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年级上册5.1 数据的 收集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上册5.1 数据的 收集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1 数据的收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了解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2、 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3、 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重点难点: 重点: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设计调查问卷 难点:如何辨别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知1、 学生填写调查问卷。2、 观看多媒体图片,从中能观察到什么?生活中数据无处不在,可是你是否知道,这些数据如何得到的呢?引入新课二、 师生互动、理解新知探究点:数据的收集1、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活动一:生活中的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1) 直接方法:观察、调查、测量、实验等;(2) 间接方法:查阅文献、互联网查询等;2、 设计调查问卷表活动二:学生看课本有关内容,分小组讨论怎样设计调查问卷表?教师总结:(1)、明确调查的对象、目的(2)、决定调查问卷的内容与问题(3)、应注明问卷收交的方式与时间等. 三、 自主合作,感受新知阅读课本162—163页,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2)、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各自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3)、总体和个体概念是什么?(4)、样本和样本容量概念是什么?教师总结: 对全体对象进行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普查) 调查、试验如采用普查可以收集到较全面、准确的数据,但普查的工作量比较大,有时受客观条件(人力、财力等)的限制难以进行;有时由于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采用.在这些情况下,常常采用抽样调查,即从被考察的全体对象中抽出一部分对象进行考察的调查方式. 在一个统计问题中,我们把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例如,在通过试验考察500只新工艺生产的灯泡的使用寿命时,从中抽取50只进行试验.这5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的全体是总体,其中每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个体,抽取的5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一个样本,50是这个样本的样本容量. 为了使抽取的50只灯泡能很好地反映500只灯泡的情况,抽取时要使每只灯泡逐一进行编号,再把编号写在小纸片上,将小纸片揉成团,放在一个不透明的容器内,充分搅拌后,从中一个个地抽出50个号签. 上面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的各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四、 应用迁移,运用新知1、下面的问题都要收集数据,你认为是采用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合适?(1)、了解本班同学每周课外阅读时间。(2)、一批罐头产品的质量检查。(3)、某校给学生定做一套校服,对学生的身高和腰围进行的调查。(4)、对河水污染情况的调查。2、写出下面抽样调查中的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量。(1)、为了考察七年级27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2)、为了了解某镇果农的年收入情况,从全体果农中抽取80户果农进行调查。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探讨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1.数据收集的过程. 2.调查的方法和方式. 3.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课后练习 第1、2题家庭作业:1、习题5.1 2、设计一个调查问卷(以小组为单位)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5.1 数据的 收集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归纳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5.1 数据的 收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方案三,并能说出自己的理由.,范例分析,我的调查我做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上册5.1 数据的 收集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解析,学情分析,目标分析,评价分析,策略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