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第3课 水彩画小品创作教学设计
展开《水彩画小品创作.风景》教案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安排一课时,掌握水彩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表现技法。水彩画由国外传入我国,因为作画工具简单,审美趣味与中国传统水墨相近,特别为我国人民所接受和喜爱。水彩画的特点是颜料透明,水色交融,淋离流畅,十分适宜表现淡雅的静物和雨雾朦胧的自然景象。本课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水彩风小品的技法,让学生体验水彩画创作乐趣。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画的知识和基本技法。
2、通过指导练习和临摹、创作活动,使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步骤进行水彩画创作。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家多、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水彩静物的干画法和湿画法。
2、难点:水分和时间的掌握与条件的观察方法。
三、教学方法:欣赏、讲解、示范与写生练习相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
1、教具:
(1)优秀的水彩画作品或教师习作。
(2)水彩颜色、水彩笔、调色盘、笔洗和水彩范画。
2、学具:水彩颜色、毛笔、调色盘、盛水瓶、铅笔等。
五、主要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
1.水彩画的基本技法 2. 水彩画特殊技法 3.水彩画作品欣赏
六、课堂教学环节:
导入部分: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铅笔淡彩画,本节课我们侧重对水彩画的表现技法进行分析和学习。
(1)教师:一支笔、一张纸、一盒水彩颜料,记录身边的美丽景色。水彩就是这么一种既轻便又实用的写生工具。它和水融合主生淡雅、自然、清新的画面,爱到许多专业画家和普通绘画爱好者的欢迎。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体验这种轻松愉快的绘画方式------水彩(4幅绘画作品让学生认别)
(2)出示课题 :水彩画小品创作——风景(板书)
一.新课知识重点
水彩画的起源于欧洲,英国流行,透纳水彩之父。
水彩画以水为媒介,在作画时利用水溶解颜料加上纸张相互渗融等条件,表现出透明、轻快、湿润、空灵、洒脱等意象万千、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二.教师用画笔来表现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美!(教师作品)
三.干画法和湿画法 (师生互动)
1.干画法是一种多层画法。用层涂的方法在干的底色上着色,不求渗化效果,可以比较从容地一遍遍着色,较易掌握,适于初学者进行练习。表现肯定、明晣的形体结构和丰富的色彩层次,是干画法的特长。
干画法可分平涂、层涂、罩色、枯笔等具体方法。
平涂画法
这是美国水彩画家主要使用的画法之一,就是将颜色非常平均地平涂在物体造型所约束的范围之内,一块色彩基本上没有笔触和明暗变化,通过多块色彩平涂后产生物体的造型变化和光影变化。是扩大了绘画面积的并置干画法,干叠画法。
层涂:
即干的重叠,在着色干后再涂色,一层层重叠颜色表现对象。在画面中涂色层数不一,有的地方一遍即可,有的地方需两遍三遍或更多一点,但不宜遍数过多,以免色彩灰脏失去透明感。层涂象有色下班重叠,事先预计透出底色的混合效果,这一点是不能忽略的。
枯笔:
笔头水少色多,运笔容易出现飞白;用水比较饱满在粗纹纸上快画,也会产生飞白。表现闪光或柔中见刚等效果常常采用枯笔的方法。
干画法不能只在“干”字方面作文章,画面仍须让人感到水分饱满、水渍湿痕,避免干涩枯燥的毛病。
总结:干画法以平涂方法为基础,必须第一遍或第一个色干后再覆盖第二遍或第二个色,便于水分控制,可以多遍重叠。画分坚实厚重,可以在塑造坚实形体或局部刻画时运用。
2.湿画法可分湿的重叠和湿的接色两种。
湿的重叠:
将画纸浸湿或部分刷湿,末干时着色和着色末干时重叠颜色。水分,时间掌握得当,效果自然而圆润。表现雨雾气氛、湿润水汪的情趣是其特长,为某些画种所不及。
湿的接色:
邻近末干时接色,水色流渗,交界模糊,表现过渡柔和色彩的渐变多用此法。接色时水分便函用要均匀,否则,水多向少处冲流,易产生不必要的水渍。
画水彩大都有干画、湿画结合进行,湿画为主的画面局部采用干画,干画为主的画面也有湿画的部分,干湿结合,表现充分,浓淡枯润,妙趣横生。
总结:湿画法水色交融,用笔灵活多变,效果妙趣横生,多用来表现大面积,远处较虚的自然形体。水彩画湿画法所形成的水色韵味多似中国画中写意画的水墨效果,和中国人民的审美趣味相近,所以深受我国水彩画家喜爱。
3.渐变 水彩画渐变法是一种重要的水彩画技法,渐变效果的关键是水分的含量。
四.水彩画一些小技巧。
五.水彩画天空的画法。教师介绍作品中所用技法。
六。让学生感受水彩画教师品作及名家作品。
七.身边的风景。
八.水彩风景画小品的创作步骤:
1. 观察与思考。
2. 线稿。
3. 为阴影部分着色。
4. 上色。
5. 调整细节,完成作品。
九.强调干画法示范。
作业:根据一张自己喜欢的风景照片或图片,创作一幅水彩风景画小品。
师:每位同学可以选用你们喜欢的颜色和材料来画出不同效果的水彩画。
十.小结。水彩画的特点是什么?水彩画的起源是什么时候?水彩画有哪些画法。
教学课后反思:
水彩画的教学一直是美术教师觉得很难教学内容,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美术基础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在这个学期里我特地挑选这个难点,开出该课公开课,进行自我挑战,自我认为是收获颇多。本课整体上的框架就是以江南秀美的景观为内容,以水彩画的技巧技法为形式,两者有机结合,既让学生初步地了解了水彩画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又培养了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水彩画有系统、专业的知识与技能。
反思本节课应该尽量避开本课专业技法这一点,如先出示各种各样的小技法,再由学生说说这些技法最适合表现什么。降低了难度,从比较容易掌握的水彩风景画切入。色彩调和等知识、技能、技巧,安排学生在尝试探索中自主获得。在呈现顺序上较之传统的水彩画教学有了较大转变,也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课安排两课时比较合理,让时间上学生可以充分练习。不会出现比较死板的画面。
从学生的参与情况来分析:用传统的绘画方法学生很犹豫,感觉无从下手,作业的效果也不容易出来。用小技法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从学生的作业来看,效果也要比用干湿画法更有意思。
通过该课教学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跟上脚步,不能用原来的教学形式或教学理念。特别是对教材要深刻地去理解和体会,不能自以为是地随意改变教材或就用自己的一套东西。
初中美术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 水彩画小品创作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 水彩画小品创作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体验颜料,尝试创作,作品评价,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美术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 水彩画小品创作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 水彩画小品创作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深入创作,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 水彩画小品创作表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浙美版八年级下册第3课 水彩画小品创作表格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作品欣赏,技法讲解操作,干画法和湿画法,练习作业,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