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7 *陈情表评课课件ppt
展开《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
《祭十二郎文》,唐代韩愈作品,文章的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十二郎与韩愈两人自幼相守,由长嫂郑氏抚养成人,共历患难,因此感情特别深厚。但是长大之后,韩愈本人在外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韩老成的英年早逝让韩愈悲从中来,写下此文。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相似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前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 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以极其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大胆揭露了汉武帝的喜怒无常,刚愎自用,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比较进步的生死观,并表现出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
选自《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收录了先秦至南朝齐、梁时七八百年间130位知名作者的七百余篇作品。《文选》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组织选编的。 《昭明文选》将文学作品与经、史子分开,确立了文学作品的独立地位。
情:1.情况(事实); 2.衷情(苦情、孝情、忠情); 3.情理(忠孝之道)。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称”书”, 到了汉代, 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 “表”,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即“奏表”,又称“表文”,是臣属给君王的上书,如《出师表》。古代给君王的上书,有各种名称,不同名称与上书内容有关。“章”是用来谢恩的;“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
谁在陈情? 向谁陈情? 陈什么情? 如何陈情?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三国时期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尚书郎,曾数次出使东吴,极有辩才,为吴人所称赞。蜀灭亡后,晋武帝多次征召,他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为由,上书陈情,辞不赴召,是为《陈情表》。后祖母死,李密才出仕晋朝。因怀怨赋诗,得罪权贵,遂免官。后老死于家中。
此表是西晋初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写的。魏国后期,实权落在司马氏手里,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在此之前两年,蜀汉(刘备)已经灭亡,李密的家乡由晋统治。李密有学问,所以晋武帝想征他做官。李密原是蜀汉的旧臣,
故国灭亡才三四年,难免有伤感之情,又因为司马氏阴险多疑,前朝的臣子改事新朝难免有戒心,所以他要坚辞。《陈情表》所面对的是晋武帝这个特殊人物,所写的又是他最为敏感的问题。
幼时孤苦,祖孙相依为命——苦情
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愿乞终老——孝情
圣朝恩重如山,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忠情
融理于情,融情于事,朴素细腻,曲折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我们今天读这篇文章,就应从感情和政治两个方面来考虑它的内容和表现技巧,而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篇“以孝感人”的“至文”了。忠孝两全是《陈情表》的中心,这种封建意识本不足取,但由于这篇文章语言恳切,文笔委婉,记叙详尽,说理周密,表达感情淋漓尽致,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陈情表 李密 1.臣密言:臣以险衅(xìn),夙(sù)遭闵(mǐn)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xíng)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shà)多疾病,九岁不行(xíng),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tóng)。茕茕(qióng)孑(jié)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yīng)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2.逮(dài)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3.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jīn)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huàn)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ó),宠命优渥(wò),岂敢盘桓(huán),有所希冀(jì)!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gēng)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臣密今年四十有(yòu)四,祖母今年九十有(yòu)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jīn)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shēng)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结构梳理:第1段:陈述自身的不幸遭遇和祖母疾病缠身的困难;第2段:陈述朝廷屡次征召的经过以及自己辞不赴命,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第3段:说明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第4段:提出解决忠孝矛盾的办法,使皇帝心甘情愿地批准他的请求。
第一段:凄苦,悲凉; 第二段:感激,恳切; 第三段:真挚,诚恳; 第四段:忠诚,期待。
翻译、疏通、理解第1段文意。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 ,慈父见背;行年四岁 ,舅夺母志。
臣李密上言:我因为命运不好,幼年时就遭到不幸。生下来只有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长到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我的母亲改嫁。
以:因为。险衅:命运坎坷。险,坎坷。衅:祸患。夙:早时。(夙愿、夙兴夜寐)闵凶:忧伤不幸的事,形作名。闵,通“悯”,忧愁、忧伤。凶,不幸。(如:凶年不免于死亡)见背:“背见”的宾语前置。见,代词,一方对另一方,相当于“我”;见背,离开我,即长辈去世,婉曲手法。(见笑、见谅、见教)行:经历。夺:强行改变。
祖母刘悯臣孤弱 ,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 ,至于成立。
祖母刘氏怜悯我孤单弱小,亲自加以抚养。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
悯:怜悯。躬:亲自。疾病:生病,名作动。不行:古,不能走路。今,不可以。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至于:古,直到。今,另提一话题;达到某一程度。成立:成人自立。今,形成,建立。
既无叔伯 ,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没有福泽,很晚才得到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单无靠地独立生活,只有和自己的影子相互安慰。
既无…,终鲜…: 既没有… ,也没有…,表并列。终:又。鲜:少, 指“无、没有”。祚:福分。 薄:bó浅薄,少。 息: 儿子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名-状,在家之外;名-状,在家里。期功:近亲。茕茕孑立:茕茕,孤单的样子。孑,孤单。吊:安慰。
而刘夙婴疾病 ,常在床蓐 ,臣侍汤药 ,未曾废离。
而祖母刘氏很早就为疾病所纠缠,经常卧病在床,我侍奉饮食医药,从来没有离开过她。
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被疾病缠绕,为疾病所困。夙:早。婴:绕。蓐:通“褥”,草席子。 废:废止。
1、第1段哪句话是作者陈述的总提?其具体表现有哪些?
