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展开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声现象同步练习(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人民带来很大影响,为保护自己与他人,出门要戴口罩,当你戴上口罩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你的声音( )
A.响度变小 B.响度变大
C.音调变低 D.音调变高
2.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
B.乙图: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C.丙图:戴上防噪声耳罩,目的是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丁图:使用声学仪器接收超声波,可以确定地震、火山爆发的方位
3.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过春节人们喜爱放鞭炮,2017年开始,迁安实行了春节禁放政策。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观点,你认为谁的观点最正确( )
A.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是噪声
B.鞭炮声音调非常高,影响人的健康
C.电子鞭炮代替鞭炮,是因为电子鞭炮能够模仿鞭炮的响度
D.禁止燃放鞭炮,是在声源处消声
4.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罩中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在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拉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5.小明家购置了一台超声波洗碗机。餐具放进洗碗机水槽中,超声波穿过水对餐具内外表面、狭缝等部位进行有效清洗,洗碗机发出的超声波( )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只能在水中传播
C.能被人耳听到 D.不能传递能量
6.小虹同学是校乐队的小提琴手,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请小虹给同学们演奏了一首曲子,并请同学听粗琴弦与细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高
B.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低
C.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细琴弦的一样高
D.无法比较音调的高低
7.如图所示,将甲、乙两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得到甲、乙两音叉所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从波形图可以得出( )
A.甲音叉振动的频率较高 B.甲音叉振动的幅度较大
C.甲声音的音调高于乙声音的音调 D.甲声音的响度小于乙声音的响度
8.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教室里,听到开始考试的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说明铃声可以传递信息
B.运动会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得越快
C.音乐会上,观众能够辨别美妙的琴声,是依据音调的不同
D.中考期间,为减小噪声,禁止校园周边工地施工,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9.为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是什么,有人建议以下几个实验方案,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实验( )
A.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C.吹响小号后,按不同的键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
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音调越高不一定声音就越大 B.气体传声比固体传声慢
C.噪声也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真空与空气一样,都能传声
1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介质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C.在空气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大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
D.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二、填空题
12.音乐会上,演员正在吹奏笛子,笛子发声是因为空气柱在______,吹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笛子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口技演员可以模仿各种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______(选填“音响”、“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能欣赏到,是因为声音能在______中传播,口技演员往往通过重拍醒木结束表演,醒木拍得越重,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大。
13.在乐音的三特征中,与发声物振动幅度有关的是_____;发声体越粗则音调越_____;“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_____特征。
1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_____不能传播声音;男高音歌手演唱会上放声歌唱,深受广大歌迷的欢迎,其中“高”指的是声音的 _____;我们根据乐器的 _____可以判断演唱会上有哪些乐器在演奏。
15.如图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______越高;如图乙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______传声(选填“能”或“不能”);如图丙实验中鼓面上小纸团的作用是将鼓面的微小振动放大,此处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16.通常我们把频率高于 ________Hz的声音称为超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
17.如图所示是民警工作人员采用无人机喊话路人“请戴好口罩”的情景,无人机上的喊话器发出的声音通过 ___________传播到人们耳中,喊话器改变了声音的 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8.悠扬的笛声是由 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通过 _________传入人耳。
19.如图所示,将一些纸屑撒在鼓面上,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比较纸屑跳动的高度来比较鼓面振动 _____(选填“振幅”或“频率”)的大小。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之为 ______(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三、实验题
20.小华在“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如图,当用橡皮锤轻敲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弹起一小的幅度,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将不易观察到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这种方法叫做______(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2)实验中若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更大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由此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声音的响度随声源振动的______的增大而增大。
(3)城市街道上设有噪声监测装置,当附近有汽车鸣笛时,该装置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值会增大80左右,这个数值的单位是______。
(4)小华又做了“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实验”中,将机械闹钟放入鞋盒内,分别盖上______(不同/相同)厚度的不同隔声材料。接着她逐步远离声源,她听到声音的______逐渐变小。当听不见声音时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_____。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______(选填“好”或“差”)。
材料 | 衣服 | 报纸 | 平装书 | 塑料袋 | 袜子 |
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m | 2.1 | 2.8 | 3.7 | 5.2 | 1.2 |
21.如图所示,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
(1)在玻璃钟罩内的木塞上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闹铃,此时你 ______听到音乐(填“能”或“不能”)。
(2)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将会 ___________。
(3)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 ___________听到声音(填“能”或“不能”),这种探究实验的方法是 ___________,但有时还是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
(4)该实验表明 ___________。
22.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实验。
(1)图甲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当用小槌敲击音叉时,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
(2)小明又去敲击同一个音叉,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敲击时的两列声波图,如图乙和丙,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_____(选填“响度”或“音调”)相同。
(3)如图丁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____(选填“强”或“弱”),这是声音的____(选填声音三要素)发生了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______。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
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2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
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8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他们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 材料 | 长度/cm | 横截面积/mm2 |
A | 铜 | 60 | 0.76 |
B | 铜 | 60 | 0.89 |
C | 铜 | 60 | 1.02 |
D | 铜 | 80 | 0.76 |
E | 铜 |
|
|
F | 铜 | 100 | 0.76 |
G | 钢 | 80 | 1.02 |
H | 尼龙 | 80 | 1.02 |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A和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A和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则应填上的数据为___________cm、___________mm2。
参考答案
1.A
2.D
3.D
4.D
5.A
6.B
7.B
8.A
9.B
10.D
11.B
12.振动 音调 音色 空气 响度
13.响度 低 音色
14.真空 音调 音色
15.音调 不能 转换法
16.20000
17.空气 响度
18.空气柱 空气
19.振幅 转换法
20.转换 球弹开幅度变大 振幅 dB 相同 响度 袜子 好
21.能 变小 不能 理想实验法 空气没有被全抽出 真空不能传声
2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响度 弱 响度 真空不能传声 D
23.B或C D或F 80 1.0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