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 共 6.0 分)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绿色植物的每个活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 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D.所有的生物个体都要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才能形成
【答案】
A
【解析】
解: A、 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A 正确;
B、 绿色植物的每个活细胞中都含有线粒体, 有的有叶绿体, 如叶肉细胞, 有的没有叶
绿体, 如根毛细胞, B 错误;
C、 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并不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C 错误;
D、 单细胞生物经过细胞的分裂就能繁殖新个体, D 错误.
故选: A
人体或动物体的各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 基本结构却是一样的, 都有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线粒体. 与典型植物细胞相比, 没有细胞壁、 液泡和叶绿体. 植物细胞只是绿
色部分含有叶绿体.
熟练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即可解答.
2.如果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间的关系, 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
是(
)
选
项
1
2
3
4
A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B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绿色植物
生产者
C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双子叶植
物
单子叶植物
D
纲
科
目
种
A.A
B.B
C.C
D.D
【答案】
A
【解析】
解: A、 4 昆虫属于 3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体内无脊柱, 属于 2 无脊椎动物, 2 无脊椎
动物属于 1 动物界. 符合题意.
B、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 即是生产者. 因此 3 和 4 无同属关系, 不符
合题意.
C、 1 被子植物和 2 裸子植物同属于种子植物, 二者无同属关系, 3 双子叶植物和 4 单
子叶植物同属于种子植物, 二者也无同属关系, 不符合题意.
D、 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2 和 3 的大小颠
初中生物试卷第 2 页, 共 8 页
倒,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如图可知 1 到 4 的逻辑关系是: 4 属于 3, 3 属于 2, 2 属于 1. 或者 1 到 4 是一种从大
到小的关系. 据此答题.
做这题要求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 并会识图、 分析图形, 总结其逻辑关系.
3.下列有关人体部分知识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A.人的视觉的形成部位在视觉中枢
B.动脉血管内的动脉瓣和静脉血管内的静脉瓣都是为了防止血液倒流
C.人在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都处在收缩状态
D.血液中的血浆能够为人体各细胞不断运来营养物质同时运走废物等
【答案】
B
【解析】
解: A、 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到大脑皮
层的视觉中枢才能形成视觉. 故 A 正确.
B、 动脉血管内没有动脉瓣, 动脉瓣位于动脉和心室之间; 静脉血管内有静脉瓣. 故 B
错误.
C、 人在吸气时, 膈肌收缩, 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气体入肺. 故 C 正确.
D、 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 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故 D 正确.
故选: B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 经过角膜、 房水, 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 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
体的折射作用, 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 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这些
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 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就形成视觉.
解题的关键是视觉的形成、 血液循环途径以及人的呼吸.
4.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 他们相互依赖、 相互制约, 下列关于生态系
统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在生物圈中属于生物圈食物链的末端高级消费者, 所以人是唯一不受环境影响的
生物
B.生态系统中所有消费者都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 所以消费者数量只受生产者
影响
C.动物与动物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 植物与植物之间只存在竞争关系
D.非生物因素对所有生物都有影响
【答案】
D
【解析】
解: A、 尽管人类在生物圈中属于生物圈食物链的末端高级消费者, 但是人也受环境影
响的, A 错误;
B、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数量和比例必须保持相对稳定才能保持生态平衡, 影响消费者数
量因素不仅受生产者影响, 还受其它因素如非生物因素、 除了消费者自身以外的其它生
物的影响, B 错误.
C、 动物与动物之间不仅存在捕食关系, 还有寄生、 共生、 竞争、 合作等关系, C 错误;
D、 非生物因素包括: 阳光、 空气、 水分、 上壤、 温度、 湿度等多种因素, 它们对生物
的形态、 生理和分布产生着影响, D 正确.
故选: D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 生理、 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它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两类. 非生物因素包括: 阳光、 空气、 水分、 上壤、 温度、 湿度等多种因素, 它们对生
物的形态、 生理和分布产生着影响;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自然
界中的每一种生物, 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 包括捕食、 寄生、 共生、 竞争、 合作
等关系.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环境对生物是如何影响的.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素食为主的人, 没有患夜盲症, 是因为某些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维生素 A
B.人体的淋巴细胞可产生抵抗 HIV 病毒的抗体, 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细菌能够用来保护环境, 城市利用细菌进行污水处理, 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D.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人
【答案】
C
【解析】
解: A、 维生素 A 有助于维持人的正常视力, 缺乏维生素 A 易患夜盲症, 维生素 A 主要
存在于动物的肝脏中, 植物性食物中一般不含维生素 A, 但是, 玉米、 胡萝卜等食物中
含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在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 A, 因此, 以素食为主的人, 也不患夜盲
症. 不符合题意.
