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7 *陈情表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曾仕蜀汉,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马,以父早亡,母再嫁,与祖母刘氏相依为命,作《陈情表》固辞。刘氏死,方至京师洛阳。先后任太子洗马、温县令、汉中太守等官职。
263年,魏灭蜀汉。265年,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元帝曹奂,建立西晋王朝。武帝初年,为安抚蜀汉士族,也为吸引吴地(今江苏一带)的士族倾心于晋,晋武帝对两地旧臣采取笼络收买政策,征召他们到京城洛阳任职,李密便是被征召的旧臣之一。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为由,辞不赴命,又深恐晋武帝怀疑自己是怀念旧朝,于是写了这篇《陈情表》。武帝阅后,非但不强求李密来任职,反而赐他赡养祖母的费用和两个奴婢。
6.明句式(1)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句式特点:介词结构后置,“急于星火”应为“于星火急”。(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句式特点:被动句。(3)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句式特点:介词结构后置,“尽节于陛下”应为“于陛下尽节”。(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句式特点:宾语前置,“是以”应为“以是”。
7.积名句(1)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4)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6)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8.记常识(1)表:古代臣属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刘勰《文心雕龙·章表》)(2)期功:古代孝服的名称。期,穿一周年丧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这都指关系比较近的亲属。(3)察举制: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4)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方法和名额不尽相同。(5)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陈情表》中是优秀的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6)郎中:尚书省的属官。(7)洗马:秦汉时为太子的侍从官,出行时为前导,故名。
2.主旨归纳本文叙述了作者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辛苦抚养,真挚地表达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感情,婉转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征召的原因,既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感激之情,又申述了自己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
【任务一】 把握文章思路1.在第1段中,李密是从哪几个方面叙述自己的“险衅”和“闵凶”的?请据表填写。参考答案:③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④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2.第3段是怎样提出辞官养亲这一问题的?简要分析其思路。参考答案:分三层提出这一问题,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换文意。①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旗号,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乞求皇帝理解。②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不就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③正面陈述祖母的现状,是“不能废远”的唯一原因,避免皇帝误解。3.面对忠孝难两全的难题,李密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参考答案:先尽孝后尽忠。作者先以年龄的对比,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然后表明忠心,进一步消除晋武帝的疑虑,达到陈情的目的。
【任务二】 体会抒情手法和语言艺术1.作者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等比较整齐的句子开篇,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这些语句按时间顺序叙述,语势连贯紧凑,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目的是让晋武帝化严为慈。2.在第3段文字中,作者提到自己在前朝为官的经历,是不是闲笔?参考答案:不是。作者是前朝官员,陈情的对象是今朝的君主,为打消对方的疑虑,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人生目标就必须表明。此处一笔,不着痕迹,但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3.按照示例,赏析下列语句的表达艺术。
参考答案:②运用对比,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活画出举目无亲、孤独寂寥的形象,读之让人动容 ③运用对偶句式,语气铿锵有力,语言简洁、凝练,感情上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④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地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具有浓烈的抒情色彩,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 ⑤似犬似马,表忠恳之情,怖惧之情溢于言表
1.第3段的内容是否可以放在第1段的位置,即采用先晓之以理、后动之以情的方法?为什么?提示这篇文章的阅读对象极为特殊,开篇讲道理很难令其接受。参考答案:不可以。因为:①没有前文情感的铺垫,讲道理则显得生硬,难以深入人心、引起共鸣。②本文读者极为特殊,是当朝皇帝。晋武帝向来阴险多疑,作者一言不慎,就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所以作者先陈述个人遭遇、祖孙情深,作为陈情依据;继写进退两难的狼狈境地,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再抬出“以孝治天下”的理论招牌,同时表明心迹,排除了不愿做官的政治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方案。这样发乎情,归乎理,情真意切,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2.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提示李密既有赡养祖母的现实,也有不仕致祸的忧虑。能选一个角度分析即可。参考答案:
委婉恳切,寓情于理本文语言委婉恳切,耐人寻味。作者申述不能赴任的原因时不直切正题,而是从自己的身世娓娓道来。先谈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侍奉,写得委婉、诚挚,其凄凉之境,催人泪下。全文诉情之语又句句是陈理之言,情理相兼、相融、相得,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作者晓以大义,明以大理。于家,自幼依赖祖母抚育方能成人,自己不能知恩不报;于天下,圣明晋朝是以孝来治理天下的,凡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都受到朝廷的怜恤和照顾,何况自己与祖母又是如此孤苦伶仃。句句含情,又句句在理,凡深明大义之人,看后都会为其情所动,为其理所服,难怪晋武帝读完后会由衷地感叹:“士之有名,不虚然哉!”随后罢召,成全了李密对祖母的终养之心。
