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七)(原卷版+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115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七)(原卷版+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115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七)(原卷版+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1151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七)(原卷版+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1151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七)(原卷版+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1151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七)(原卷版+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1151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七)(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自测日期: 年 月 日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七)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轻松起航一、单选题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岩脊(jǐ) 附和(hé) 哄堂大笑(hōng)B. 怦怦(pīng) 扒住(bā) 参差不齐(cī)C. 灼人(zhuó) 突兀(wù) 气喘吁吁(yū) D. 逼迫(pò) 更陡(dǒu) 令人畏惧(wèi)2.选出下面翻译正确的一项( )A. 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B.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他)。C. 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D.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往前走,和屠户互相瞪着眼看。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物的崇拜从来是与富贵、炫耀和时尚密切关联的,当大家都拥有此物,它就不再是富贵的象征。B. 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曝光后,人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情况是不是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C. 我们应该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独立地进行思考,不能人云亦云,随声附和。D. 这辆汽车乱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真是骇人听闻。4.下列相关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猫》选白《郑振铎选集》,郑振铎是现代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B. 《狼》选自《聊斋志异》,其意在告诉人们只要敢于斗争就能取得胜利。C. 《猫》一文表达了作者对第三只猫的内疚以及自己内心的痛苦和自责之情。D. 康拉德·劳伦兹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他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5.下列划线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一狼洞其中 B. 其一犬坐于前 C. 缀行甚远 D.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②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③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④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⑤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A.②①⑤④③B.②⑤④①③C.③①④②⑤D.③①⑤②④二、填空题7.仿照示例,根据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各写一个含有此划线词的成语。 例:元方入门不顾(义无反顾)①友人便怒________②日中不至 , 则是无信________、________8.