B、 人体的淋巴细胞可产生抵抗 HIV 病毒的抗体, 该抗体只对艾滋病病毒其作用, 对其
它病毒不起作用, 因此, 属于特异性免疫. 不符合题意.
C、 某些甲烷杆菌等细菌, 能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 符合题意.
D、 病原体是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 病毒或寄生虫等,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 不
符合题意.
故选: C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一些基本的生物常识, 分析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结合题意灵活答题.
6.艾滋病被称为“人类的杀手” , 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并主要通过血液进行传播, 至
今人类还没有找到根治该病的办法. 从理论上讲, 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根除该病
的最好对策, 该对策的作用在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探究病毒结构
【答案】
C
【解析】
解: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所谓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
物;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
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
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 可以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
生抗体, 使其具备抗病能力. 所以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种是根除该病的最好对策, 该
对策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
故选: C.
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 考查的是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即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和
保护易感人群, 据此答题.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个重要的考点, 经常以材料题出现, 对相关知识要理解掌握.
二、 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 共 24.0 分)
初中生物试卷第 4 页, 共 8 页
7.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 各类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2013 年我县五山镇何
湾村在稻田中进行养蟹实验并初获成功. 插秧时, 他
们调整了水稻种植的行间距, 留出较宽的养蟹通道,
使得稻田有较长的透光时间. 放养蟹苗后, 稻田中的
稻谷虫等多种害虫, 成为螃蟹丰富的食物, 而螃蟹的
粪便有成为水稻的肥料, 实现了稻蟹双丰收(如图) 农民既节省了农药、 化肥, 又生产
了有机食品.
(1) 螃蟹在动物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的特征之一就是体表有 ______ , 可以
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从而适应陆地生活.
(2) 在上述实验中, 增大行间距使水稻的种植数量减少, 但水稻产量却没有明显减少,
其主要原因是水稻利用 ______ 的效率提高了, 同时养蟹后病虫害也减少了.
(3) 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有的生物成分外, 还必须有 ______ , 它能将螃蟹的粪便和动
植物的残体变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物质.
(4) 呼吸作用为水稻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请写出呼吸作用表达式 ______ .
(5) 能量在食物链(网) 中的流动, 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______ .
(6) 我县在稻田中进行养蟹实验中还推广使用了产量很高的杂交稻新品种, 这些新品
种就是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而培育出, 他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______ 多样性.
【答案】
外骨骼; 光合作用; 细菌、 真菌(或分解者);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水
稻→水稻害虫→螃蟹; 基因
【解析】
解:(1) 为了适应陆地干燥的气候, 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如
蝗虫等昆虫的外骨骼; 蛇、 蜥蜴等爬行动物的细鳞且有角质层等. 螃蟹在动物分类上
属于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的特征之一就是体表有外骨骼, 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从
而适应陆地生活.
(2)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 增大行间距使水稻的种植数量减少, 但是透光好提高了光合
作用的效率, 养蟹后螃蟹吃稻谷虫等多种害虫, 病虫害减少了, 而螃蟹的粪便又成为水
稻的肥料, 因此水稻产量并没有明显减少.
(3)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有阳光、 空气、 水、 温
度、 土壤(泥沙) 等;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
菌和真菌). 判断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关键是看是否有生产者、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缺一不可. 因此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种类外, 还必须有细菌、 真菌等生物作为
分解者. 将螃蟹的粪便和动植物的残体分解成变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物质如水、 无机盐、
二氧化碳等.
(4) 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释放能
量、 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 表达式为: 有机物
+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5) 食物链的写法是: 起点是生产者, 依次是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最高级消费
者, 中间用箭头连接, 箭头指向捕食者. 图中的食物链是: 水稻→稻田害虫→螃蟹.
(6)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 不同物种(兔和小麦)
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 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 每个物种
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我国动物、 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 为动植
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如我县在稻田中进行养蟹实验中还推广使用了产
量很高的杂交稻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就是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而培
育出, 他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 (1) 外骨骼;
(2) 光合作用;
(3) 细菌、 真菌(或分解者);
(4)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5) 水稻→水稻害虫→螃蟹;
(6) 基因.
