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件PPT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43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 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件PPT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43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 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件PPT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432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 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件PPT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432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 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件PPT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432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 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件PPT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432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 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件PPT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432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 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件PPT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2432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图片课件ppt
展开[基础素养]一、敦煌的自然地理背景1.地理位置:(1) 西端, 与青海、 的交界处。(2)西面是 ,与 相连,北面是 ,与天山余脉相接。2.自然地理特征:气候 ,全年降水量 毫米左右,年蒸发量超过 毫米;太阳辐射 ,昼夜温差 ,地表 强烈。
[判断] 1.敦煌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甘肃、新疆两省区的交汇处。( )2.敦煌西面是戈壁,北面是沙漠。( )3.敦煌气候干旱,全年降水量200毫米左右。( )4.敦煌昼夜温差大,地表物理风化强烈。( )答案:1.× 2.× 3.× 4.√
二、从敦煌“魔鬼城”说风蚀地貌1.位置:敦煌市 。2.形成: 对岩石、沉积物 而形成的。3.类型:多种多样。如“ ”的风蚀蘑菇, 的风蚀雅丹等。4.特点: 、 。
[判断] 1.“魔鬼城”位于敦煌的西北部。( )2.敦煌风蚀地貌具有“头大、身陡”的特点。( )3.垄槽相间的称为风蚀垄。( )4.定向风长期侵蚀干涸的河(湖)床形成了雅丹地貌。( )答案:1.√ 2.× 3.× 4.√
三、从鸣沙山看风积地貌1.位置:敦煌市 。2.形成: 风力吹扬的松散沙粒 而成。3.类型:多种多样。如 沙垄、金字塔形沙丘、 沙丘等。4.沙丘与风向的关系:新月形沙丘,迎风坡 ,背风坡 。
[特别提醒] 静止沙丘与流动沙丘的区别静止沙丘的特点是上下层理构造,流动沙丘的特点是斜层理构造,如下图所示。
素养盘点 森林能防风固沙,能不能在这里通过植树造林来固定沙丘?(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提示:不能。森林的生长需水量大,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不能为森林提供足够的水分,树林很难成活。
[判断] 1.鸣沙山位于敦煌市南郊。( )2.顺风向呈长条状延伸的沙丘叫纵向沙垄。( )3.新月形沙丘迎风坡较陡,背风坡较缓。( )4.河水直接流入月牙泉对其进行补水。( )答案:1.√ 2.√ 3.× 4.×
[自主诊断]1.下图为敦煌雅丹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和气候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A.地壳上升运动 温带季风气候B.风力侵蚀作用 温带大陆性气候C.流水沉积作用 温带季风气候D.冰川侵蚀作用 温带大陆性气候解析:敦煌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图片中显示岩石层理构造,是因为不同质地的岩石经受侵蚀能力不同所致,故选B。答案:B
2.下列四幅图所示的地貌景观,主要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解析:A为三角洲,由流水沉积作用而成。B为沙丘,由风力沉积作用而成。C是风蚀蘑菇,由风力侵蚀而成。D是峡谷,由流水侵蚀而形成。答案:B
读“地理景观图”,回答3~4题。
3.导致图示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流水 B.冰川 C.海浪 D.风力4.图示景观照片显示的当地主导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解析:第3题,图中景观图为新月形沙丘,它是由风力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第4题,新月形沙丘的特点是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结合图中指向标,可以判断出当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答案:3.D 4.B
探究点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主题聚焦] 素材一 敦煌地处甘肃省西北部(见下图),位于甘肃与青海、新疆的交界处,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其中绿洲面积1 400平方千米,仅占总面积的4.5%。
通过合作探究,得出有关问题的结论。探究:魔鬼城、鸣沙山等闻名世界,那么你知道它们形成的地理背景吗?提示:①日照强,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强烈。②降水少,变率大且集中,蒸发作用强,地表径流贫乏,流水作用弱;③植被稀少,疏松沙质,地表裸露;④风大且频繁,是塑造风成地貌的主要动力。
素材二 敦煌风成地貌景观。
通过合作探究,得出有关问题的结论。探究1:“狭义”雅丹地貌分布在________,敦煌风蚀地貌具有______特点。提示:图Ⅰ 顶平、身陡探究2:新月形沙丘分布在________,如何推测当地的风向?提示:图Ⅱ 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探究3:月牙泉分布在________,简述其成因。提示:图Ⅳ 月牙泉位于敦煌盆地南部,原本是古河道的一部分,是由于后来沙丘流动阻塞河道形成的残留湖。
