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十)(原卷版+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1150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十)(原卷版+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1150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十)(原卷版+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1150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十)(原卷版+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115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十)(原卷版+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115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十)(原卷版+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1150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十)(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自测日期: 年 月 日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十)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轻松起航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尤其糟的是,做母亲的水鸭子得时刻不停地叫唤,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B. 如果一个人用尽全身之力,把嗓门憋得尖尖的,发出“哦——啊”的叫声,虽说比不上大鹦鹉的气势,听起来也蛮像了。C. 到底叫不叫它呢?那一刻真叫我为难啊,如果我叫了,它竟然理也不理地飞走了,我怎么向旁边的人解释?D. “没有,”他生气地说:“我一点儿病也没有,只是那个坏东西在我睡觉的时候,把我裤子上的扣子全咬掉了。”【答案】 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D“他生气地说”后面的冒号应为逗号。A、B、C正确。2.下列句子中属于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是( )A. 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B.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C.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D. 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答案】 D 【解析】“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写出了“我”内心的恐惧。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在写百草园时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目的是使鲁迅懂得做人之险。B. 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它表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C. 这个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也给这个儿童乐园增添了情趣。D. 这是一个迷信故事,鲁迅有力地批判了长妈妈的迷信思想。【答案】 C 【解析】要揣摩作者在写百草园时插入美女蛇的故事的意图。还要结合美女蛇故事内容神秘的特点来分析。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B. 教育局在全县范围内推动了“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他们的人文素养。C. 智能设备本来应该是现代社会辅助学习的最佳工具,但在实践中却因使用得当与否而造成了学习障碍。D. 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答案】 A 【解析】A没有语病;B.用词不当,把“推动”改成“推行”;C.搭配不当,改成“但在实践中却因使用不当而造成了学习障碍”;D.重复啰嗦,去掉“约”或“左右”。 5.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_____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______在河水暴涨的时候,______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水对桥身的冲击。A. 因为 所以 也 B. 不但 而且 还 C. 虽然 但是 却 D. 如果 并且 就【答案】 B 【解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关联词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填写。分句前后之间是递进关系。故填“不但、而且、还”。二、填空题6.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①山朗润起来了。朗润:________②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酝酿:________③唱出宛转的曲子。