(1) 陆生动物指在陆地生活的动物. 其中几乎都是呼吸空气的动物, 地下动物中, 有
些是靠呼吸孔隙水中的溶解氧而生存的微小动物, 亦属陆生动物. 为了适应陆地生活,
而呼吸空气、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身体的支撑和运动、 保护卵等等有关的结构都很发达.
(2) 光照强度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 螃蟹以害虫为食, 可以减少病虫害.
(3) 在生态系统中,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扮演分解者的角色.
(4)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的线粒体里, 在氧的作用下, 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
碳和水, 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5) 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
(6)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 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基因(遗传) 的多样
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农业的目的、 光和作用的原理, 关键是灵活运用所
学知识解释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8.生物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生物圈的环境和资源. 生物体的存活, 依赖于生物体各种生
理功能的协调活动. 如图所示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 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淀粉被彻底消化后形成的物质是葡萄糖, 正常人的血液
里, 葡萄糖的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 起调节作用的激素主要是 ______ .
(2) 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 血液中的氧被输送至全身各处组织细胞, 而后在其
内的 ______ 部位被利用.
(3) 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后, 氧的含量会减少, 这是因为它要参与分解
______ ,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 某人患了肾炎, 对其静脉注射药物, 药物到达肾脏前, 首先经过心脏的 ______ .
(5) 血管②与血管①相比, ②中的血液内明显降低的物质有 ______ .
(6) 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 若此时 A、 C 正在舒张, B、 D 收缩, 则分别把血液泵入肺
动脉和 ______ .
【答案】
胰岛素; 线粒体; 有机物; 右心房; 尿素; 主动脉
【解析】
解:(1) 胰腺中的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 利用和转化, 如: 促进血
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合成糖元, 加速血糖的分解等. 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时, 血
糖的浓度升高, 就会得糖尿病.
(2) 经过血液循环将氧气输送到全身的各个组织细胞, 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将有机
物氧化分解, 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 产生的二氧化碳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肺, 然后
通过呼吸道排出.
初中生物试卷第 6 页, 共 8 页
(3) 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 由于组织细胞里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 而二氧
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 因此血液里的氧气就扩散到细胞里, 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
到血液中; 这样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氧气的含量就减少, 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后, 参与有
机物的分解和能量的释放: 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释放出
的能量供给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
(4) 人在静脉注射注射药物时, 药物首先进入的是血液循环中的体循环路线, 即首先
进入各级静脉, 然后汇集到上、 下腔静脉, 流回到心脏的右心房.
(5) 血液流经肾脏时, 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虑过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尿素, 多余的水和无机盐进入肾单位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所以, 血管
②肾动脉与血管①肾静脉相比, ②肾静脉中的血液内含量明显降低的物质有尿素.
(6) 体循环的路线为: 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所以当图
中的 D 左心室收缩时把血液压人主动脉.
故答案: (1) 胰岛素;
(2) 线粒体;
(3) 有机物;
(4) 右心房;
(5) 尿素;
(6) 主动脉.
图示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的示意图, 其中 A、 B、 C、 D 表示心脏的四个腔,
分别是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左心室; ①、 ②表示血管, 分别是肾动脉、 肾静脉;
1、 2、 3、 4 表示人体内的生理过程, a、 b、 c表示某种物质. 据此解答:
该题涉及了呼吸、 循环、 消化和吸收、 排泄等多个系统的知识, 解答时要注意通过图示
理清各系统之间的关系.
9.当你身临暖风拂面, 鸟语花香, 禾苗青青, 麦浪滚滚的美景时, 一定会陶醉其中. 自
然界中, 生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 从而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物种
的延续.
(1) 小麦种子在萌发时所需水量为 56%(与种子的干重相比), 说明种子萌发时不可
缺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 ______ 、 充足的空气.
(2) 在几个月 的时间里, 一株小麦所积累的干物质的质量, 比原来种到土地里的种子
的质量增加了几十倍或上百倍, 这些增加的干物质, 绝大部分是直接或间接来自 ______ .
(3) 麦苗有抗倒伏和不抗倒伏之分. 若用 R 表示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r表示控制隐
性性状的基因. 控制麦杆性状的这一对基因位于 ______ , 在形成生殖细胞时, 这一对
基因要随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
亲
代 后
代
抗倒伏×抗倒伏 抗倒伏、 不抗倒伏
(4)试写出表中亲代小麦的基因组成: ______ ; 后代小麦抗倒伏基因组成有 ______ 种.