[核心归纳] 风成地貌
方法技巧 根据风成地貌判断风向的方法
[对点刷题]下图是我国某地区“魔鬼城”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吉林 B.新疆 C.四川 D.上海2.该景观形成的主导作用是( )A.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C.流水堆积 D.风力侵蚀解析:由图可知,该景观为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城堡,在我国最可能分布在新疆。答案:1.B 2.D
下图为某地沙丘景观图,该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据此完成下题。
3.下列四幅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中,能正确示意上图景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图中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沙丘的迎风坡较缓,等高线稀疏,因此西北坡等高线稀疏。故选A。答案:A
灌草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风影迁移雨影区的概念)。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下面左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右图示意该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据此回答4~6题。
4.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5.风影沙丘( )A.体积与植株高度呈负相关B.长度与植株高度呈反比C.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D.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
6.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 )A.风蚀作用不断加强 B.荒漠扩张速度加快C.风积地貌趋于稳定 D.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解析:第4题,结合材料可知,风影沙丘应该位于植株的背风侧,图中沙区位于植被的西南方,故该地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东北风。选D。第5题,读图可知,风影沙丘体积与植株高度呈正相关,但不一定成正比;无法判断风影沙丘长度和高度与植株的关系;风影沙丘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当灌丛迎风面积较大时,风影沙丘宽度较大。选D。第6题,植被具有固定沙丘的作用,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风积地貌趋于稳定;风蚀作用减弱,荒漠化扩张速度减小,大气降水不会明显增多。选C。答案:4.D 5.D 6.C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堆积形成B.风力侵蚀残留C.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D.流水沉积作用2.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是( )A.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C.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解析:第1题,在极干旱地区,干涸的湖底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然后经过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了平顶山状雅丹地貌。选D。 第2题,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拂,迎风坡的岩石侵蚀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另一侧位于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地势相对和缓形成了鲸背状雅丹。选B。答案:1.D 2.B
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略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回答3~5题。
3.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最有可能是( )A.大湖萎缩而成 B.古河道残遗而成C.风力侵蚀而成 D.人工挖掘而成4.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5.月牙泉及其四周环境,体现( )A.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B.荒漠地区生物环境的多样性C.人类影响自然环境的巨大作用D.自然界局部环境自我调节的功能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月牙泉是古河道的一部分,地势较低,是由于后来沙丘流动阻塞河道而形成的残留湖。故选B。 第4题,月牙泉主要靠周边河水的下渗补给,即泉水主要来自于地下水,但随着当地垦荒造田抽取河水灌溉,导致河水下渗减少,地下水补给量减少,选D。 第5题,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符合题意,A对;荒漠地区生物环境单一,B错;月牙泉是自然状态下形成的,人类的影响有限,C错;根据题干信息,月牙泉现在面临干枯危险,不能说明其调节功能,D错。答案:3.B 4.D 5.A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
解析:抓住材料中“就地起沙”的关键信息分析可得,沙源应该是来自错那湖东北部(铁路附近)沿岸地区,包括河流入湖处的河滩和湖水下降出露的湖滩。再结合题干中“冬春季”这个时间点,可知此时间河、湖水位低,河滩和湖滩出露泥沙面积大,成为沙源。答案: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高中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地理位置,敦煌概况,合作探究,风力强,多沙尘,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植被稀疏,风成地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教学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河西走廊,风蚀垄,风蚀蘑菇,纵向沙垄,金字塔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第二节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主题探究,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