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试题(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试题(二)第1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试题(二)第2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试题(二)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第一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诗词曲鉴赏,填空题,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蜡月 彩绘 充足 万不得已
    B.粉碎 糊涂 搁板 残灯未庙
    C.咽下 耐何 解释 开山鼻祖
    D.眨眼 摊贩 轿车 优哉游哉
    2.下面四组成语中,与神态无关的一项是( )
    A.神采奕奕 眉开眼笑B.目瞪口呆 笑逐颜开
    C.大惊失色 垂头丧气D.仪表堂堂 囫囵吞枣
    3.《寒食》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宋朝
    B.东汉
    C.元朝
    D.唐朝
    4.下面词语中的“异”与“惊异”中的“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异口同声B.异地C.离异D.深以为异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B.八儿家的灶上,一大锅粥正在叹气。
    C.那些鸡在男孩后面追着叫着,把他的耳朵都吵聋了!
    D.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二、诗词曲鉴赏
    快乐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的诗人苏轼,他和其父苏洵、其弟苏辙 并称“_____”。
    7.这首诗描写的是惠崇的一幅名为《______》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 ________,动的景物有________,诗人从这些景物中感受到 _________来了,表达了诗人 ___________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三、填空题
    8.根据你所掌握的习俗寓意完成下面的练习。
    (1)看年画,猜寓意,写成语。
    _______ ______
    (2)元宵节时吃汤圆:______________
    9.根据语境写诗句。
    老师经常用“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这样劝告人们珍惜时间的诗句来教导我们,使我们明白从小就应该好好学习。
    10.积累填空。
    (1)古往今来,有不少描写节日的诗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三个:描写寒食节的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描写七夕节的诗句“_________,脉脉不得语”;描写中秋节的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
    (2)“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描写了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寒食》一诗中的“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两句也表达了这一意思。
    (3)中国的食物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如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______;过生日的时候吃面条,寓意______;过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寓意______。
    11.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春节从là yuè(____)的初旬就开始了,家家熬制腊八粥,泡色如翡翠的蒜瓣。孩子们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买zá bàn(____)儿,这是用花生、榛子、栗子等掺和成的。除夕夜家家放biān pà(____), 好不热闹,还要tōng xiā(____) 不zhă yăn(_____)地守岁。
    四、现代文阅读
    融会贯通,读读想想。
    ①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②就这样,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12.宏愿的意思是:________。人们哄堂大笑是因为人们觉得他不仅无钱,还________。
    13.“58座”说明________,“开山鼻祖”说明________。
    课内阅读。
    腊八粥(节选)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14.用一句话概括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选取了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
    16.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先后调动了大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官。
    17.第2自然段中,加点词句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对腊八粥的描写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理解。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曾子之妻之市 ②听父母之教
    B.①其子随之而泣 ②今子欺之
    C.①汝还 ②顾反为汝杀彘
    2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妻之市 之:往B.顾反,为女杀彘 反:同“返”
    C.妻适市反 适:往D.特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
    21.解释加点的词。
    (1)妻止之 止(______________)
    (2)遂烹彘也 遂 (_______________)
    2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24.习作训练。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风俗的特点,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D
    2.D
    3.D
    4.D
    5.B
    6.宋 三苏
    7.春江晚景 桃花、 蒌蒿、竹子 春江、鸭子、河豚 春天 对大自然的赞美,对春天
    8.喜上眉梢 年年有余 一家人团团圆圆
    9.老大徒伤悲
    10.寒食东风御柳斜 盈盈一水间 不知秋思落谁家 轻烟散入五侯家 年年有余 福寿绵长 团圆美好
    11.腊月 杂拌 鞭炮 通宵 眨眼
    12.伟大的志愿 口出狂言
    13.桥多 唐东杰布在藏戏的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14.人人都喜欢喝腊八粥。
    15.排比 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 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
    16.味觉 视觉 嗅觉
    17.运用了心里及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八儿极度兴奋、喜悦而又急切的心情。
    18.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
    19.C
    20.D
    21.阻止 于是,就
    22.婴儿还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啊。
    23.曾子有必要杀彘。因为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
    24.范文
    乡村的元宵节
    在我的家乡流传着一句话“十五大于年”,意思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比过年还要热闹。
    元宵节从正月十四就开始了,一共要热闹整整三天。人们在广场上敲锣打鼓,放鞭炮,放烟花,还要放灯,比春节热闹十倍。
    正月十四,人们放“鬼灯”。“鬼灯”制作起来非常简单,用棉花浇上油,再包上纸就成了。“鬼灯”要在坟地里点燃,祝福祖先们平平安安。
    正月十五热闹非凡。人们坐在三轮车上敲锣打鼓。在锣鼓喧天的喜庆声中,大家走走停停,放花炮,放“神灯”。“神灯”和“鬼灯”做法一样,不同的是“神灯”要在大街上放。
    这一天,村子里还扭秧歌。人们排成各种队形,舞着,扭着,快活极了。周围观看的人群,情绪高涨,伴随着鼓点儿时不时地欢呼几声,把秧歌表演推向了高潮。
    正月十六,元宵节就到了尾声。大家把所有烟花都摆在大街上燃放起来。在锣鼓声中,人们兴奋地放起“人灯”。“人灯”和“神灯”的做法和放法几乎一模一样,只是燃放的时间不同,称呼不同,意义不同罢了。
    这一天,一家人欢聚在一起吃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元宵刚下肚,人们扶老携幼,走出家门“遛百病”。老人们说,这一溜达所有的疾病就全部溜走了。
    乡村的元宵节,热闹快乐,别有一番风情融入其中。

    相关试卷

    第一单元练习卷(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练习卷(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表达与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诗词曲鉴赏,填空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诗词曲鉴赏,填空题,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