父丧母嫁多病零丁门衰祚薄祖母卧病
故不能“废远”(为下文伏笔)
2、第1段围绕“闵凶”,作者的叙述角度、层次是怎样的?作用是什么?
六月:慈父见背; 四岁:舅夺母志少时:多疾病; 九岁:不行
品析:父死母嫁,写“躬亲抚养”的原因;多病不行,写“躬亲抚养”的不易。表现了“躬亲抚养”的艰难、辛酸与劳苦,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张本。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晚有儿息;外无近亲;内无照应。
品析:强调“无(鲜)”字,“儿息”虽有却“晚”,可见“门衰祚薄”,祖孙相依为命。“无”“鲜”等写出了人丁不旺、两代孤传的特殊关系。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铺垫。以白描手法见情感的朴素、真挚。
一、叙祖孙相依为命之情
不直陈其事,先诉惨况,引起同情
翻译、疏通、理解第2段文意。
逮奉圣朝 ,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 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 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诏书特下 ,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
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在清明政治的教化之中。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我为秀才。我因为没有人能照料祖母,就辞谢掉了,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颁下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
逮:dài,到了。奉:承奉。沐浴:古,蒙受。今,洗澡。清化:清明的教化。察:考察推举。举:推举、推荐。秀才:古,优秀人才。今,明清两代生员的统称。孝廉、秀才:名作动词,作孝廉,作秀才。以:因为。无主:古,无人主持。今,没有主意。辞:推辞。特:特地。拜:授予。郎中:古,尚书省的属官。今,中医医生。寻:不久。除:授予。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猥以微贱 ,当侍东宫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 ,辞不就职。诏书切峻 ,责臣逋慢;郡县逼迫 ,催臣上道;州司临门 ,急于星火。
凭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去侍奉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够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辞谢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回避怠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星火还要急。
猥:谦辞,我。以:凭借。微贱:卑微低贱的人,形作名词。当:担任。陨首:头落地。上报:古,报答皇恩。今,向上级报告。具以表闻:具,详细地。以:介词,用。闻:使动,使…听闻。峻:严厉。逋:拖延,迟延。慢:怠慢。急于星火:于,介词,比。比流星的光还要急,状语后置句。
臣欲奉诏奔驰 ,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 ,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 ,实为狼狈。
我很想奉命为国奔走效力,但是祖母刘氏的疾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且迁就自己的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得不到准许。我现在是进退两难,处境狼狈不堪。
奔驰:古,快速上任。 今,很快地跑。日:名作状,一天天地。笃:加重,形作动。顺:顺从,迁就。告诉:古,申诉,诉说。今,说给人听,使人知道。不许:被动句,不被允许。狼狈:进退两难。今,窘困。
1、第2段写屡次征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特点——征召的级别越来越高(按时间顺序),显出朝廷征召之殷切。“奉”“沐浴”,称颂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见语言的得体和机智。
作用:加深了赴命上任与孝养祖母的矛盾,突出了自己两难的境地,为下文做铺垫。
表征召:察、举、拜、除、当;孝廉、秀才、郎中、洗马(“孝廉”“秀才”是荐举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辞不赴命”;“郎中”“洗马”是官职,所以用“辞不就职”)
2、第2段如何叙述作者处境的狼狈?作者推辞的理由是什么?
