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1. 小明同学坐在公园的过山车上,过山车高速运动时,小明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地面上的人B.建筑物C.过山车D.过山车轨道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B.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
D.“B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
3. 下列实验中,属于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的是( )
A.发声的电铃放入真空罩,从罩内抽气
B.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
C.尺子伸出桌边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尺子
D.拨动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4. 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过程相对应的是( )
A.水蒸气在高空中变成小水珠--属于汽化现象
B.在阳光下露珠变成水蒸气后慢慢消失--属于升华现象
C.江河湖海中的水结成冰--属于凝华现象
D.积雪变成水归入大海--属于熔化现象
5. 冬天,车窗密闭的汽车行驶在公路上,玻璃窗很快出现“白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白雾”是液体
B.“白雾”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热
C.车外水蒸气的温度高于车内水蒸气的温度
D.“白雾”出现在车窗的外侧
6. 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车上用电子手表的秒表功能计下了汽车连续通过5根电线杆的时间为10s,相邻电线杆的距离为50米,则汽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
A.90km/hB.70km/hC.50km/hD.40km/h
7. 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下图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A.B.C.D.
8.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桌面上,并在桌面上垫一张白纸,再将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放在白纸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应该将蜡烛B也点燃
B.取下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一张光屏,光屏上不会出现蜡烛A的像
C.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像会变大
D.本实验中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9.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因为光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是( )
A.手影的形成
B.月亮的“倒影”
C.玻璃幕墙光污染
D.笔在水面处“折断”
10. 如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煤油(盐水的密度1.2×103kg/m3,煤油的密度0.8×103kg/m3).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 )
A.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B.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
C.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D.乙杯是水,丙杯是煤油
11. 如图,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在右边的屏上出现彩色光带。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各种色光通过棱镜左界面时偏折程度相同
B.各种色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程不同
C.各种色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相同
D.各种色光在玻璃中不再沿直线传播
12. 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微信或支付宝付款,打开微信或支付宝的扫一扫,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付款二维码完成操作即可。当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摄像头距离二维码多远都行
C.二维码是光源
D.二维码白色部分反射了各种色光
13. 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14.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6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 )
A.5cm
15. 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A.单位转换:1t=1t×1000=1000kg
B.冰完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小
C.给氧气钢瓶充氧气时,钢瓶内气体质量变大,密度不变
D.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加减砝码仍不平衡,调平衡螺母使之平衡
16. 小军在实验室利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测量一不规则物块的密度.用调好的天平测物块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如图乙所示,将该物块放入原来盛有25mL水的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
B.该物块的质量为54.4g
C.利用图内测出物块的体积为45cm3
D.该被测物块的密度为2.7×103kg/m3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如图所示是眼镜店清洗眼镜的设备,该设备利用________声波使清洗液发生剧烈________达到去污作用;另一方面,科学研究发现,7赫兹的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给人伤害,用这种________声波制成的武器威力巨大,可以传得很远,如果要减少伤害,可以制造________隔离罩,从而有效的阻止声波的传播。
甲图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为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应将胶片放在距离透镜________的位置(选填序号:①一倍焦距以内②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③二倍焦距以外),白色银幕是为了________所有颜色的光(选填“反射”或“吸收”).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向南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4秒甲车与乙车相遇,甲、乙两车的s−t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知A、B间的距离为________m。相遇后再过4s,两车相距________m。
严寒的冬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容易被冻裂,原因是冰的密度ρ=0.9×103kg/m3,小于水的密度,在水结冰过程中,物质的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所致。
一个质量为540克,体积为360厘米3的空心铝球,在空心部分能注________克水,该空心部分________装下与水质量相等的酒精.(选填“能”或“不能”)(ρ铝=2.7×103千克/米3,ρ水>ρ酒精)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每图2分、每空2分,共28分)
画出在墙壁MN右侧通过中间的窗户能看到物体AB全部的空间范围,并用斜线涂上。
请画出由S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小明和小红同时用同样的器材在实验室做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他们正确安装好器材(如图甲所示)后开始实验,把水从室温开始加热到水沸腾,如图是两名同学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由图象可知在本地水的沸点是________∘C。
(2)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是”或“不是”)。
(3)小红烧杯中的水________沸腾(选填“先”或“后”),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小明同学周末和父母一起郊游,在河边捡到一块形状漂亮的石头,他想结合当天学过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来测量一下这块石头的密度。到学校后经老师同意到实验室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绳、水等器材对石头密度进行了测量.操作过程如下:
(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2)小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头的质量,如图乙所示,请指出小明在操作中存在的错误:________。
(3)改正错误后,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丙所示,测石头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石头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华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小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整至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它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相同,小华接着在蜡烛和光屏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移至光具座________cm刻度处,再次得到清晰的烛焰像。
(3)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乙的位置不变,拿一个焦距更大的凸透镜替换原来的那个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小华要想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在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4)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片远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
四、计算与解答题(本题20分.要求解答过程必须写出必要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某汽车在一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遇到前方车速监控检测点。在距离监测点111m时,检测点的距离传感器从向车发出超声波信号,传感器从发射超声波信号到接收到信号共用了0.6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检测监控点的距离。
(2)此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km/h。
如图所示,一个容积V0=500cm3、质量m0=0.5kg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m1=0.4kg的水(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石块密度ρ石=2.6×103kg/m3),求:
(1)瓶中水的体积V1;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
(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答案】
C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
在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先选取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一般也不同.
