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强化基础(2)练习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39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强化基础(2)练习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39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强化基础(2)练习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394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展开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强化基础(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情况的分别是( )
A.②和④ B.④和② C.②和① D.③和①
2.小文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纸板上的最小光斑却不易确定。于是他移动纸板找到两次成等大光斑的位置,分别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8cm和14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
A.8cm B.11cm C.14cm D.22cm
3.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离镜头( )
A.大于2倍焦距处,倒立放置 B.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倒立放置
C.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正立放置 D.大于2倍焦距,正立放置
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日晷上呈现指针的影子 B.马路拐角处的镜子扩大了视野范围
C.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 D.雨后天空中出现漂亮的彩虹
5.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 ③放大镜成像 ④电影屏幕上的像 ⑤相机胶片上的像,其中(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③④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⑤
6.要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大小相等的像,应当使用 (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三种都可以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应将( )
A.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 B.蜡烛和光屏都靠近透镜
C.蜡烛靠近透镜且光屏远离透镜 D.蜡烛远离透镜且光屏靠近透镜
8.如图所示,1为入射光线,2为出射光线,在图中添加一个合理的光学器件可为(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前三者均可
9.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6cm
B.当 u=24cm 时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当 u=12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2cm 处移动到 24cm 处的过程中,像先变大后变小
二、填空题
10.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电子信息时代,但是长期使用电子产品会导致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需要配戴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
11.如图所示,小华拿出手机对着关闭的屏幕,看到了自己的__(填“虚”或“实”)像。保持手机到眼睛的距离不变,开启屏幕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大威通过摄像头成的像与屏幕关闭时成的像相比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于不合理使用手机,小华患上了近视眼,图__(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
12.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目镜和物镜都是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
13.如图所示是______矫正示意图;矫正前像离视网膜越______,所佩戴眼镜的度数越深。
14.一物体放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 __像(选填“虚”或“实”),则物体离透镜的距离是 __,像离透镜的距离是 __(选填“10厘米~20厘米”、“大于20厘米”或“小于10厘米”)。
15.中国青铜时代始于公元前2000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如图所示,考古家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观察出土的青铜器件,他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______(选填“虚”或“实”)像。此时,该物件与放大镜的距离应______10cm(选填“>”“=”或“<”);用放大镜的镜片制成的眼镜可用于矫正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16.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圆筒内嵌有一凸透镜,透镜主光轴恰好与圆筒中轴线重合。为了测出该透镜的焦距以及透镜在圆筒内的位置,小李同学做如下实验:在圆筒左侧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置一点光源S,在圆筒右侧垂直凸透镜的主光轴固定一光屏,点光源S与光屏的距离为L。左右移动圆筒,当圆筒左端面距离点光源S为a时,恰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将圆筒向右水平移动距离b,光屏上又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则凸透镜和圆筒左端面的距离x为___________,该透镜的焦距f为___________。
17.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若将凸透镜向上移动一点,屏幕需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看到清晰的像。凸透镜的作用是使投影片在屏幕上成______(选填“等大”、“缩小”或“放大”)的实像,此时如果有一只飞虫在透镜和投影片之间飞过,则屏幕上______(选填“一定能”、“可能”或“不能”)形成小虫清晰的像。
三、实验题
18.如图,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1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实验前,小明发现所成像在光屏上的位置如图2,则他应首先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_;
(3)如图3所示,当蜡烛移至35cm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图3中光屏未画出),使光屏上成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小明将蜡烛在图3中向左移动一段距离,为了能再一次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若用不透明的纸板将凸透镜左部挡住一部分,在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烛焰完整的像;
(6)小明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清晰的像变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光屏上又能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则小明的眼镜是由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的。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
物距u/cm | 实验序号 | 焦距f/cm | 物距v/cm |
15 | 1 | 8 | 17 |
2 | 10 | 30 | |
3 | 12 | 60 |
(1)测量焦距时,将凸透镜___________(选填“正对太阳”、“平行于地面”或“竖直于地面”),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太阳的光与透镜的主光轴平行,如图甲所示,在另一侧的光屏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刚开始实验时烛焰的像只有一小部分成在光屏边缘处,大部分不在光屏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蜡焰中心和光屏中心两者不在___________ ;
(3)当蜡烛距透镜18.0cm时,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为了想继续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小明选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丙。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_______(选填“大”或“小”),若小明调整好物距,在距离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他可能应用了上表给出的三个透镜中选用焦距为________cm的凸透镜。
20.小明利用图示装置来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实验时,应调整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______;
(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常用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______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______(用L0、L表示)。
2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
(1)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中心大致在______,目的______;
(2)如图所示,此时应在光具座上的______范围内移动光屏找像,可找到一个______像;
(3)若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蜡烛应放在光具座上的______范围内,当蜡烛逐渐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会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4)当烛焰放在光具座上的45厘米位置,可以从______一侧透过凸透镜来观察(选填“光屏”或“烛焰”),看到的是一个______的______像;
(5)当实验中得到清晰的实像时,用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则(____________)
A.看不到像 B.看到一半的像 C.像变的模糊 D.像变暗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A
6.B
7.D
8.D
9.C
10.近视 前方 凹透镜
11.虚 变小 乙
12.凸 缩小
13.近视 远
14.实 10厘米~20厘米 大于20厘米
15.虚 < 远视
16.
17.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右 放大 不能
18.10.0 上 同一高度 放大 投影仪 左 变小 能 凹透镜
19.正对太阳 10.0 主光轴上
放大 投影仪 大 8
20.较暗 同一高度 倒立 放大 投影仪/幻灯机 缩小 < L0-2L
21.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70cm刻度之外 倒立、放大的实 0~30cm 上升 光屏 正立/放大 放大/正立 D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