事态严重:诏、责、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强己所难之窘迫。 处境狼狈:“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可是“供养无主”;“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品析:诉说自己辞不就职的矛盾心理(狼狈处境),情辞悲切,动人心肺。
推辞理由:供养无主,刘病日笃(承上文“夙婴疾病”,张下文“日薄西山”)
诉矛盾之心,表感激之情,再博同情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1、任职授官:任(担当,担任)、授(授官,任命)、除(任命)、拜(授官) 用于布衣任官: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 辟(音bì,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 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职)举(推荐)、起(起用)、提(提拔)、拔(提升无官职的人) 此外,还有: 封(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 赠(追封已故者以爵位)、赐、赏
2、越职升迁:进(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擢、升、拔擢(由低到高的升迁)、超擢(越级破格提升) 3、降级免职:罢、免、解、黜贬、夺(因过失而解职)、放(委任委派)、贬、谪(因过失而降级)、左迁(降级使用,贬官)、革、褫(皆为“革除” ,撤职查办。褫,chì)、开缺(官员因故去职或者死亡,职位一时空缺,另选他人充任)、致仕(带职退休)等。
4、调动职务:转、移、调、徙(一般的调动,调迁)、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迁(调动官职,升官)、 出(出京受任)、陟zhì(升迁)、领(本职之外兼较低它职)、摄(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权(临时代职)、假(暂时代理)、行(代理官职) 署(代理,暂任)、护(统辖,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
补充:下车:官吏到任。 乞骸骨:告老还乡。 视事:官吏到职办公。 山陵崩:比喻帝王或当权者之死。
翻译、疏通、理解第3段文意。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 ,犹蒙矜育 ,况臣孤苦 ,特为尤甚。
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所有年老旧臣,尚且受到怜惜抚育,何况我的孤苦尤其严重呢。
伏惟:敬辞,俯伏思量,我想。以:介词,用。故老:年老有功的旧臣,形作名词。矜:怜惜。特:特别地。
且臣少仕伪朝 ,历职(于)郎署 ,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 ,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wò) ,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
再说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郎官,本来希望官职显达的,并不想清高自夸。我现在是卑贱的亡国之俘,实在微不足道,过分承蒙提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徘徊观望而有什么另外的企求呢!
少仕伪朝:仕(于)伪朝。少,年轻时。仕,做官。伪朝,指蜀。职:任职,名作动图:希望。达:显达。矜:夸耀。今臣亡国贱俘:判断句。至:最。拔擢:提拔。渥: 浓,厚。盘桓:古,犹豫不决。今,盘旋。希冀:非分的愿望。
但以刘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
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象太阳迫近西山的人,气息微弱,生命不可能维持太长的时间,已经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
但:只、只是。以:因为。日薄西山,指人快要死了或腐朽的事物即将消亡。薄:接近、迫近。气息奄奄:气息微弱,形容快要断气的样子。气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人命危浅:形容寿命已经不长,即将死亡。人命:寿命。危:危险。浅:不久,时间短。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考虑晚上会怎样,情势危急,随时都可能发生变故。
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 ,祖孙二人 ,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我如果没有祖母抚养,就不可能活到今天,如果祖母没有我的照顾,也不能够安度她的晚年,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正是由于这种出自内心的感情使我不能弃养而远离。
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终:动词使动用法,使…终了。更相:相互、互相。区区:古,拳拳私情,形容自己的私情。今,数量少。远:形作动词,远离。
第3段结尾落在辞官养亲上,是从哪几个角度展开的?