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均填序号),篇名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9.文学常识填空。 《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代表作有《________》《我的生活》等。10.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鸟儿将巢安在fán huā nèn yè________当中,高兴起来了,hū péng yǐn bàn________地mài nong________清脆的喉咙,唱出wǎn zhuǎn________的曲子,跟轻风流水yìng hè________着。(2)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liáo liàng________地响着。(3)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huáng yùn________的光,hōng tuō________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4)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jìng mò________着。三、名著导读11.简要概括沙僧由“天将”成为取经人的过程;有人认为沙僧在取经途中是一位多余的人物,你不赞同这种看法,理由是什么? 逐梦飞翔四、文言文阅读12.文言文阅读 《<论语>十二章》节选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亦说乎 说:________②人不知而不愠 愠:________③传不习乎 传:________④必有我师焉 焉:________⑤博学而笃志 笃: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B.传∕不习乎C.可以为∕师矣D.择其善者∕而从之(4)选文的句子中有些谈学习方法,有些谈学习态度,有些谈品德修养,请各找出一例。 学习方法:________学习态度:________品德修养:________五、诗歌鉴赏13.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六、现代文阅读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又到麦浪翻滚时周霞 ①蜗居小城,终日上班下班,做饭吃饭,庸庸常常,忙忙碌碌。傍晚,出去散步,信步走远了些,不知不觉就远离了车马人喧,走上了一条土路。走着走着,田野里就有一阵阵植物的气息飘荡过来,那是[甲]麦子的昧道。暮色里,一片金黄的暖色蓦然吸引了我。只不过是一小片麦地,却在一瞬间让我的记忆弥漫开来,一直弥漫到老家那翻滚着的无边麦浪里。 ②我的老家在鲁西北平原。每到这个时节,一望无垠的金色麦浪随风起伏,煞是壮观,乡亲们的脸上也荡漾起富足的笑意。然而,我小时候,抢收麦子却是很辛苦的活儿,早了不好,晚了麦粒就容易掉进地里。那时收割没有机械化,完全要用镰刀一把一把割下来,再一捆捆系紧,运回场院,翻晒碾压,或用脱粒机脱出麦粒,再晒干贮藏。不管天多热,不管人多累,都要马不停蹄地劳作,就担心会遇到雷雨天气。 ③小时候,麦子成熟前,我们总爱搓麦粒吃。我会先找几颗大麦粒,揉碎在手心,两手相对,槎来搓去,于是一种幸福和喜悦的味道就从手里慢慢弥散开来。搓好了,就张开两手,轻轻一吹,那些皮儿就四散开去,往嘴里一捂,清淡的麦香就从舌尖传递到全身,于是,满心就都是[乙]麦子的味道。等麦收结束了,我们小孩子就挎上小篮子,到麦地里拾麦穗。拾得多了,父亲会夸我,母亲会把麦穗晒起来,搓成粒,然后用麦子换挂面。母亲做的挂面汤,只是滴几滴香油,倒点香醋,就很好喝。 ④印象最深的是在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我们全家收割麦子,虽然天色暗了些,也有露水,但不用受曝晒之苦。那时的我还不懂稼穑的辛苦,休息时,还有闲情望望皓月,和家人不停地说笑着,觉得是一种乐事。割麦子时,要是谁被落下了太远,前面的人就会接趟子。这样,有人帮忙,割得慢的人也就有了信心,等到都割完长长的一垄,全家人再齐头并进。累了,就直起腰,抹抹汗,甩甩手,再埋头继续干。天气再热也要穿长袖衣裳,不然,尖尖的麦芒会扎得生疼。脚上穿着母亲在灯下一针一线纳的千层底,倒是不再怕麦茬刺破脚。 ⑤麦收时节是一年里很累人的时候,又没有工夫去集市买东西,父母总是提前把鸡蛋腌制好,偶尔也会拿出春天里储存的香椿芽。当疲惫地回到家,大家就齐动手,烧火,擀面条,切菜。天热,面条煮好后,要放进刚挑来的井水里浸泡一下,再捞出,这样吃起来才过瘾。这个时节的菜,只有黄瓜、西红柿和菜豆,反正地里长什么就吃什么,吃饱了,好好睡个午觉,再切开一个大西瓜,美美地吃一顿,舒坦极了。太阳稍稍收威,就又起身下地了,麦收不等人呢。 ⑥麦收时节,大人们总是让自家的娃们去帮老师割麦子。于是,我和伙伴们就组织起来,在麦田里穿梭。师生你追我赶,割得快的学生会善意地取笑一下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老师。不到半天时间,几亩地就割完了。今年春节,和儿时的伙伴通电话,说起当年每到开镰时麦地里弥散着的[丙]麦子的味道,觉得是那样美好。是呀,那时真好,那时的麦子好,那时的空气也好,那时的师生关系也和谐自然。偶尔的田间劳作,给了我们美好的回忆。 ⑦那时的感情是那么纯朴,那么温馨,亲切而悠远,令我至今难忘。于是,我拨通了老家的电话,想从乡音里捕捉[丁]麦子的味道。(有删改)(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了“我”早年在麦收时节的一些生活情景。这些情景包括:“我”搓麦粒、________、和家人一起割麦子、________、________。