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单元达标检测试卷)(解析版+原卷版)期末复习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3724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单元达标检测试卷)(解析版+原卷版)期末复习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3724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单元达标检测试卷)(解析版+原卷版)期末复习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372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单元达标检测试卷)(解析版+原卷版)期末复习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372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单元达标检测试卷)(解析版+原卷版)期末复习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4372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单元达标检测试卷)(解析版+原卷版)期末复习试卷
展开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达标检测试卷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估计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质量约10kg B.一根筷子长度约22cm
C.正常人的脉搏一分钟约15次 D.人体密度约7.9×103kg/m3
【答案】B
【解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A.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0.05k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根筷子的长度略大于18cm,在22c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2.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 )
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物体的形状C.物质的状态 D.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答案】A
【解析】根据质量的概念就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由此可见一个物体质量大小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都无关。因为当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发生变化时,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所以质量是不变的。
3.用一架砝码严重生锈的天平去测量物体的质量,其结果将会( )
A.偏小 B.偏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天平平衡后,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若砝码已经生锈,则砝码质量等于砝码的实际质量加上杂质的质量,因此砝码质量增加,而读数时仍然按照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没有计算杂质的质量,所以偏小,故选A。
4.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答案】D
【解析】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体积不变,根据公式讨论可知,密度变小,A错误;
B.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体积变大,由公式讨论可知,密度变小,B错误;
C.粉笔是固体,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质量也相应的减小,密度不变,C错误;
D.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体积变小,质量不变,由公式讨论可知,密度变大,D正确。
5.入春以来气候干燥,龙东地区多处发生火灾。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的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 )
A.温度较低,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B.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C.温度较高,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D.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答案】C
【解析】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的温度上升到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水随着温度的降低变成固态冰时密度反而会减小。所以水是个特殊的例子。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空气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
6.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天平用来测质量,量筒和水可测固体的体积,还可用量筒天平得到相同质量的液体.
分析每一个实验需要的器材,看天平、量筒、水能完成哪些实验.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需要用天平测量牛奶质量,用量筒测量牛奶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完成.
②用天平测量戒指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戒指的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可以鉴别金戒指的真伪,可以完成.
③取一小段铜导线,可以测它的质量、体积,算出它的密度,但无法测铜导线的直径、总质量,就无法得出它的长度,不能完成实验.
④鉴别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用天平测量铜球的质量,用量筒和水测量体积,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然后和铜的密度比较,可以完成实验.
⑤用天平称出一堆大头针的数目:先用天平测量50个大头针的质量,求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再用天平测量一堆大头针的总质量,求出一堆大头针的数量,可以完成.
7.小明想测出家中消毒用的酒精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出空瓶子的质量为30g,然后将瓶子内倒满酒精,测出瓶子与酒精的总质量为115g,然后将酒精倒入量筒中,测出瓶子和剩余酒精的质量为33g,读出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100mL。他在实验时的操作、所测的数据及读数都是正确的,忽略测量误差对数据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下列推算正确的是( )
A.瓶内全部酒精的质量为82g B.瓶子的容积为105.7mL
C.酒精的密度为0.82g/cm3 D.酒精的密度为0.85g/cm3
【答案】C
【解析】A.瓶内全部酒精的质量m=m总-m瓶=115g-30g=85g,故A错误;
BCD.量筒中的酒精的质量m1=m总-m1=115g-33g=82g
那么酒精的密度
瓶内酒精的容积
故BD错误,C正确。
8.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答案】C
【解析】A.由图象可知,在4℃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A正确;
B.在0~4℃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故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故B正确;
C.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当河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为0℃,故A点为0℃,故C错误;
D.温度不同的水密度不同,密度大的水下沉到底部,而下层的密度小的水就升到上层来。这样,上层的冷水跟下层的暖水不断地交换位置,整个的水温逐渐降低。这种热的对流现象只能进行到所有水的温度都达到4℃时为止,故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故D正确。
二、填空题(8个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9.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应根据估计,按质量_________(选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向右盘中增减砝码;在调换砝码时,如果发现添加最小的砝码则多,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又少,这时应采取________的方法使天平平衡.
【答案】由大到小移动游码
【解析】在物体的称量过程中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在调换砝码时,如果添加了最小砝码还大,而取出最小砝码又偏少,此时应该采取移动游码方法使天平平衡.