宛转:________④舒活舒活筋骨。舒活:________【答案】 明亮滋润;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形容声音抑扬动听。现在多写作“婉转”;舒展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7.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从此以后,以这种bù qiú shèn jiě 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2)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zhēng zhí 。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hùn wéi yī tán 。(3)发这种脾气,我既不cán kuì , 也不悔恨。【答案】 (1)不求甚解(2)争执;混为一谈(3)惭愧 【解析】根据语境用普通话读准拼音。书写词语注意形声字、同音字、形近字的特点判断汉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字,如:(2)“谈”易错写成“潭”。(3)“愧”易错写成“槐”。三、名著导读8.名著阅读。 下面五部名著,均有想象丰富、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请任选一个特点,从五部名著中找出一个例子,作具体分析。 《安徒生童话》 《西游记》 《鲁滨逊漂流记》 《水浒》 《格林童话》【答案】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具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具有与恶势力斗争的精神。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 逐梦飞翔四、文言文阅读9.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 导读 :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注释:①管仲、隰(xi)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③掘:挖。(1)解释划线的词春往而冬反 ________ 迷惑失道 ________ 遂得水 ________(2)翻译①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②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3)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答案】 (1)通“返”,返回;道路;找到(2)①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②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3)老马识途;有经验,能带领新手工作 【解析】(1)要求学生结合句子或词语理解字的意思。春往而冬反:春天出发,冬天返回。通“返”,返回。迷惑失道:迷了路找不到归途。道:道路。遂得水:果然找到了水。得:找到。(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①“之”:助词,的,“智”:智慧。整理句意为:管仲说:“老马的智慧能够利用。②“冬”:冬天。“之”:的。“阳”:南面。“阴”:北面。整理句意为: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及词语的理解能力。依据课文内容,文中故事是成语老马识途的来历,现比喻有经验,能带领新手工作。五、诗歌鉴赏10.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诗歌一,二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为什么诗人只写了冲天而上的“一鹤”?这样写有什么深意? (3)请描绘“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你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 【答案】 (1)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己的颂秋和古人的悲秋进行对比,将秋日与春天进行对比,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2)“一鹤”是孤单的,也是独特的,它是顽强不屈、奋斗不息精神的象征。诗人借“一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自己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精神和矢志不移的远大志向。(3)秋高气爽,天高云谈,一只白鹤冲破秋天的肃杀,满载诗人的诗情,在云间邀游,将秋日的寂寥一扫而空。 【解析】(1)一、二句从自古别人的悲秋,与自己喜爱秋天作对比,表达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即 乐观豁达的心境。 (2)每个意象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诗人借“一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自己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精神和矢志不移的远大志向。 (3)画面的描述,可以在翻译诗句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1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快递熊鲜森 我在网上经营一家书店,准备再招一名快递员,是面试了几个人都不太满意。