(5) 田地里的野兔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是 ______ , 属于哺乳动物.
(6) 假设田野里的野兔体毛长和短是一对相对性状, 由一对基因 A 或 a 控制(长毛相
对于短毛是显性基因), 现有一只长毛兔和一只短毛兔交配, 其后代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
(7) 和人一样, 兔的性别也是由细胞中的 X 和 Y 染色体决定的. 雌性兔口腔上皮细胞
中含有的性染色体组合为 ______ .
【答案】
适量的水分;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染色体; Rr×Rr; 2; 胎生、 哺乳; Aa 或 aa;
XX
【解析】
解: (1) 小麦种子在萌发时所需水量为 56%(与种子的干重相比), 说明种子萌发时不
可缺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 适量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2) 在几个月 的时间里, 一株小麦所积累的干物质的质量, 比原来种到土地里的种子
的质量增加了几十倍或上百倍, 这些增加的干物质, 绝大部分是直接或间接来自植物光
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3) 麦苗有抗倒伏和不抗倒伏之分. 若用 R 表示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r表示控制隐
性性状的基因. 控制麦杆性状的这一对基因位于 染色体, 在形成生殖细胞时, 这一对
基因要随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
(4)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 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
分, 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 一个是显性、 一个是隐性时, 只有显性基因控
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亲代小麦都是抗倒伏的, 而后代中出现了抗倒伏和不抗倒伏两
种小麦, 后代中不抗倒伏是隐性性状, 其基因组成为 rr, 说明亲代小麦的基因中除了都
含有一个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R 外, 还都含有一个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r, 故亲代小麦
的基因组成为 Rr×Rr. 后代小麦抗倒伏基因组成有 2 种: RR 和 Rr.
(5) 田地里的野兔属于哺乳动物, 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是胎生、 哺乳.
(6) 假设田野里的野兔体毛长和短是一对相对性状, 由一对基因 A 或 a 控制(长毛相
对于短毛是显性基因), 现有一只长毛兔和一只短毛兔交配, 其后代的基因组成是 Aa
或 aa.
(7) 和人一样, 兔的性别也是由细胞中的 X 和 Y 染色体决定的. 则雌性兔口腔上皮细
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组合为 XX.
故答案为: (1) 适量的水分.
(2)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3) 染色体.
(4) Rr×Rr; 2.
(5) 胎生、 哺乳.
(6) Aa 或 aa.
(7) XX.
种子萌发时不可缺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 适量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 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 当
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 一个是显性、 一个是隐性时, 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
状才会表现出来.
关键点: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及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10.如果你翻动花园、 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 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 长椭圆形、 灰
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 这就是鼠妇, 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 鼠妇很快
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 请你将他
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 提出问题: 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 作出假设: 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或光影响鼠妇的分布)
(3) 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 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 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 另一侧
盖上透明的玻璃板, 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 5 只鼠妇, 观察鼠妇的行为. 该实验的变
量是 ______ .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 1 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为什么?
______
(4)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 5 次, 结果如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 只
1 只
2 只
O 只
2 只
初中生物试卷第 8 页, 共 8 页
阴暗
10 只
9 只
8 只
10 只
8 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 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______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
(5) 表达和交流.
【答案】
光; 不可以; 鼠妇数量太少, 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计算出 5 次实验结果中, 鼠妇在明
亮和阴暗环境中的平均值, 这样实验结论更准确;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解析】
解:(3) 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 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 目的是设置以光照为惟
一变量的对照组. 这样在铁盒内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
不能用 1 只鼠妇, 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 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
实验出现误差. 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 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处于特殊生长时期
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 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
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4) 因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 取多次的实验的平均值, 可以减少误差.
通过求实验数据平均值可知: 明亮环境中平均一只鼠妇, 阴暗环境中平均九只, 故可得
出结论: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故答案为: (3) 光; 不可以;
鼠妇数量太少, 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4) 计算出 5 次实验结果中, 鼠妇在明亮和阴暗环境中的平均值, 这样实验结论更准
确;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和
交流. 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探
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 以及所需要的
材料用具等.
通过解答此题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 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 控制变量, 设置对照实
验.
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中考一模生物卷及答案(文字版):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中考一模生物卷及答案(文字版),文件包含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中考一模生物答案docx、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6 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无答案): 这是一份2016 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无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