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同步练习(4)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39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同步练习(4)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39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同步练习(4)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5239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展开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同步练习(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
B.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
D.融雪比下雪冷是因为雪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2.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开启车载空调时,前挡风玻璃上均容易出现水雾。关于水雾出现的位置和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在内侧,是液化现象
B.夏天在外侧,是汽化现象
C.冬天在外侧,是汽化现象
D.冬天在内侧,是液化现象
3.关于物体的冷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一壶10℃的水比一杯10℃的水热
C.零下10℃的铁块比零下10℃的木块冷
D.100℃的沸水与100℃的铁块一样热
4.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 )
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
B.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
C.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3%,淡水资源丰富
D.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
5.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A.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B.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C.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6.以下描述的物理现象中,属于凝固过程的是( )
A.将冰块含在嘴里,冰块慢慢变小
B.点燃蜡烛,烛焰下方的蜡烛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
C.用舌头舔冰棒,舌头被黏住了
D.酷夏阳光照射刚铺设的沥青路面,脚会被黏住
7.关于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B.体温计可以使用沸水消毒
C.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为方便读数,需要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与视线相平
8.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有a、b玻璃片,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
A.a、b 两块玻璃上表面均有小水珠
B.a、b 两块玻璃下表面均有小水珠
C.a 块玻璃下表面,b 块玻璃上表面有小水珠
D.a 块玻璃上表面,b 块玻璃下表面有小水珠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刚写的毛笔字一会儿就干了,这是墨水的汽化现象
B.公共厕所里用鼓风机向地面吹风,可以加快地面上水的蒸发
C.天气很冷时,房间的窗户玻璃的外表面会出现冰花
D.向蔬菜上喷洒水雾既能为蔬菜补水又因为水蒸发吸热,有利于保存蔬菜
10.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这一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白霜是易拉罐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晶
B.盐使水的凝固点降低,水凝固吸热,易拉罐温度降低
C.盐使冰的熔点降低,冰熔化放热,易拉罐温度升高
D.实验过程中发生了熔化和凝固现象
11.小明家里的寒暑表能测量的温度范围为﹣30℃~50℃。小明将其放在窗台外测量当地气温,过段时间后,寒暑表的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寒暑表的分度值为1℃
B.该寒暑表无法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当地的气温为﹣11℃
D.当地的气温为﹣9℃
12.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标准大气压下,-5℃的冰块在0℃的水中会熔化
B.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
C.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3.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汽”。下列有关形成“白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汽”,这是河面上的水蒸气蒸发形成的
B.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汽”,这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汽”,这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形成的
D.打开软木塞的热水瓶口会出现“白汽”,这是瓶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4.一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用它测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为6℃,测沸水的温度时为96℃,若用它来测得室内温度为33℃,则室内的实际温度约为( )
A.35℃ B.30℃ C.33℃ D.37℃
15.如图所示是加热-30℃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需要吸热
B.由图可知,该物质的沸点是98℃,凝固点是-30℃
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说明冰是非晶体
D.CD阶段温度逐渐上升,说明在吸收热量,BC阶段温度不变,也要吸热
二、填空题
16.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对物质A加热,记录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已知物质A的熔点为38°C,沸点为149°C。则图像中T1=______°C,T2=______°C,t1时刻试管中物质A处于______状态。
17.家用液化石油气是用______的方法,使它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下同)变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中的;使用时,打开阀门,它迅速______变成气体。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摸阀门,会感觉到阀门处的温度较______(填:“高”或者“低”)。
18.如图所示,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开水和冰水,过会儿,两杯的壁上都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出现在外壁的是______(选填“开水杯”、“冰水杯”或“都有可能”),小水珠的形成需要______热量。
19.按照预定计划,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径向交会对接之后,执行180天组合体长期驻留任务,这将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此次径向交会对接整个过程都是在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指挥下,飞船智能自主完成的。在对接过程中飞船和空间站是相对_______的。在火箭发射时,看到的有大最的“白气”,这些“白气”的形成需要_______热量。
20.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发 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的缘故导致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其实是为了 _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水分蒸发。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21.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反映了一个共性问题是 ___________。
22.小明分别采用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蜡烛、冰的熔化特点。
(1)组装甲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_______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主要目的是使试管_______;
(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其中蜡烛的熔化图像是图_______(选填“①”或“②”);图①中该物质在第3min时处于_______(选填“固态”、“固液共存态”或“液态”);
(4)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且未放入温水中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推理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三、实验题
23.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82°C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记录。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选填 “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第3min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示数是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______。
(3)图丙是小明在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的情况,其中图______(选填“A”或“B”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4)小丽用同一装置加热水,先后做了两次“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分别画出如图丁所示的a、b两条图线,实验数据及描图都是正确的。导致两次图线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
24.学习了温度的知识后,小梦查资料得知一般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线膨胀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物体的线膨胀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下表是探究小组的实验记录(铜、铝线的横截面积相同)。
实验序号 | 材料 | 原长/m | 温度升高/℃ | 伸长量/mm |
1 | 铜 | 1 | 10 | 0.19 |
2 | 铜 | 2 | 10 | 0.38 |
3 | 铜 | 1 | 30 | 0.57 |
4 | 铝 | 1 | 30 | 0.69 |
5 | 铝 | 2 | 10 | 0.46 |
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1)该实验应准备的两件测量仪器是刻度尺和______;
(2)比较实验序号______,可得初步结论:当原长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物体的线膨胀与材料有关。
(3)比较实验序号1和3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4)在铺设铁路铁轨时,为了防止夏天太阳暴晒下,铁轨受热膨胀而隆起。请你为施工队提出一条建议:______。
25.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取了较多的水量进行实验。
(1)如图1甲所示实验装置,组装完成后刚加热不久就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得很快,下列有关实验的组装顺序及温度计示数上升得很快的原因应是_________(选填字母);
A.“自下而上”组装,示数上升得很快是因为酒精灯火力较大;
B.“自上而下”组装,示数上升得很快是因为酒精灯火力较大;
C.“自下而上”组装,示数上升得很快是因为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底;
D.“自上而下”组装,示数上升得很快是因为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底。
(2)解决上述问题后重新开始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里,其中有一处数据是错误,请自行更正后并根据实验数据,在题1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__)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C | 90 | 92 | 94 | 96 | 98 | 99 | 99 | 96 | 99 |
(3)完成实验后得到结论: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C,说明实验时的气压______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等于”或“不等于”);
(4)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讨论:
①被等质量100°C的水或100°C的水蒸气烫伤,哪个更严重?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100°C的水
B.100°C的水蒸气
C.两者烫伤程度相同
②有关“炖汤”的讨论,如图2中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会沸腾
B.不会沸腾
C.无法判断是否会沸腾
参考答案
1.D
2.D
3.D
4.A
5.D
6.C
7.C
8.C
9.C
10.A
11.C
12.A
13.D
14.B
15.D
16.38 149 固液共存
17.压缩体积 液化 汽化 低
18.冰水杯 放出
19.运动
放出
20.吸热 减慢 ①②③
21.凝固 熔化 温度不变
22.B 受热均匀 ﹣4 ② 固液共存态 不正确
23.自下而上 92°C 不变 A 水的质量不同(或杯盖的严实程度不同)
24.温度计 ②⑤ 材料和原长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线膨胀越明显 相邻两条铁轨间要留一定的空隙
25.C 99 不等于 B B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