这天,员工都已经下班了,我还要面试一个应聘者。 他的简历写得非常简单,自我介绍里说身体好、爱好文学。姓名一栏只歪歪扭扭地写着一个字:熊。 门铃响了,我喊了声请进。吓死我了,熊先生真的是头熊。 “您好,我是来应聘图书快递员的。” “噢……噢……那你都读过什么书啊?” “游客游览注意事项,棕熊简介……还有一些广告单,别人扔下的报纸……” 我恍然大悟。“你是不是从动物园里……”见熊先生猛地抬起头来,坐立不安,我赶紧换了种语气,“你上一份工作是不是在动物园里呀?” “唔,那个地方,我不喜欢。” 我招收了这只熊。熊先生走后我拨通了动物园的电话,被转到了语音信箱。“您好,有一头棕熊……” 我说了一半,不知为什么又犹豫了。 第二天一早,我推开办公室的大门,里面一尘不染,收拾得出奇干净。 “保洁提前来了?” “不是啦,新人上班第一天要表现嘛。”小六努努嘴,顺着他眼角一扫,我这才看到弯腰在墙角整理货架的熊先生。 “他叫什么啊?”小六指指熊先生。 “熊……鲜森……”我信口胡诌了个名字,“新鲜的鲜,森林的森。” “怪不得,名字怪人更怪,”小六说,“穿着那身行头就是不肯脱下来。” “行头?” “你看不出他想扮熊啊?” 哦!怪不得小六会这么淡定。 “记得前些日子,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个开花店的男人扮成小丑给人送花,生意大火。” “老板,你不会让我们也扮成卡通动物送书吧?” 于是,我们图书快递员队伍由哆啦A梦、海贼王路飞和一头棕熊组成。 他每天都工作到很晚,按订单仔细地配书、打包,连同小六和微微的那份。第二天一早,天不亮就开始配送。 大概过了一个月,我收到一封顾客的电子邮件。她大赞我们的服务,最主要赞的是那页手写的便笺上的诗,虽然字写得比较将就,但真的很感人。 我默默地把包装纸拆开,书里果然夹着一张便签,浅橘色的卡纸上有歪歪扭扭的字迹:因为想让你微笑/不为客套/不对任何人/在空气里/真实地,默默地升起/所以请一头来自森林的熊/送上这本书/书叶中满是黑色蜂群/它们酿的蜜,或许比蜂蜜更甜/别说谢谢/想到那微笑因我而起/你已回赠。 我呆住了,好像心中一个封存很久的盒子突然被打开。 这天下午,我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 “您几周前给我们打电话说您见过一头棕熊?” “我,啊,哦。”我惊慌失措地挂掉电话,叫来熊鲜森。 “放你几天假休息一下吧。” 熊先生离开后,我在网上订购了一套成人穿的卡通熊外套。 第二天,动物园的电话又来了。“我们要评选五星A类动物园,必须有熊,必须得把它抓回来” 第二天清晨,快递公司所在大厦最早到的员工当中,有人看到熊鲜森没有坐电梯,从楼梯下来,走送货的小门出去,外面是一片空场地,突然冒出来几个穿着制服的男人,熊鲜森看到他们,夺路而逃。然后“砰”的一声,好像鞭炮,或者枪声,熊先生脸朝下倒在地上。 路过的几个员工举着吃了一半的汉堡,捂住了嘴。 有女孩子哭了。 “请让一让,”一个制服男说,“这是一头棕熊,很危险。” “你们在搞什么?这是做图书快递的熊鲜森!”女孩子说。 “天,大熊,你怎么了?”微微冲过来大喊,“你们傻啊,他只是化装成这样。”微微指指一旁自己的哆啦A梦头盔。 “你们这群傻瓜,你们杀了他。”微微帮熊鲜森翻过身,拿下头盔。我终于可以大口呼吸。是的,躺地上的是我,穿着买来的熊外套。 熊鲜森现在应该正坐在小六的车里飞驰在高速公路上,小六会送他回家,虽然熊先生说不出他的家在哪,但是只要有树林,有自由,有蜜蜂和蜂蜜,而且少人烟的地方,就是他的家吧。(有删改)(1)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3)请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书叶中满是黑色蜂群/它们酿的蜜,或许比蜂蜜更甜(4)你怎样理解文末“虽然熊先生说不出他的家在哪,但是只要有树林,有自由,有蜜蜂和蜂蜜,而且少人烟的地方,就是他的家吧”这句话? 【答案】 (1)“我”雇用了一头熊做图书快递员,他用自己的勤恳工作和文字便签给顾客带去温馨和快乐,也影响着“我”的心境。最终,“我”扮成熊解救了他并派人送他同家。(2)“我”是一个被世俗牵累但良心未泯的,有善心和爱心,热爱自由的人。(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书页上的文字比作黑色的蜂群,把由文字构成的内容比作蜂蜜,这是从熊的视角来写的,化抽象为具体,以熊最喜爱的蜂蜜为喻,突出了他对书(文学)的喜爱。(4)这是作者对熊先生的“家”的一个概念性的界定——有树林、自由、蜜蜂、蜂蜜,没有人类的干扰,这也是所有野生动物都期盼的真正的家。作者借此含蓄地表明动物应该有自己的专属家园,人类不应该肆意破坏。这样的结尾发人深省。 【解析】(1)概括文章内容,可按照主要人物加主要事件,再加结果即可。本文主要写了 “我”雇用了一头熊做图书快递员,他用自己的勤恳工作和文字便签给顾客带去温馨和快乐,也影响着“我”的心境。最终,“我”扮成熊解救了他并派人送他同家。 (2)人物形象的归纳,要从人物的主要事件去分析,文章中的“我” 是一个被世俗牵累但良心未泯的,有善心和爱心,热爱自由的人。(3)句子中将书页上的文字比作黑色的蜂群,把由文字构成的内容比作蜂蜜。这是比喻,从全文和句子本身来看, 突出了他对书(文学)的喜爱 。(4)文末句子,从内容上阐述了“家”的概念。从而表达动物应该有自己的专属家园,人类不应该肆意破坏的主题。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汤姆的午餐李荷卿 在加利福尼亚州某中学有一个班,学生顽劣异常。 刚从大学毕业的露茜主动请缨,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校长问她:“你知道你正在要求的是什么吗?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位老师能够管得住这个班的学生呢!”露茜注视着校长,坚定地说:“如果您同意的话,我愿意接受这个挑战。” 第二天早上,露茜就站在了这个班的学生面前。她说:“淘气包们,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了。我知道,想让你们每个人都很优秀,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办不到的,我必须依靠你们的帮助!” 坐在最后一排的是一个又高又壮的男孩,同学们都叫他“大个子汤姆”。