10.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装有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则甲瓶液体质量 乙瓶液体质量,甲瓶液体密度 乙瓶液体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等于;小于。
【解析】 (1)原来天平的横梁已平衡,放上装有液体的两瓶子后,此时的游码归零,横梁仍然平衡,则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物体的质量,即两个瓶及瓶中液体的总质量相同;因为两个瓶子完全相同(两瓶子的质量相同),所以甲瓶液体质量等于乙瓶液体质量;
(2)两个瓶子中液体的质量相同,由图可知,甲瓶中的液体体积大一些,由ρ=m/v可知甲瓶液体密度小于乙瓶液体密度。
11.一杯牛奶有250mL,其质量为300g,则牛奶的密度是_____kg/m3;小李喜欢喝加糖的牛奶,加糖溶解后,牛奶的密度会____(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答案】1.2×103变大
【解析】牛奶的密度
ρ==1.2g/cm3=1.2×103kg/m3
喝加糖的牛奶,加糖溶解后,牛奶的质量变大,体积变化很小,所以牛奶的密度会变大。
12.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测实心物体的质量时,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放入实心物体前量筒内水的体积为15ml,放入实心物体后量筒内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不计细绳的体积。则该物体的体积为_____cm3,物体的物质密度为_______kg/m3。
【答案】15. 2.16×103。
【解析】本题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用量筒测量物体体积,特别是要掌握读数规则。然后应用密度公式求解密度。同时要注意体积单位、密度单位的换算关系要熟练。1ml=1cm3
1g/cm3=1.0×103kg/m3。
首先要知道这个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物体的体积等于放入后量
筒内水面位置对应刻度值减去放入前量筒内水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就容易求出其的密度。
观察甲图可知:物体的质量为m=30g+2.4g=32.4 g
观察乙图和题中已知条件可知实心物体的体积为v=30ml-15ml=15ml=15cm3
由ρ=m/v可以求出其的密度
ρ=m/v=32.4g/15cm3=2.16g/cm3=2.16×103kg/m3
13.请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选填“g”、“kg“成“t”)
(1)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 ;
(2)中学生小超的质最大约是50 。
【答案】(1)g;(2)kg。
【解析】质量的估测,需要我们熟悉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以它们为标准对研究对象的质量作出判断。如: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杯水的质量在0.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大象的质量在5t左右,等等。
(1)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2)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
14.为了测石块的密度,小英先用已调平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在测体积时,由于石块无法放进量筒,他先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4g,再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的水,并用胶头滴管向烧杯中加减水,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用天平测出此时的总质量为152g,由此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 kg/m3.(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答案】78;1.625×103.
【解析】(1)图中石块的质量为m=50g+20g+5g+3g=78g;
(2)石块排开水的质量m水=152g﹣104g=48g;
石块的体积等于石块排开水的体积:V=V水===48cm3;
石块的密度:ρ===1.625g/cm3=1.625×103kg/m3.
15.初二年级某班一位同学用调好的天平测量一体积为8cm3的小石块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天平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该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而另一位同学测得乙物体的质量是甲物体质量的3倍,若甲、乙两物体的体积比为4∶3,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比为______。
【答案】2.2g/cm3 1∶4
【解析】由图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小石块的质量m=10g+5g+2.6g=17.6g
小石块的密度
ρ===2.2g/cm3
小石块的密度为2.2g/cm3。
甲、乙两物体的体积比为4∶3,由ρ=得甲、乙两物体的密度比
ρ甲∶ρ乙=∶===
甲、乙两物体的密度比为1∶4。
16.小明记录了一定质量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间,水温升高时,水的体积将 。当水温在时,水的密度是 (选填“最大”或“最小”;灌装的饮料(可看作为水)在此温度下存放是最 (选填“安全”或“不安全”。
【答案】变小;最大;安全
【解析】由图象可知,水在之间,随着温度升高体积逐渐变小;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温度变化,在时,水的体积最小,由可知,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体积最小,密度最大;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温度变化,在时,水的体积最小,由公式可知,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体积最小,密度最大;由图象可知,“温度低于时,水的体积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大;高于时,水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灌装的饮料(可看作为水)在时体积最小,在以下或以上时,体积均增大,故在存放灌装饮料是最安全的。
三、实验探究题(3个小题,17题10分、18题6分、19题8分,共24分)
17.为预防新冠肺炎,小明用密度为0.8g/cm3的纯酒精配制了浓度为75%的酒精。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为检验自已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甲乙丙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选填序号)。
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移动游码
C.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3)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 cm3。
(4)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g。
(5)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为 g/c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 (选填“纯酒精”或“水”)。
