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8)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8)第1页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8)第2页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8)第3页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8)第4页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8)第5页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8)第6页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8)第7页
    人教初中语文七上《10《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8)第8页
    还剩4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课堂教学ppt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孔林孔子墓地,《论语》,学习方法,学习的乐趣,个人修养,重视品德修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要求能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2.掌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3.了解《论语》的基本情况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1.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2.掌握古文中重点词语及句式的用法。词语如“而”、“之”等;句式如宾语前置句等。3.领悟《〈论语〉十二章》的深刻含义,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孔子,名 ,字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被称为“孔圣人”、“至圣”,与“亚圣”孟子合称 。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一生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孔 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以 体 和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子 曰:“学 而 时 习 之,不 亦说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 君 子 乎 ? ”
    (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发怒(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为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本章大旨】这一章主要谈了什么?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乐乎”呢?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学习与交流有怎样的态度?
    ①“朋”指志同道合的人。②有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研究问题当然是高兴的事,更是一种乐趣。③可以看出孔子愿意与别人切磋探讨学问,把这当作乐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复习过呢?”
    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
    【本章大旨】这一章主要讲治学的人要?
    要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站立,站得住,这里可以理解为独立做事情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本章大旨】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得到新的体会,悟出新的道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成为老师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本章大旨】第4章讲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本章大旨】第5章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不可偏废其一。
    “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 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
    学习与思考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孔子的话加以分析。 学习和思考是辩证的关系,只学习而不思考,则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如果只是思考而不能学习则会更为有害,因此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
    子曰:“ 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贫困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颜回在“陋巷”却能“不改其乐”这一则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为了自己的理想,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本章大旨】是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评价
    子曰:“知 之 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到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要有实事求是的求学态度。
    【本章大旨】这一章强调独立学习的重要性。
    子曰:“饭 疏 食 饮 水,曲 肱 而 枕 之,乐 亦 在 其 中 矣。不 义 而 富 且 贵,于 我 如浮 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本章大旨】这一章安贫乐道精神的重要表述。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发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缺点就要改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对弟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孔子从学习态度方面来谈的。告诫弟子要善于发现并学习别人的长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本章大旨】这一章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比喻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指明时间的宝贵。
    【本章大旨】这一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本章大旨】这一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子夏曰:“博 学 而 笃 志,切 问 而 近 思,仁 在 其 中 矣。”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十而立不舍昼夜逝者如斯匹夫不可夺其志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
    一、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yuè。二、一词多义1、而:学而时习之(顺接连词,可译为“然后”) 学而不思则罔(转折连词,可译为“却、但是”) 博学而笃志(并列连词,可译为“而且”)2、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温故而知新(知道) 3、为:为人谋而不忠乎(给,替) 可以为师矣(当,做)三、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按时)
    “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种: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人们谥为‘文’呢?”孔子说:“孔文子聪敏好学,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羞耻,因此谥他为‘文’啊!”)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用来思考,却没有长进,不如去学习。”
    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红色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吾日三省吾身。3、温故而知新。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士不可以不弘毅。6、已所不欲,勿施于人。7、诲女知之乎!8、是知也。
    一、填空:1、《论语》中“论”的读音是____,它是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2、孔子是____(朝代)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3、《四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4、对于如何向他人学习,孔子的论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谈学习和思考应该结合起来才有成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解释句中红色的字:1、人不知而不愠( ) 2、不亦君子乎( )3、吾日三省吾身( )( )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5、温故而知新( )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三、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不亦说乎:__通__,意思__读音__。 2、诲女知之乎:__通__,意思__读音__。3、是知也:__通____,意思__读音__。四、一词多义:1、而:人不知而不愠(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任重而道远( )2、知: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知之为知之( ) 是知也( )3、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也( ) 仁以为己任( ) 五、翻译句子: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六、默写关于学习的谚语和名言警句各二句。
    1.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1):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03年常德)①人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_______,”一句表示应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5)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_______ (7)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为了办好这期黑板报,宣传组的同学设计刊头,撰写稿件,编辑资料,忙得“ ”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1)不亦说(    )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    )吾身。 (4)学而不思则罔(    )。(5)是知(    )也。2.选出对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A.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B.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C.别人不了解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2.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1)真正有修养的君子应具有的风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子曰:“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学而》)3.比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按A(顺接)、B(转折)分别归类,将字母填入括号内。(1)学而时习之( ) (2)人不知而不愠( )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图文ppt课件,文件包含《〈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课件pptx、《〈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课件ppt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7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新课讲解,作者简介,简介《论语》,指孔子,同“悦”愉快,生气恼怒,指有才德的人,代指学习的内容,人家不了解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集体备课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基础积累,孔子思想,《论语》,读准字音,阅读鉴赏,主旨归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