但其实只是闲职。初到此地,柳宗元只能寄居在寺院里,半年后母亲病故;后来,四次火灾,政敌造谣重伤,一般亲友断绝往来……面对如牢狱一般的谪居生活,柳宗元痛苦无比。初到永州时,柳宗元正值壮年,身康体健,充满朝气;三四年后,他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三十六七岁就已经疾病缠身。为了排遣内心苦闷,缓解身体病痛,从元和四年(809年)起,柳宗元开始“与山水为伍”,尤其是发现西山后(《始得西山宴游记》),他才开始真正惊异于永州的山水之美,使自己的灵魂得以暂时的慰藉。
    抓住特点,细腻描摹
    《始得西山宴游记》侧重写西山的奇伟怪特《钴潭西小丘记》侧重写众石的异态奇状《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侧重写潭水的清冽明净
    感慨遭遇,融情于景
    《始得西山宴游记》第1段首句:自予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他在永州所写的山水游记和诗歌都有一个很特别的特色,这个特色就在于当他写山水游记或者诗歌的时候,表面上是写赏玩山水,而且有的时候故意要写得冷静、超逸,要摆脱,但他并不是真的冷静,也不是真的超逸。他表面上是借着山水来表现他的冷静和超越,但是透过表象,有着很深的痛苦。(叶嘉莹《柳宗元的山水寂寞心》)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不光在写山水,也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和胸襟气度全部寄托在山水里。因此,我们读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不仅要欣赏细腻传神的景物描写,还要抓住关键词句,读出他的情感状态甚至整个内心世界。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教学课件ppt

    初中语文10 小石潭记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0 小石潭记集体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10小石潭记ppt、10小石潭记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三单元10 小石潭记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10 小石潭记背景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永州八记》,读准字音,朗读课文,字词归纳,课堂探究,课文总结,拓展借景抒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