(2)“麦子的味道”在文中出现了4次,其中,有的指麦子本身的味道,有的指麦子味道中蕴含的作者情感。请结合内容作出判断。(填序号)指麦子本身味道的是:________ 指麦子味道中蕴含作者情感的是:________ (3)这篇文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请你以第④段或第⑤段为例,说说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不超过140字)15.阅读下面语段。别样的礼物 ①从小到大收过许多礼物,当时会喜上眉梢,也会把玩上数日,随后往往置于一隅,任其蒙尘。唯有那份礼物,因其特别,久久地珍藏于内心深处,常常会在某个阳光满地、温馨满怀的日子里不经意间被我想起。 ②那是登上讲台的第二年,工作的热情还在渐渐升温,课堂、学生将我每天的日程表填得满满的。这种快节奏的紧张生活,让我的身体又处在了低潮状态,我发着低烧,浑身软绵绵的,无力说话,也不想吃东西。看样子是去不成学校了,只好安心地睡一觉,养养神明天再说。 ③门外突然响起了嘈杂声,接着好像是父亲和什么人说话的声音,然后父亲就进来喊我起床,告诉我学生们来看我了。我睁开蒙胧的睡眼,问父亲钟点,才发觉竞昏昏沉沉地睡到黄昏。我刚想下地,学生们就拥了进来,一个、两个、三个……挤了满满一屋子。 ④学生们异口同声地问着我的病情,劝慰我好好休息;我也询问着他们的功课和这一天班级里的情况。 ⑤这时,我注意到班长向大家使了个眼色,孩子们纷纷开始翻再书包,然后变戏法似地找出一些花花绿绿的东西,迫不及待地递到我的手中。原来是孩子们为我精心准备的礼物:有我喜欢看的书、精致的八音盒、漂亮的发夹、还有红红的苹果、甜甜的蜜橘……刹那间我的被子上堆满了礼物,我被五彩缤纷的礼物簇拥着。我的鼻子一酸,眼泪静静地落下来。这些和我相识仅仅半年的孩子们用他们质朴的行为打动着我、感染着我、鼓励着我,我被一种强烈的幸福感包围着,我一时语塞,任泪水不断地流下来。 ⑥“小岩,你还没给老师送礼物呢!”听到问学的提醒,一个一直站在角落里的孩子慢慢靠近我的床边。 ⑦噢,是他!这足个家境窘迫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就靠爷爷奶奶拉扯着。平日里,班级搞什么活动,他都不参加,他怕拿不出钱来,怕同学笑话他。说实在的,看到他能来我很意外。 ⑧他怯怯地站在我的床边,脸已开始泛红,似是鼓了很大勇气,小声说道:“老师,我没钱买礼物,我送您一个祝福作礼物,行吗?”说完,他注视着我的眼睛,那眼睛里有亮亮的光在闪动,像是蓄着一泓秋水,那样清澈透明,看着这个平时总是寂然无声,温顺得像只小绵羊的孩子,我用力地点了点头。 ⑨“老师,祝您健康!”他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祝福,然后羞涩地低下头去。啊!多么别样的礼物!多么真挚的关怀!似一捧清新的溪流沁入肺腑,似一抹温馨的春阳暖人心扉,似一阵霏霏的细雨涤荡心灵。谁能说他的礼物不名一文?谁能嘲笑他用语言表达祝福的心不够坦诚?他的礼物不正是古人“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最好诠释吗?在世俗面前,这礼物多么超然,多么独特,多么价值不菲!它带给我的惊喜是如此强烈,带给我的感动是如此撼动我的心!我拉过他的手,将他的手紧紧地握在我的手里…… ⑩岁月流逝,步履匆匆,让人淡漠了许多往事、许多心境、许多朋友,年过半百的我,站在岁月的门槛上,淘尽了生活的尘粒,对过往的生活竟深深地起了再回首的眷念之意。看着散落在柜子里的一些礼物,突然想清点一下自己的心情了,于是“老师,祝您健康”这句祝福语又一次漫上心头。(原文有改动)(1)请将下面的词语正、工整地抄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格中。温馨 眷念(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3)选文标题有什么作用? (4)选文中“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5)选文第⑨段划线句“似一棒清新的溪流沁入肺腑,似一抹温馨的春阳暖人心扉,似一阵霏霏的细雨涤荡心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6)选文第⑦段运用了插叙,有什么作用? (7)小岩毕业时,“我”作为老师,曾为他写过一段临别赠言,表达了对他的感激和祝福之意。请你结合选文内容,以“我”的口吻写出这段赠言。 七、写作题16.写作化解生活难题,跨越学习高度,迎接机遇挑战,架设心灵桥梁,独辟创新蹊径,领略人生风景,常常需要“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不懈努力。少走一步,也许功亏一篑;多走一步,可能柳暗花明。请以“多走一步”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字数不少于 600。
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六)(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六)(原卷版+解析版)
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三)(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三)(原卷版+解析版)
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八)(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八)(原卷版+解析版)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