【解答】
解:A、以地面上的人为参照物,小明看到的“地面上的人”应是静止的,与题意不符;
B、以建筑物为参照物,小明看到的“建筑物”也是静止的,与题意不符;
C、以过山车为对照物,“地面的人和建筑物”与过山车的位置发生变化,并随着过山车出现旋转的感觉,故C符合题意;
D、以过山车轨道为参照物,建筑物与轨道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建筑物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答案】
C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声与信息
声速
人耳的构成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解析】
(1)15∘C,空气中声速为340m/s;
(2)减弱噪声的方法有:①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
(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
A、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B、汽车禁止鸣笛;
C、振动频率不在20Hz∼20000Hz产生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
D、“B超”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
3.
【答案】
C
【考点】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
(1)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
A、罩内抽出空气,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A不符合题意。
B、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烛焰晃动,不能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尺子,响度不同,故C符合题意。
D、拨动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音调越低,频率越低,不能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4.
【答案】
D
【考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解析】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是吸热过程;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是放热过程;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熔化是吸热过程。
【解答】
A、水蒸气在高空中变成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在阳光下露珠变成水蒸气后慢慢消失属于汽化,故B错误;
C、江河湖海中的水结成冰属于凝固现象,故C错误;
D、积雪变成水归入大海是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故D正确。
5.
【答案】
A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解析】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解答】
寒冷的冬天,车窗紧闭的客车行驶在公路上,车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的内侧,形成“白雾”,“白雾”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放热,白雾是液体,故A正确,BCD错误。
6.
【答案】
B
【考点】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解析】
汽车的速度表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汽车在10s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10s的比值,就是汽车在10s内的平均速度.
【解答】
解:由题意知,小明在汽车驶过第1根电线杆时开始计时,在汽车驶过第5根电线杆时停止计时,
则汽车通过的路程(4个间隔距离):s=4×50m=200m,
汽车的平均速度:v=st=200m10s=20m/s=72km/h,约为70km/h,故B正确.
故选B.
7.
【答案】
B
【考点】
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解析】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随时间均匀增加,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他们的速度v保持不变,v−t图象时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由图知在相等时间t内,甲的路程S甲小于乙的路程S乙,即S甲
解:由题意知甲乙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与乙的速度保持不变,在相等时间t内s甲
8.
【答案】
B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解析】
(1)在实验中玻璃板起到平面镜的作用,在镜面前的亮度越大,则其成的像越清晰。
(2)虚像实际并不存在,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左右相反,且成的像是虚像。
(4)探究型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找普遍规律,测量型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求平均值;
【解答】
A、实验中若将另一侧的蜡烛点燃,更不容易发生反射,效果更不明显;
B、光屏只能承接实像,而平面镜成虚像,在其位置上放一张光屏。故B正确;
C、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像的大小不变;
D、本次实验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故D错误。
9.
【答案】
D
【考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
A、手影的形成,故A不符合题意;
B、月亮的“倒影”,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玻璃幕墙光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笔在水面处“折断””,故D符合题意。
10.
【答案】
C
【考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大小与体积成反比。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已知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由图知:甲液体的体积最大,乙液体的体积最小,丙液体的体积居中,
根据公式ρ=mV,可知甲液体密度最小,为煤油,乙液体密度最大,是盐水,丙液体密度居中,是水.
故选C.
11.