提示:三层,分别以“伏惟”“且”“但”来转换文意。
A、 找依据:抓住晋“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释自己应得到同情。(朝廷) B、 释误会:自陈宦历,称颂君恩,表明辞职与“名节”无关,以求皇帝谅解。(个人) C、 述苦衷:陈述刘之现状,是“不能废远”的唯一原因。(祖母)
古代名士在政权更替时往往被逼得非赶快表明态度不可。“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因为种种原因坚持不肯为司马氏政权服务,独自在城外靠打铁过日子,后来莫名其妙地卷入一场官司,最后被当权者司马昭给杀了,成了历史上一起著名冤案。据说他受刑之时,有三千太学生向朝廷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拜嵇康为师,这当然不会被当权者接纳。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飞扬的生命即将终止,却是一首美妙绝伦的音乐后继无人。
他要过一架琴,在高高的刑台上,弹奏了最后的《广陵散》,铮铮的琴声,神秘的曲调,铺天盖地,飘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弹毕之后,就被杀掉了。他死后,《广陵散》也失传了。 嵇康遇害后,“竹林七贤”中跟他关系最要好的向秀,也不敢坚持不入仕。这些事情,李密当然不可能不知道。为了防止可能产生的误会,他确实有必要郑重声明,自己并不讲什么名节,完全愿意在新政权为官,现在之所以不能立刻出来,只是因为祖母需要照料,如此而已。
解释误会,打消武帝疑虑,求得体恤
翻译、疏通、理解第4段文意。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
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因此我效忠于陛下的日子还很长,而报答祖母刘氏的日子已很短了。我怀着象乌鸦反哺一样的私情,希望能够准许我对祖母养老送终的请求。
有:通“又”。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状语后置。这样看来,我向陛下尽职的时间还很长。是,这样。尽节,效忠。乌鸟私情 :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成语。愿:希望。终养:养老送终。
臣之辛苦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
我的苦衷,不仅蜀地的人和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到的,祈望陛下能怜惜我愚昧至诚的心意,成全我这点微小的愿望,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保全她的余年。
辛苦:古,辛酸苦楚;今,身心劳苦。 非独:不仅,不只是。牧伯:长官。牧,州的长官。伯:长。皇天后土:指天和地。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鉴:察,看。愚诚:形作名词,愚拙的诚心。听:准许,成全。志:心愿。庶:或许。侥幸:幸运。卒:终。
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谨拜表以闻。
我活着愿意献出生命,死后愿意像结草老人一样来报答陛下的恩惠。我怀着难以承受的象牛马一样恐惧的心情,谨慎地呈上此表来使您知晓。
结草:“结草衔环”,指报恩。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结草,典故见本课注释。衔环,古代神话小说记载:东汉杨宝九岁时救了一只黄雀,某夜有一黄衣童子来见杨宝,把四枚白环给他,并对他说要让他的子孙洁白,位登三公。后杨宝子、孙、曾孙果真显贵,四代官职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们的美德为后人所传诵。胜:承受。犬马:名作状,像犬马一样。拜:呈上。以,连词,来。闻:使动,使…闻(听到)。
1、第4段中哪句话表明主旨?贯穿全段的是哪两个词?
主旨:愿乞终养。 核心词: “尽节”、“报养” ——忠与孝难以两全
2、忠孝难以两全,如何解决?
事之实: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言之切:愿乞、愿矜悯、听臣微志、明知、共鉴。 心之诚: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3.由本段可见全文感情真挚、悲恻动人,原因是什么?
明确态度,示之以忠,打动武帝
精心布局,环环相扣,出于情,归于理, 陈情于事,寓理于情.
1. 陈情于事、文笔委婉。 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但作者无论是述自己的孤苦无依之情,还是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都是通过叙事来表达的。而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对武帝的忠敬之心,也是以充满情感的笔调来写的。 作者在文中所陈之情,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二是对“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情绪,三是对祖母刘氏的孝情。正因为作者所写的都是“至性之言”,所以才会产生“悲恻动人"的效果。
2、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 《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至性之言,悲恻动人。”
a、四字骈句: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 成立……”
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b、对偶句。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效果:内外对举,都强调一个“无”字,把自己举目无亲,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
(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效果:前后对举,表达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效果:“臣”与“祖母”对举,突出一个“无”字,强调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现实。
对偶句总体效果: 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强烈,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c、比喻句。(1)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效果:以落日喻人命,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效果: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效果: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
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古文观止》祖母死后,李密果践其言,出仕新朝,官至汉中太守。
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孤苦:没有依 靠,生活困苦。伶仃:孤独。
形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茕茕:孤独无靠的样子。立:孤单单地呆着。
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十分孤单。形:身体。吊:慰问。
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衰老临近残废或事物腐朽即将灭亡。薄:迫近。
气息微弱,形容快要断气的样子。气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指天和地。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实所共鉴,有渝此盟,神明殛之
