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2 透镜教案
展开《透镜及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本节是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相关知识的复习课,透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光学元件,它被人们广泛应用到生活生产中,特别是在照像机、投影仪、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中发挥重要应用,具有综合基础教育价值。
复习的目的不是为了防止遗忘,而对过去所学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将知识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融会贯通,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
本节复习课主要围绕以下三个考点内容设计,讲练结合,由浅入深,既注重方法的提炼,又注重能力的培养。1.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辨别 2.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 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情感特点和认知特点:
学习态度积极,思维活跃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乐于观察和实验。但对有难度的问题,往往缺乏耐心,解决不好,会产生挫折感.
2.学生已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知识等能力均有所提高。针对本节内容他们已经知道了焦点、焦距、实像和虚像等基本的概念,感受到了凸透镜成像的复杂性及应用的广泛性,也初步认识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学习本课存在的困难:
根据以往经验以及课前摸排,发现平行光折射情况掌握较好,对非平行光折射普遍感到迷茫;对于凸透镜成像规律情感上熟悉,但又常常记不准。
三、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实例。
2、进一步认识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
3、熟悉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要点及规律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规律再现,锻炼作图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辨别透镜,强化利用所学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通过合作、探究增强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难点: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2分钟)
教师活动:预备铃响,在轻快温馨的背景乐下,缓缓播放本班同学运动会精彩照片!
并提出问题:这些照片是用什么拍的呀?它的镜头是哪种光学元件,你知道吗?
学生活动:欣赏照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吸引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势利导,步入正题--------透镜。
环节二:教学内容
(一)顺势而为,回顾应用
教师活动:提问:除了照相机,谁知道还有哪里用到了透镜?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摄像机、眼镜、投影仪、幻灯机、显微镜、望远镜、猫眼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回顾透镜的应用,体会物理服务于生活、对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所做的贡献,从而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直击考点,各个击破
过渡:以上实例,有的用了凸透镜,有的还用到了凹透镜,老师手里就有4个透镜,谁能辨别出哪个是凸透镜,哪个又是凹透镜?
考点一:辨别透镜
教师活动1:由浅入深
先拿出1、2两个透镜(柱状),走到学生中间,叫一到两位学生,不让他们拿,只让他们用眼镜看,来辨别透镜,并提问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然后再引导用同样的辨别方法辨别3、4、5、6四个不规则的透镜。
学生活动1:根据透镜形状特点,一眼看出:1是凸透镜,2是凹透镜,进而辨别后4个。
设计意图1:让学生认识不规则的透镜拓宽视野的同时巩固透镜的概念及特点。
过渡:拿出两个球状透镜(如下图),问学生:“这两个能一眼辨别出到底是哪种透镜吗?”
教师活动2:层层深入
六个小组,每组分发2个透镜(一凸一凹透),询问辨别依据,激发小组竞争与交流。
学生活动2:交流合作,展开探索。通过思考辨别依据,归纳辨别方法。
设计意图2: 层层深入,巩固旧知的同时引导归纳实验辨别方法,增强合作意识。
共同总结:3种基本辨别方法:
一摸(强调会损坏表面保护层,不建议使用此方法)
二看(看近处书上的字,引导说出成像的特点)
三照 (若没有太阳光条件,出示A,B图片说明)
考点二: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难点突破)。
教师活动1:利用柱状凸透镜,边提问边演示:大家都知道,凸透镜对于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当平行光透过就被会聚于一点,这点叫做?那如果入射光线不平行呢(让出射光线呈发散状?
学生活动1:观察并回答叫焦点,积极思考,并重新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设计意图1: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设计直观的演示实验,引发思考,加强认识,突破难点
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和思考表达能力。
师生总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并非指光线会聚于一点,
而是指: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更会聚一些。
利用与凸透镜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并非指光线发散开来。
而是指: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更发散一些。
教师活动2:多媒体展示针对性练习:在方框中填入合适的透镜。
学生活动2: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设计意图2:及时检测,反馈学生掌握情况,锻炼学生利用所学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考点三:凸透镜的成像实验及规律的记忆方法
教师活动1:多媒体展示实验装置图,并提问三个问题:
A: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应调节烛焰、光屏、凸透镜三者中心,达到同一_______.
B:为了找到像的位置
应______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________的像,此时光屏所在位置才是像的位置。
C:成像规律还记得吗?
学生活动1:观察装置图并回答三个问题。
设计意图1:强化实验要点的同时顺利过渡到重点问题,成像规律的记忆及理解。
过渡:记不清楚也情有可原,因为凸透镜在不同情况下成像特点有很大不同,那今天老师就来交给大家一种记忆规律的方法-------特殊光线作图法,只要掌握,保证忘不了!
教师活动2:多媒体展示六张图,再引导学生巩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符号、光心、主光轴,焦点等相关名词,利用动画演示作出第一幅图(u>2f)时,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焦点,过光心的方向不变,剩下的5张图,让学生作。
学生活动2:观察体会作图方法,小组合作,在导学案上完成后面5个作图。
设计意图2:在教给学生一种好的记忆方法的同时加深其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增强学生的作图能力及理解能力。
教师活动3:用投影仪将导学案中学生的作图情况呈现出来(图在下页),先引导学生从每张作图得到对应的规律,然后再横向联系,同时对比1、2、3张图,同时对比5、6两张图得出更深层次的成像规律。(作图的细节例如:虚像用虚线实线等)
学生活动3:观察联系,反复练习,学会作图要领并思考每幅图对应的成像规律及成像条件。
设计意图:锻炼作图能力,并使学生深刻体会此方法的独到之处。
教师活动4:播放flash动画,连续动态地演示凸透镜成像特点及规律,并询问两种方法的各自的优势?(作图法:考试忘记结论呢可以利用作图很快得出结论;动画法:形象生动,但考试没得看等等)
学生活动4:观看动画,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动画展示,形成互补,再次加强对成像规律的记忆的同时锻炼学生分析比较能力。
三、典型例题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三个练习题。
学生活动:思考并抢答。
设计意图:巩固透镜的三个基本应用实例,增强利用所学解决相关问题的意识。
1.如图,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____、_____的 ___ 像.要使看到的像大些,应让放大镜_____________。要使看到的像大些,应让放大镜_____________。
2. 如图,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_____、____的____像这个原理制成的,其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胶片相当于_____。若要让胶片上的像变大,照相机应该 __________ 被拍摄物体。
3、幻灯机、摄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_____的___ 像的原理,要成这种性质的像幻物距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2 透镜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2 透镜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2 透镜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2 透镜教案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2 透镜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2 透镜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