【答案】
B
【考点】
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光的色散
【解析】
(1)白光是复色光,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经过三棱镜后由于折射率不同,导致偏折程度不同,偏折角越大,折射率越大,其频率越大,由v=分析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的大小;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解答】
AB、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各种色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程相不同,通过的路程最长,B正确;
C、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橙、黄、绿、蓝、靛、紫,紫光偏折最大,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由v=,折射率大的在玻璃中传播速度小,由A知紫光的路程最长知紫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最长;
D、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D错误。
12.
【答案】
D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光源
物体的颜色
【解析】
物距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的范围f
A、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故A错误;
B、扫描二维码时,故B错误;
C、二维码自身不能发光,故C错误;
D、二维码白色部分可以反射各种色光。
13.
【答案】
A,C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首要的问题是知道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前;
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前面,可以用缩小像距和调节物距的方法使烛焰清晰的像承接在光屏上。
【解答】
近视镜片属于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有近视镜片时,凸透镜所成的像会后移;
拿走近视镜片后,蜡烛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前面,即凸透镜所成的清晰的像应该在光屏和透镜之间,所以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或将蜡烛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故AC正确,BD错误。
14.
【答案】
A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
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这两个不等式列出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求出凸透镜的焦距。
【解答】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即5cm
综合两个不等式可知,7cm
【答案】
B
【考点】
质量的单位
密度及其特性
质量及其特性
天平的使用
【解析】
(1)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
(2)质量是物体本身的性质,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状态无关;密度是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与质量、体积无关;在质量一定时,物体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3)氧气钢瓶充氧气时,钢瓶内气体质量变大,容积不变;
(4)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解答】
A、“1t×1000”≠1000kg,故A错误;
B、冰冰熔化成水,密度变大知,体积变小;
C、氧气钢瓶充氧气时,容积不变可得,故C错误;
D、测量时加减砝码仍不平衡,称量时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16.
【答案】
D
【考点】
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
(1)调节天平时应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对侧移动;
(2)读取天平示数应将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相加;
(3)读取量筒示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用两次量筒的示数差得出物体的体积;
(4)用密度的公式进行计算。
【解答】
A、图甲中指针偏右,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B、图乙中天平的示数为50g+4g=54g;
C、物体的体积为45ml−25ml=20ml=20cm3,故C错误;
D、物体的密度ρ==3=2.6×103kg/m3,故D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答案】
超,振动,次,真空
【考点】
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
(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比如:人们面对面谈话就是传递信息;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就是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
(2)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器,是利用超声波能使清洗液产生剧烈振动,达到去污作用的。
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则7赫兹的声波属于次声波。
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如果要减少伤害,可以制造真空隔离罩,从而有效的阻止声波的传播。
【答案】
②,反射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
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原理工作的,此时物距2f>u>f,像距v>2f;
白色银幕可以反射所有颜色的光。
【解答】
解: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实像,则此时物距2f>u>f,即胶片应放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故选②;
白色银幕是为了反射所有颜色的光,让观众看到五彩的画面.
【答案】
6,6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1)根据图甲和图乙读出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公式即可求出甲、乙两车的速度;根据甲、乙各自的速度和时间,算出4s通过的路程,它们的路程之差就是A、B两点间的距离;
(2)计算出4s通过的路程,它们的路程之差可得两车之间的距离。
【解答】
乙的速度:v乙===2m/s(1)由题知,两车分别从A,经过4秒A,
相遇时,甲车通过的路程为:s甲=v甲t=5.5m/s×4s=3m,
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乙=v乙t=2m/s×4s=6m,
则A、B间的距离为:s=s乙−s甲=8m−2m=7m(2)(2)相遇后再过4s,甲车通过的路程为:s甲′=v甲t′=0.4m/s×4s=2m,
B车通过的路程为:s乙′=v乙t′=3m/s×4s=8m,
则此时甲与乙相距:s′=s乙′−s甲′=2m−2m=6m。
故答案为:8;6。
【答案】
不变,增大
【考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
质量及其特性
【解析】
水在0∼4∘C之间具有热缩冷胀的特点,所以一定质量的水结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无关。
【解答】
冬天室外的自来水水管容易被冻裂,由水变成冰的过程中,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
水结冰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公式ρ=mV知,体积增大。
【答案】
160,不能
【考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1)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求出实际铝的体积,再与铝球的实际体积(360cm3)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旅的体积小于球的体积,则是空心的;用铝球的实际体积减去铝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
求出空心部分水的质量;
(2)由ρ=分析能否装下与水质量相等的酒精。
【解答】
解:由ρ=mV可得空心部分注满水,水的质量m水=ρ水×V空=1.7g/cm3×160cm3=160g;
由ρ=mV可得,与水质量相等的酒精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故该空心部分不能装下与水质量相等的酒精.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每图2分、每空2分,共28分)
【答案】
分别作出物体两个端点A和B发出的经过孔MN上下边缘的两条光线,这两条光线之间是人眼能够看到的范围、B和下边缘的两条射线的交点即为眼睛的位置
。
【考点】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解析】
光沿直线传播,分别作出人眼能看到的端点A和B的范围,即可确定眼睛的大致位置。
【解答】
分别作出物体两个端点A和B发出的经过孔MN上下边缘的两条光线,这两条光线之间是人眼能够看到的范围、B和下边缘的两条射线的交点即为眼睛的位置
。
【答案】
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考点】
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
要正确作出图中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必须知道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过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如何传播?
