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教案,共3页。
教学内容分析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课程必修1模块中“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主题下的内容,要求为: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
本节内容是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综合了前面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本章所学的基本规律,是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提高和延伸,也为以后的物理学习打好力学基础。
学情分析
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基本方法步骤,为本节课研究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多个物体的运动、传送带问题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1. 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 初步体会牛顿运动定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建立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过程中灵活选取研究对象。
教学流程图
问题引入
挨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间作用力
水平传送带问题
板块问题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教学过程
环节
情景与问题
教与学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发展
问题引入
资料
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高铁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如果动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车厢与车厢之间的作用力一样大吗?
教师分析:想要求解A、B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必须隔离一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我们选择受力比较少的物块B,然而物块B除了A对他的作用力未知以外,加速度也未知,这时我们再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求得加速度。
通过动车运动这一实际问题引出:在水平恒力F的推动下沿光滑水平面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A、B两物块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跟F具有怎样的关系?
鼓励学生从物理视角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熟悉的现象。
例题讲解
如图所示,物块A、B叠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物块A的质量m=0.5 kg,物块B的质量M=2.0 kg,物块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现用水平拉力F作用在物块B上使两者以a=1.2 m/s2的加速度一起向右运动,求:水平拉力F多大?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教师分析:想要求解水平拉力F的大小,因为已知加速度,所以选整体为研究对象。
想要求解A受到的摩擦力,必须隔离某个物体来分析,因为选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出物体间的作用力。
由两物体挨放到两物体叠放,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类似,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并融会贯通。
让学生掌握研究对象的选取可以是整体,也可以是某个物体。
水平传送带问题
传送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用途很广,例如商场的自动扶梯,工厂生产流水线等都有应用,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会怎样运动呢?
多次设问引导学生分析。
物体放上传送带,会瞬间就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吗?
物体会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吗?
如何判断物体有没有匀速运动的过程?
通过多次设问,引导学生分析轻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经历的运动过程,掌握有没有匀速直线运动过程判断的两种方法。
让学生体会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大小及是否突变;判断物体的运动过程。
板块问题
如图所示,木板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A(不计大小)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木板左端滑上木板,A、B间接触面粗糙,试分析物块A和木板B的运动情况。
分析两物体的受力和初速度方向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板块问题是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的重点也是难点。问题涉及两个物体多个过程,两物体的运动时间、速度、位移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对该问题的分析,帮助学生构建运动过程情景。
加强学生受力分析及运动过程分析的能力。
课堂小结
归纳总结本节课所讲三种题型特点、解题思路方法及重难点
将知识归纳总结,便于掌握
提升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本节课堂练习。
检测知识掌握情况
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课后作业
课后完成本课作业以及课上拓展内容的分析
巩固所学知识以及能力提升训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精品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从“运动岸”到“力学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教案设计,共2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即学即练1,即学即练2,即学即练3,即学即练4,即学即练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