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第1课时)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189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18 苏州园林第1课时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8 苏州园林第1课时导学案,共3页。
1、了解作家作品,积累重点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3、学习本文抓住事物总体特征“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
4、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1、走近作者
叶圣陶:(1894--1988),原名_______,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 ,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原籍是江苏苏州,所以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苏州园林》原题为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轩榭( )( ) 丘壑( ) 斟酌( )( ) 镂空( )
嶙峋( )( ) 蔷薇( )( ) 池沼( ) 相间( )
着眼( ) 斟酌( )( )重峦叠嶂( )( )
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合作探究
1、文章怎样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的?(找中心句概括)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和说明顺序。
结构特点:
说明顺序:
3、作者在第二段中写到的四个“讲究”次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当堂检测
1、根据给出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设计者和工匠师的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构思布局。( )
(2)按照各地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
(3)出自内心的创意和裁断。( )
(4)形容枯瘦的样子。(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 苏州园林总的特点是: 设计者和匠师们是从 , ,
, 四方面下功夫来体现以上特点的。
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说明对象的特征是: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它们的排列顺序是( )
A.从概括到具体 B.从整体到部分 C.从主要到次要 D.从原因到结果
(3)文中加点的词“一切”“都”“决不”用得准确,简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8 苏州园林第2课时导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苏州园林》第二课时导学案doc、《苏州园林》第二课时导学案学生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8 苏州园林第1课时导学案,文件包含《苏州园林》第一课时导学案doc、《苏州园林》第一课时导学案学生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8 苏州园林第2课时学案设计,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