形容寿命已经不长,即将死亡。人命:寿命。危:危险。浅:不久,时间短。
早晨不能考虑晚上会怎样,情势危急,随时都可能发生变故。
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结草,典故见本课注释。衔环,古代神话小说记载:东汉杨宝救了一只黄雀,某夜有一黄衣童子来见杨宝,把四枚白环给他,并对他说要让他的子孙洁白,位登三公。后杨宝子、孙、曾孙果真显贵,四代官职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们的美德为后人所传诵。
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1、搜集整理有关孝的名言名句: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④“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⑤“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⑥“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⑦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老舍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 ——(意大利)亚米契斯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英)狄更斯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法)司汤达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 ——(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舜的父亲瞽叟、异母弟象,想害死他:舜掘井时,瞽叟与象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孝行感动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飞鸟代他锄草。舜登天子位后,还封象为诸侯。
2、课外搜集关于“孝”的故事,多多益善:
曾参,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以孝著称。少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客,母亲不知所措,用
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觉心疼,知母亲呼唤自己,背着柴速返家中。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子路,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十分孝顺。早年家贫,自己常采野菜做饭,却从百里外负米回家
侍奉双亲。父俱在,使人无法拒绝。母死后,他做了大官,随从车马有百乘,所积粮食有万钟。他常怀念双亲,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国君。生性至孝,父母年老都患眼疾,很想吃鹿乳。郯子听说鹿乳可以治好双亲的眼疾,便披着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人误认其为鹿,正要射他,他赶紧大叫,并将实情相告,猎人敬其孝心,以鹿乳相赠,并护送郯子出山。而国君孝顺的故事也成了千古佳话流传至今。
闵子骞,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他生母早死,父亲娶后妻,又生两子。继母虐待他,冬天,弟弟穿棉花做的冬衣,给他的是芦花做的。
父亲出门,他牵车因寒打颤,绳子掉落地上,遭父亲责打,芦花从打破的衣缝飞出,父亲方知他受虐,回家休后妻。他跪求父亲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董永,相传东汉时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
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返家途中,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
晋人王祥,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
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司空、太尉。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
每到夏夜,吴猛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蔡顺,字君仲,汉代汝南人。少年丧父,对母极孝。时遇王莽之乱,年岁饥荒,粮食缺乏。蔡顺拾桑葚充饥,并以不同的容器分装。一队赤眉军经过,问他,他说:“黑甜的给母亲,青的给自己吃。”赤眉军称赞其孝顺,赠牛脚一条,白米二斗,让他带回家供养母亲。
后汉姜诗,妻子庞氏,夫妻奉母至孝。姜母喜欢饮用沱江水,又好食鲤鱼。夫妻常烹鱼奉母。为了让母亲喝到沱江水,庞氏经常去离家六七里远的江边挑水。一日,宅旁忽然涌出泉水,其味如江水,并且每日跳出两尾鲤鱼,夫妻就常常做美味给母亲吃。这是他们感动上天的缘故。
陆绩,字公纪,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出身官宦世家,从小深懂忠义孝悌之道。六岁时随父赴九江见袁术。袁术用红橘招待他,他随手拿了几个装在怀里。辞别弯腰作揖时,红橘从怀中滚落在地,袁术笑他:“你是我的贵客,怎么还偷柑橘呢?”陆绩答道:“我是想拿回去给母亲尝个新鲜。”袁术听后深感他将来定是不同凡响的人物。“陆绩怀橘遗亲”的事迹广为流传。
后汉江革,早年丧父,奉母至孝。为避战乱,背着年迈的母亲逃难。路遇强盗,欲杀江革,江革哭告,有老母无人奉养,强盗感其孝,放其生还,江革背着母亲最后在下邳定居下来。为了生活,他到一家人家当佣人,供养老母。后来他又背着母亲回到老家临淄。母亲有事外出,他必定亲自驾车缓缓前行。江革背母、行佣、拉车的孝行很快在天下流传开来。
朱寿昌,宋朝人。七岁时,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外出嫁人,母子不相见已五十余年。宋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为了寻母亲,他弃官前往陕西,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乡里。终于在同州(今山西大荔)找到母亲,欢聚而归。朱寿昌弃官寻母的孝行,受到王安石苏轼等人的赞美。
3、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触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人教版 (新课标)7 *陈情表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7 *陈情表集体备课ppt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作品背景,语言建构与应用,把握文脉主旨,注字音,分古今,文脉图解,问题导思,多维探究,审美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7 *陈情表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7 *陈情表课文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悯”,“伶仃”,孤独的样子,授予官职,不能走路,成人自立,辛酸苦楚,微小的,假如没有,呼出和吸入的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7 *陈情表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7 *陈情表评课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文体知识,为何陈情如何陈情,研读文章,第1段,夙遭闵凶,父丧母嫁,多病零丁,门衰祚薄,夙婴疾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