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凝聚法治共识教案
展开道德与法治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二框
凝聚法治共识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政府的作用。知道厉行法治的基本要求,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能力目标:正确看待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问题,能正确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法治现象,明辨社会生活中的法治行为。初步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形成依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理解厉行法治,建设法治政府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能够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同法治价值观,感受法治中国的进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念。感受建设法治中国是全体成员的共同责任,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践行法治精神,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观念,积极参与法治中国的建设活动。
二、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培育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政府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全社会如何厉行法治。
(二)教学难点:全社会如何厉行法治。
四、学教课型
新授课
五、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内容,完成学习单上的思维导图。教师准备学习单,制作课件等。
六、具体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具体 过程 | 设计意图 |
导入 | 师:同学们要说我们舟山这两年的热门话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必定是其中之一。“创城”的确给我们舟山带来了很多变化。现在先来看看咱们普陀区文康街的变化。 材料:普陀东港文康街全长560米,餐饮店有32家。其中不乏有些小餐饮给人脏、乱、差的印象,在舟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坚定地“怼”上了小餐饮行业。现在的文康街成为了“小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 问:文康街有哪些变化,文康街有如此大的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生预设)市民自觉保护街道坏境,店主为了生意改善店内环境,政府去管理了等。 问:谁起了主导作用? (生预设)政府有关部门 问:那政府具体怎么做的呢我们来看看? 材料一:2018年7月,启动创全国文明城市小餐饮专项整治行动。其中市场监管局负责小餐饮店内食品安全监管等;城管局负责店外环境整洁;商务局负责行业管理等。 材料二:市场监管部门还委托浙江海洋大学开发了一款培训软件,对餐饮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进行网络培训。还给店里免费配置了厨房带盖垃圾桶、日常工作服等。 (政府在管理我们的生活,政府为我们提供公共服务) 问:同学们能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政府为我们提供的公共服务吗? (生预设)修路修水库,建造图书馆博物馆,去医院看病医保报销,老年人坐车免费,我们能在学校里读书等等。 | 由文康街的变化,导入新课。
学生感受到政府的作用(管理和服务)
学生感受到政府的作用无处不在
|
法治政府 | 过渡:的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市民张女士前几天去办理身份证,之后发个一个朋友圈引来无数点赞,大家纷纷表示深有同感,我们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问:大家知道为什么现在去政府部门办事这么方便吗? (浙江省在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 问:为什么政府要实施“最多跑一次”的改革? (生预设)政府是为人民服务,为人们谋利益等
展示:《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 材料: 2018年11月30日,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第五条 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减少办事环节、整合办事材料、缩短办事时限、减免办事费用,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最多跑一次”不仅是体现我们的政府是服务型政府,而且体现我们的政府在打造法治政府。 问: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同学们什么是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做多跑一次”就是政府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的改革,说明我们的政府是依法行政的。 问:依法行政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有什么要求? (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过渡:我们舟山创城不仅市容市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在食品安方面也是。请看市场监督部门在一次对食品的抽检执法时的做法。结合行政权力清单,请问市场监督部门是在依法行政吗?请评析他们的行为,小组讨论合作。 (生预设)满意,政府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市场监督管理局有权对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进行处罚,所以市场监督部门对3家存在环境卫生欠佳、标签标注不规范等问题单位,下发了《责令改正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整改。对发现过期月饼当场销毁的做法是正确的,是在依法行政。 问:政府除了要依法行政外还要政务公开。请问同学们你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到政府在做的事? (生预设)电视新闻,舟山日报,微信公众号,政府官网等等。 | 引出“最多跑一次”
由“最多跑一次”学生体会政府的宗旨,政府的工作。和我们的政府是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是依法行政的政府
通过市场监督部门的一次执法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依法执政,学会评析类题的解题方法
了解政务公开的渠道和作用 |
过渡:建设法治政府,是不是只是政府的事情?还需要谁的参与? (公民) 问:舟山在创城过程中收到了很多热心市民的反馈。下面这位网友在大舟山论坛的问政平台上发帖子,该网友行使了公民的什么权? (建议权) 问:建议得到了回复吗? 这说明公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有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问:除了大舟山论坛问政平台,大家还知道哪些监督渠道? (生预设)向人大代表反映,汪大姐来了,1818黄金眼,小强热线、在政府官网的市长信箱,微信小程序里的“我向总理说句话”等 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政务服务也是“互联网+政务服务”可以说是越来越便利了。 展示: “普陀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随手拍”微信页面截图 | 建设法治政府,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 |
厉行法治 | 过渡: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舟山创城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在全国排名第九,这是所有舟山人的荣誉。但是,偶尔也会有一些不文明,违法的事情发生,比如在公共场所吸烟,电动车逆向行驶,不戴安全头盔等。为了创城取得更好的成绩,为了法治舟山的建设,请大家小组合作完成倡议书。 学生分组讨论,记录在学习单上,教师选择几组同学的倡议书用手机投屏到白板上。 (生预设) 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企业:要依法经营,遵守各项法律法规。 立法机关:科学立法。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行政机关:严格执法。 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过渡: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必须要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那么在创城过程中我们只需要法律发挥作用就够了吗? (生预设)除了法律,道德也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道德和法律都很重要。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问:同学们你们能谈谈这节课你们的收获吗?(写在学习单上,选择几个投屏) (生预设)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养法治精神、契约精神。要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政府,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同破坏法治的行为作斗争,维护法律权威,积极参与法治宣传同时还要提高我们的道德素等。 | 学生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法治中国的主体是全民,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在总结的过程感受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谈收获中总结建设法治国家我们应该做什么。 |
小结 | 教师寄语:法治既是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和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法治舟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任重道远,需要政府依法行政,需要市民尊法守法,更需要在座每一位同学的努力。 | 结束 |
板书 | 思维导图式板书,将两个主题知识点内容进行简洁呈现,逻辑清晰,直观明了,让人有一目了然之感,便于学生理解,力争让学生理解记忆。 | |
课后反思 | 本框内容为第二单元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二框,第一框夯实法治基石属于“是什么”,本框凝聚法治共识内容属于“怎么做”,主要在于让全体社会成员践行法治,形成法治意识。初中学生对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政务公开等了解比较少,是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厉行法治不仅有政府的行动,也有全社会成员,如政府、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公民个人等的行动,显得比较宽泛,教学起来又比较难。我们学校是海岛农村学校,我们学生在很多方面缺少社会体检,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采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性。本节课以舟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主线,一以贯之,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最后几个环节用了投屏方式来分享学生的倡议书和感悟,调动起了学生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本节课在法治与德治这一块内容上处理的还不够,没有让学生充分的进行讨论,没有深刻理解法治和德治是缺一不可的。在上课过程中,老师在一些问题上没有很好的把握节奏,导致学生没有充分时间思考,这都需要进一步改进。 |
|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我国政府的作用及宗旨,依法行政,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如何厉行法治,法治和德治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凝聚法治共识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凝聚法治共识优秀教学设计,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