他听露茜老师说到这里,就低声对他的同桌说:“嘻嘻,我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把小个子汤米揍扁。” 露茜老师笑了笑,说:“不过,我将允许你们自己制定班规,并将你们的创意写在黑板上。”学生们很兴奋,不一会儿,就在黑板上列出了10条班规。然后,露茜老师就“若违反这些班规该如何处治”向学生们征询意见。汤姆站起来说:“如果谁违反了班规,他就应该脱掉衣服,让您在他的后背上打10木板!”早已习惯了恶作剧的学生们自然是一呼百应。 在接下来的两三天里,一切都很平静。但是到了第四天中午,汤姆却在教室里暴怒了,原因是他的午餐竟然被人偷吃了!此事涉嫌“偷窃”,露茜老师立刻就此事展开了调查。事情很快便水落石出:是小个子汤米偷吃了。汤米也承认确实是他拿走了汤姆的午餐。于是,露茜老师就问他:“你知道你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吗?”汤米眼含泪花,点了点头。 汤米这几天穿的是一件厚厚的外衣,他向露茜老师乞求说:“我有错,我愿意接受惩罚,但是,请不要让我脱掉外套。”还没等露茜老师开口,汤姆就气势汹汹地命令道:“你必须脱掉你的外套!”没办法,小家伙开始动手解他身上那件旧外套的扣子。当他脱下外套的时候,露茜老师看见他没有穿衬衫。更糟糕的是,她看见那件外套里面隐藏的竟然是一个极其虚弱和干瘦的躯体。 露茜老师问汤米为什么不穿件衬衫。小个子汤米回答:“我爸爸死了,我们家非常穷。我只有一件衬衫,可妈妈今天把它洗了。” 露茜老师站在讲台上,看着这个脊骨和肋骨都从皮肤底下凸出来的后背,她实在不忍心将那根硬硬的木板打在这样一个后背上。但是,她知道她必须执行对他的惩罚,否则,孩子们今后将不会再去遵守那些班规。因此,她狠了狠心,扬起了手中的木板。 就在这时,原本气急败坏的汤姆再次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问老师:“班规里有没有说别人不能替犯错者挨打?”露茜老师想了一想,说:“没有。” 汤姆说:“那好,我愿意替汤米接受惩罚。”说着,他脱掉了外衣,冲老师弯下腰来。 “你有没有搞错?他吃了你的午餐啊!”“嗯,我知道,可他实在太弱小了……”大个子汤姆轻声说。 露茜老师心里五味杂陈 , 但她还是打在了那个结实的后背上。一下,两下……教室里寂静得只能听到木板发出的啪啪声。尽管露茜老师竭力控制着自己打下去的力气,但打到第五下的时候,那根旧木板突然从中间断成两截。 露茜老师再也忍不住了,把脸埋进她的手掌心里哭了。哭着哭着,她听到教室里一阵骚乱,抬起头,她发现所有学生都在用手抹眼泪,而且她的面前竟然多了几个脱掉了上衣的后背! “你们都是好样的!”露茜老师显然被眼前的一幕感动了,“从今天这件事上我发现,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是优秀的,我们的班级也会很快进入优秀之列!”全班同学都含着热泪鼓起掌来。(有删改)(1)文章最感人的内容是什么?请用一句话进行概述。 (2)读文中画线句子“露茜老师心里五味杂陈”,结合上下文,揣摩露茜老师此刻的心理。 (3)露茜老师说“我们的班级也会很快进入优秀之列”,她的自信来自哪里? (4)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其性格特征是什么? 【答案】 (1)汤姆代汤米受罚。(2)汤姆的挺身而出让她感动;惩罚汤姆这样有担当的孩子让她于心不忍;制定的班规不可轻易改变让她犹豫不决。(3)她的自信来自这一群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孩子。(或:她的自信来自这个有爱心的、团结的班集体。)(4)小说的主人公是汤姆。汤姆是一个顽劣而不失善良,富有同情心,有担当的孩子。 【解析】⑴ 从“就在这时,原本气急败坏的汤姆再次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那根旧木板突然从中间断成两截。讲述了汤姆愿意替吃了他的午餐的汤米接受惩罚, 在木板 一下,两下……打在汤姆背上 直至木板突然从中间断成两截。感动了老师和所有同学。可以概括为: 汤姆代汤米受罚。 ⑵通过熟读文章内容,我们可以理解露茜老师的心理, 她不忍心将那根硬硬的木板打在汤米那极其虚弱和干瘦的躯体上,更不忍心打在因维护弱小挺身而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汤姆身上,但是班级的规章制度又不允许她轻易改变,此时的她心里交战,但理智又告诉她必须怎么做, 因此露茜老师心里五味杂陈。 ⑶通过汤姆代汤米受罚的这件事和因这件事班级里同学们的表现,让露茜老师看到了一个充满爱心,团结,有责任感的班集体,增强了了她管理好班级的自信心,也断定“我们的班级也会很快进入优秀之列” 。 ⑷通过熟读文章内容,我们可以得知 ”汤姆“ 是小说的主人公 。从汤姆的对话中“嘻嘻,我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把小个子汤米揍扁。”可以看出此时的汤姆是个顽劣 、调皮、难以管教的孩子。但当露茜老师惩罚偷吃了汤姆午餐的虚弱干瘦的汤米时,汤姆又挺身而出代其受罚,体现了汤姆有担当,本性善良,有同情心的另一面的性格。 七、写作题13.“有些错误,生活从不赐予我们改过的机会,可能会从此留下深深的追悔。在你与父母亲或亲人相处时,有没有让你至今想来仍有些后悔的事?以《 ,请原谅我》为题写作,字数不少于500字。【答案】 略【解析】此次作文是半命题。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一)(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一)(原卷版+解析版)
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六)(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六)(原卷版+解析版)
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三)(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假日致知——七年级语文知识完善寒假自测(三)(原卷版+解析版)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