与曹操论盛孝章书[注]孔 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 《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思维训练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起笔感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接着描述了盛孝章内外交困、岌岌可危的艰难处境。B.第2段开头作者援引齐桓公的典故,是想以曹操比齐桓公,勉励曹操招纳贤才,匡复汉室。C.第3段列举了许多历史典故,目的是想让曹操知道,营救盛孝章可以让天下人才归依曹操。D.本文叙述紧凑,文字凝练,从交友之道和得贤之重来打动对方,措辞得体,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答案:B解析:B项,“勉励曹操……匡复汉室”之语不妥,作者是反语相激,若曹操不援救命在旦夕的盛孝章,岂不是会像齐桓公那样感到羞耻吗?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因表不悉。注这是孔融写给曹操请求援救其友盛孝章的一封信。盛孝章,汉末为吴郡太守,为人器量高雅宏伟,而又爱重士人。孙策平吴会后,因为妒忌盛孝章的名望,把他囚禁起来。孔融和盛孝章交谊深厚,写了这封论盛孝章的信给曹操,希望曹操驰书于吴,以救盛孝章。但是曹操的信还没有寄出,盛孝章被杀的噩耗已经传来。
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2)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3)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参考答案:(1)他被东吴孙氏政权困辱,妻子儿女都已死去,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危险,心情愁苦。(2)您如果能赶快派遣一个使者,再带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孝章招来,而交友之道也可以发扬光大了。(3)珠玉没有脚,却能够到人的身边来,是因为人喜欢它们,何况贤士们都有脚呢!解析:重点落实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文言句式的翻译。(1)被动句;“独立”,不同于现代汉语。(2)假设关系的复句;“诚”,如果;“弘”,发扬光大。(3)反问句;“好之”,喜欢它们。
参考译文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五十岁的年龄很快就到了。您是刚满,而我已经超过两岁了。国内的相识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会稽的盛孝章还活着。他被东吴孙氏政权困辱,妻子儿女都已死去,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危险,心情愁苦。假使忧愁可以损害人的健康,孝章不能长寿了! 《春秋公羊传》里说:“诸侯之间有相互并吞的,齐桓公没有加以救援,自己感到是一种羞耻。”盛孝章确实是当今男子中的豪杰,天下一些善于言谈议论的人,常要依靠他来宣扬自己的名声,而他本人却不能避免被囚禁,生命朝不保夕,那么孔子就不应该谈论朋友好坏的问题,也无怪朱穆要写他的《绝交论》了。您如果能赶快派遣一个使者,再带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孝章招来,而交友之道也可以发扬光大了。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说前辈的坏话,或许有人会对孝章加以讥讽评论。总的说来,孝章是一个盛名天下、为天下人所称赏赞美的人。燕君购买骏马的尸骨,不是要它在道路上奔驰,而是通过它来招致千里马。我想您正在拯救和恢复汉朝王室,使将要覆灭的政权重新安定下来。天下要安定,关键在于得到贤才。珠玉没有脚,却能够到人的身边来,是因为人喜欢它们,何况贤士们都有脚呢!燕昭王筑了黄金台来尊崇郭隗,郭隗虽然是一个才能不高的人,却得到厚待,最后能传播明主的诚心。所以乐毅从魏国前去,剧辛从赵国前去,邹衍从齐国前去。假如当初郭隗处于困苦危急之中,昭王不去帮助他,正像落水将要淹死的时候不去援救他,那么其他贤士也都将远走高飞,没有肯到北方燕国来的人了。上面所说的一些事情,本来就是您所熟悉的,而我再说一下,是想请您对交友之道加以重视罢了。实在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
孝心无价毕淑敏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认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我也不喜欢不顾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远无法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远无法联结。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块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品读提示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先否定两种人,由此引发出“行孝”这一平常而又深刻的话题。然后作者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时间的流逝、人生的短暂、生命的脆弱,都有可能让我们永远无以言孝。文章最后强烈呼吁,赶快为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全文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形象化的议论和哲理性的议论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角度一:“孝”是我们的美德,是长辈心中温暖的花。从小就是孤儿的李密,与祖母相依为命,成年之后,在祖母的病榻前悉心照顾,极尽孝道。“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在长辈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当我们的长辈风烛残年,或卧病在床的时候,我们应该用一颗孝心去温暖长辈的心,做他们心中充满温情的花朵。角度二:“忠”“孝”是一组矛盾体。古人认为:忠孝不能两全。李密辞官的最大理由就是一个“孝”字,先尽“孝”才能尽“忠”。在现代社会,“忠”“孝”依然有鲜活的生命力,“忠”“孝”不是一组矛盾体,而是于国于家的两种责任。当然,现代意义的“忠”不是封建社会的“愚忠”。
角度三:劳保制度:把乌鸟私情上升到“公情”高度。李密认为祖母抚养了自己,照顾祖母刘氏是自己的“乌鸟私情”。现今社会,我们依然提倡“乌鸟私情”,但是更需要从社会角度关怀老者。这要求社会要建立健全的劳保制度,把“私情”上升到“公情”,从物质到精神,让老人真正享受“老有所养”的乐趣。
融情于事法融情于事,也称“寄情于事”“因事缘情”,是通过对具体人物形象和生活事件的叙述来抒发作者情感的手法。作者的情感往往曲折地蕴含在人物、事件当中,表面看是客观的记叙,实则表现了作者真挚细腻的感情。采用这种手法,特别要抓住传神的关键细节,重笔渲染,使人可感可触,产生强烈的共鸣。《陈情表》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采用了此法。作者在文章开始,极力渲染凄苦悲凉的家境、进退两难的处境和祖母刘氏老弱病危的情景,描绘出一个慈悲善良、含辛茹苦的老人形象,勾画出一幅老弱相依、更相为命的动人画面,笼罩着情深意长的感情浓云,包蕴着一颗真挚笃诚的孝心。
要想把情巧妙地融入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感情是自然地流露,不能无病呻吟。例如写情可借助抒情或议论性的句子来表达,可在叙事后紧跟着写一些画龙点睛的句子来表达,不可为抒情而抒情。2.处理好情与事的关系,二者不可分离。叙事是为了抒情,叙事越感人,抒情越真挚。3.处理好细节描写的问题。叙事之所以能感人,细节描写作用巨大。在细节描写上,要注意细节的真实、镜头化——定格与放大。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第二单元7 *陈情表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第二单元7 *陈情表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单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7 *陈情表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7 *陈情表评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陈情表,谁在陈情,如何陈情,《陈情表》之布局,先陈苦情,后陈孝情,再陈忠情,博得同情,打动真情,消除疑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7 *陈情表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7 *陈情表教学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文导入,作者介绍,陈情表,文体知识,课文背景,学习目标,朗读课文,预习检测,通假字,闵通“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