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c小调(“革命”)练习曲教案及反思
展开c小调(“革命”)练习曲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完整聆听《c小调“革命”练习曲》《秋的喁语》,熟悉并能在作品欣赏中追踪乐曲的音乐主题。
2.能了解钢琴的起源以及简要的发展历史。
3.能了解钢琴史上的重要的代表人物;认识中国现代青年钢琴演奏家,增强民族自豪感。
2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用的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键盘上的舞蹈》第一课时的欣赏课。本单元选择了几首风格不同的欧洲钢琴作品进行深入赏析。有着“器乐之王”美誉的钢琴,从欧洲复调音乐迅速发展的时代起,就逐渐成为了作曲家们的“宠儿”,各个时期不同音乐风格流派的钢琴作品更是“车载斗量”。
教材安排了四首作品:“钢琴诗人”肖邦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A大调波兰舞曲》,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月光》以及当代通俗音乐作品中属于“纯音乐”范畴的《秋的喁语》。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听赏钢琴曲《c小调“革命”练习曲》《秋的喁语》,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在音乐作品中感受钢琴丰富的表现力。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键盘上的舞蹈,“键盘”在这里指什么?
生:钢琴…
二钢琴的起源与发展
1.介绍第一架钢琴诞生的时间,地点,制造人。
1709年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钢琴。由意大利人克利斯托弗利制造。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有哪些造型不同的钢琴?
(学生回答)
师总结:从外观看,分为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两类。立式钢琴价格便宜,占地空间小,成为爱好者的购买对象。三角钢琴则用于大型演出或专业人士。
3.钢琴的音域
提问:琴键上有哪些键呢?分别有多少个?
生回答:…..
师总结:总88个,白52,黑36. ) 教师介绍:钢琴最低音大字二组的 A 音,振动频率为 27.5 赫兹, 最高音小字五组 C 音振动频率为 4186 赫兹
三钢琴丰富的表现力
1. 你认识的钢琴家及听说过的钢琴曲有哪些?
2、导入德彪西《月光》 :出示二张月光的绘画作品,其中一幅为印象 派作品,提问:来谈谈二幅作品的异同? (学生回答) (老师小结) 3、聆听德彪西《月光》片段。选择一幅音乐意境的绘画作品并谈选择 的原因。 4、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小结德彪西《月光》特点。 5、介绍德彪西《月光》创作背景。 6 小结:钢琴将有代表性的节奏及飘忽的旋律向人们富于诗意展现着 月光如洗的画面。
2.听赏《c小调练习曲》
(师提问)什么是练习曲?
(学生回答)
(师小结)
分析此曲的曲式结构及情感表达
作品采用较自由的复三部曲式。如火般热烈的快板。寄托了音乐家肖邦深沉的忧郁和哀思。
3.欣赏《秋的喁语》
(1)导入,播放理查德《秋的喁语》。
(2)谈一谈:与刚才欣赏的钢琴曲相比,在感受上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回答)
(3)介绍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
(4)分组讨论:你对于古典钢琴音乐与通俗钢琴音乐有什么看法?(播放讨论伴奏音乐《秋的喁语》)
(学生回答)
(5)师小结。
四钢琴的其它表现形式
提问:刚才我们介绍的是钢琴独奏,同学们还了解别的钢琴表现形式吗?
(学生回答)
师小结,介绍其它表现形式。
四手联弹双钢琴钢琴协奏
五中国钢琴家的风采
1.介绍李云迪及其钢琴成就。
2.介绍郎朗及其钢琴成就。
六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这节课初步了解了钢琴这门艺术,钢琴艺术博大精深,我们下节课继续欣赏。
湘艺版月光 秋的巧语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艺版月光 秋的巧语教学设计,共5页。
初中音乐湘艺版八年级上册月光 秋的巧语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湘艺版八年级上册月光 秋的巧语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
湘艺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梨园百花(二)对花教案: 这是一份湘艺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梨园百花(二)对花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播放《春草闯堂》片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