【解答】
解: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答案】
98
不是
后,小红烧杯中所烧水的质量较大
【考点】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
(1)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即为沸点;
(2)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C;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3)到达沸点的时间的短,先沸腾;影响沸腾时间长短的因素有:水的质量、水的初温,酒精灯的火焰大小等。
【解答】
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从图中看出;
此时沸点为98∘C,低于100∘C;
从图中看出,小红烧杯中的水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长;从图中看出,故原因可能是小红烧杯中所烧水的质量较大。
【答案】
右
用手拿砝码
2.6×103
【考点】
固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
(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调节。
(2)用天平测量石头质量时,石头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增减砝码。
(3)石头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石头的体积等于石头浸没水前后水面对应刻度值的差。
知道石头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石头的密度。
【解答】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说明天平的右端上翘。
如图,石头放在天平的左盘,故错误之处是:用手拿砝码。
石头的质量:m=20g+20g+10+2g=52g,
石头的体积:V=40ml−20ml=20ml=20cm3,
石头的密度:ρ===2.6g/cm7=2.6×105kg/m3。
【答案】
10.0
幻灯机,65
远离
左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
(1)运用平行光测焦距法粗测凸透镜的焦距;
(2)当物体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像成在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投影仪等;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分析解答;
(3)凸透镜焦距越大对光线的折射能力越弱;
(4)远视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解答】
由图可知,最小,故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物体在1倍焦距和3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在蜡烛和光屏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移至光具座65cm刻度处;
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乙的位置不变,焦距较大的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减弱,因此要想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光线提前会聚,像距减小,光屏要靠近凸透镜。
四、计算与解答题(本题20分.要求解答过程必须写出必要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答案】
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检测监控点的距离为102m;
此汽车的行驶速度是108km/h。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1)由“传感器从向车发出超声波信号到接收到信号共用了0.6s”可知走单程所用的时间。再根据s=vt可求出小车与检测监控点的距离;
(2)从向车发出超声波信号到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此时汽车与检测监控点的距离之和是111m,汽车行驶的路程为两次汽车与检测监控点的距离之差,时间为0.3s,根据速度公式可计算此汽车的行驶速度。
【解答】
超声波信号走单程所用的时间t=×8.6s=0.5s可得小车与检测监控点的距离:
s=vt=340m/s×0.3s=102m;
超声波信号传到汽车前汽车行驶的路程s7=s0−s=111m−102m=9m,
此汽车是行驶速度为v8===30m/s,
30m/s=30×3.4km/h=108km/h。
【答案】
(1)瓶中水的体积为400cm3;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为100cm3;
(3)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为1160g。
【考点】
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
(1)知道瓶内水的质量利用ρ=mV求瓶内水的体积;
(2)石块总体积等于瓶子容积减去水的体积;
(3)利用m=ρV求石块的质量,可求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
【解答】
解:(1)由ρ=mV得瓶内水的体积:
V1=m1ρ=0.4kg1×103kg/m3=4×10−4m3=400cm3;
(2)石块总体积:
V2=V容−V1=500cm3−400cm3=100cm3;
(3)由ρ=mV得石块的质量:
m石=ρ石V2=2.6g/cm3×100cm3=260g=0.26kg,
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
m=m水+m0+m石=0.4kg+0.5kg+0.26kg=1.16kg=1160g。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共8页。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4年初三物理一诊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4年初三物理一诊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年初三物理一诊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年初三物理一诊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