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展开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声现象同步练习(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一段长为17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1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禁止大声喧哗——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关闭房间的门窗——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注射新冠疫苗是防控疫情的重要途径。如图所示,我国目前上市的新冠疫苗已达四种。据了解疫苗需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存疫苗的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5℃
B.注射疫苗时听到的广播通知声一定属于噪声
C.冰箱冷冻室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D.注射疫苗前用酒精对皮肤消毒,酒精蒸发吸热使皮肤感觉凉爽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歌声嘹亮”是指唱歌的响度大
B.常温下,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快
C.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时,使钢尺振动幅度相同,将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钢尺振动得越快
D.大象能用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进行交流
5.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不同的乐器同时演奏相同的乐曲,具有相同的音色
D.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D.减弱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7.关于声现免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碎石说明声音传递能量
B.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常伴有超声波产生
8.小明家购置了一台超声波洗碗机。餐具放进洗碗机水槽中,超声波穿过水对餐具内外表面、狭缝等部位进行有效清洗,洗碗机发出的超声波( )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只能在水中传播
C.能被人耳听到 D.不能传递能量
9.如图所示,在 A、B、C、D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A.敲打 D 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 的音调最高
C.用嘴依次吹瓶口,A 的音调最高
D.用不同的力度敲击,声音的音调不同
10.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发现两次的声音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立即消失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B.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
D.在月球上宇航员相距很近也要借助无线电话才能交谈,是由于真空不能传声
12.如图甲、乙、丙、丁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发出的声音响度比丙小 B.丁的声音为噪声
C.丙发出声音的音调比乙高 D.甲、乙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
13.如图所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速度可达120km/h,此时车内听到的噪声有风噪、胎噪和发动机噪声,因此高速行驶时都会关闭车窗。关于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关闭车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高速公路旁植树种草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减速下高速时风噪声减小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胎噪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二、填空题
14.如图所示,这是探究声音特性的小实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听到的声音不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短时,声音较 ________(选填“高”或“低”),钢尺振动较 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这是探究___________与声源振动_________的关系。
15.如图所示,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敲击音叉后,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40dB逐渐变为20dB。此过程中,手机所测到的声音是通过 _____传来的,此声音的振幅 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声源振动的频率 _____,声速 _____。
16.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而舞蹈,说明______能够传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___。
17.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______,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人耳______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18.通常我们把频率高于 ________Hz的声音称为超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
19.教室外“狂风暴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 ___________大,“中考期间,禁止鸣笛”是在 ___________减弱噪声。
20.如图1所示,用抽气机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听到的电铃声将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实验说明声音不能在______中传播。如图2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
三、实验题
21.小丽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______;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这种思维方法叫做______(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3)若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
①听到和看到的现象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听到:______;
看到:______;
②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你又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______。
22.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表:
编号 | 长度/cm | 直径/cm | 频率/Hz |
1 | 20.50 | 1.50 | 2131 |
2 | 31.00 | 2.00 | 1284 |
3 | 48.50 | 2.50 | 656 |
(1)敲击金属管时,声音是由金属管振动发声,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金属管,则金属管发出声音的________将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金属管,则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将不同;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______号管;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答:________(能/不能);理由:________;
(3)要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长度关系,他怎么操作:________;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
23.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表中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 | 规格 | ||
材料 | 长度(cm) | 横截面积(mm2) | |
A | 尼龙 | 55 | 1 |
B | 尼龙 | 55 | 0.5 |
C | 尼龙 | 80 | 1 |
D | 镍合金 | ① | 0.5 |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 ___________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发现,其它条件相同时。琴弦的横截面积越小,它的音调越 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编号 ___________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发现,其它条件相同时,琴弦越长,它的音调越 ___________;
(3)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 ________;
(4)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D
4.C
5.D
6.B
7.A
8.A
9.C
10.D
11.C
12.D
13.B
14.高 快 音调 频率
15.空气 变小 不变 不变
16.液体 音调
17.20Hz~20000Hz 能
18.20000
19.响度 声源处
20.变小 真空 甲和乙 甲和丙
21.乒乓球多次被弹开 物体发声时在振动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转换法 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变大 看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大 声音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2.响度 音调 3 不能 长度和直径都不相同,没有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法
23.A、B 高 A、C 低 55 控制变量法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北师大版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