【答案】(1)右(2)B (3)40 (4)62 (5)0.9 纯酒精
【解析】(1)调节天平在水平台面上平衡时要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调节,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所以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调节游码,即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故B正确;
(3)由图可知,量程的分度值为2mL,示数为40mL=40cm3;
(4)如图丙所示,游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木块的质量:m=50g+10g+2g=62g;
(5)倒入量筒中酒精的质量为:m=98g﹣62g=36g,酒精的密度为:ρ===0.9g/cm3,由于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所以需要添加密度小的纯酒精。
18.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学校的自来水密度进行了测定:
(1)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侧的零刻度线,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向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2)实验正确操作,测出自来水和杯子总质量为114.8g,将部分水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____ cm3。测出剩余自来水和杯子的质量,如图丙所示,为______ g;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自来水的密度为_______ kg/m3;
(4)在向量筒倒入自来水时,如果不慎有水溅出,则测出的自来水密度会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右平衡螺母 60 54.2 1.01×103偏大
【解析】(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侧的零刻度线,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天平指针向左偏,所以需要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2)由图示可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60mL=60cm3
测出剩余自来水和杯子的质量,如图丙所示,为m=20g+20g+10g+4.2g=54.2g
(3)自来水的密度为
(4)如果不慎有水溅出时,计算时水的质量会偏大,体积会偏小,所以密度会偏大。
19.在“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实验中: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量筒、足量的水、细线、待测小金属块(质地均匀)等。
(1)小鑫同学首先将托盘天平放置于 工作台上,将游码放在标尺的 处,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将金属块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内,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当横梁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为 g。
(3)把金属块缓慢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使其浸没在水中,此时量筒内的水面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 cm3。
(4)经过计算可知,金属块的密度是 g/cm3,可以换算为 kg/m3。
(5)将金属块截去一半,剩余金属块与原金属块相比,密度 (选填“不变”或“改变”)。
【答案】(1)水平零刻度线右(2)54 (3)20 (4)2.7 2.7×103(5)不变
【解析】(1)实验前,首先要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金属块的质量为:m=50g+4g=54g,
(3)由图可知,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为40mL;金属块的体积为:V=V2-V1=40mL-20mL=20mL=20cm3;
(4)金属块的密度为:ρ===2.7g/cm3=2.7×103kg/m3;
(5)将金属块截去一半,质量减小了,但密度不变。
四、计算题(2个小题,20题12分、21题14分,共26分)
20.如图所示, 一个容积V0=500cm3、质量m0=0.5 kg 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 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 让水面上升到瓶口, 若瓶内有质量m1=0.4kg的水( 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 , 石块密度ρ石=2.6×103 kg/m3 ) , 求:
( 1) 瓶中水的体积V1
( 2) 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
( 3) 乌鸦投入石块后, 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
【答案】(1)400 cm3 (2)100 cm3 (3)1160g。
【解析】( 1) 瓶中水的体积为
V1=m1/ρ=0.4kg/1.0×103 kg/m3 =4×10-4 m3=400cm3
( 2) 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
V2=V0-V1=500cm3-400cm3=100cm3
( 3) 石块密度ρ石=2.6×103 kg/m3
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100cm3
根据密度公式ρ=m/v得
石块的质量m2=ρ石V2=2.6×103 kg/m3×100cm3=260g
所以乌鸦投入石块后, 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
m=m0+m1+m2=0.5 kg+0.4kg+0.26kg=1.16kg=1160g
21.建筑工地需要400 m3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平装满一桶沙石,测得桶中的沙石的质量为5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 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kg, ρ水=1.0x103kg/m3, g取10N/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沙石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载重4000kg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答案】(1)0.02m3;(2)2.6×103kg/m3;(3)260车
【解析】
(1)桶的容积为
V桶=V水===0.02 m3.
(2)沙石的密度为
ρ沙====2.6×103 kg/m3.
(3)建筑工地需要沙石的总质量为
m=ρV=2.6×103 kg/m3×400 m3=1.04×106 kg,
需要运的车数为n===260车.
五、综合素养题(9分)
22.飞机主要选用铝和铝合金做的.纯铝很软,人们在纯铝中加入4%的铜与少量的镁、锰、硅、铁等,制出了硬铝.在金属中,铝已经够轻了,后来科研人员受泡沫塑料作用的启发,又研制出了更轻的铝----泡沫铝.在纯铝或铝合金中加入添加剂后,经过发泡工艺处理,使其密度仅为金属铝的0.1---0.4倍,它会像木头一样漂浮在水中;并使得泡沫铝兼有金属和气泡的特征,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目前用泡沫铝来做飞机与火箭是最理想的材料,还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纯铝中加入4%的铜与少量的镁、锰、硅、铁等制成了硬铝,“硬铝”的优点是 .
(2)“泡沫铝”与铝相比又有了 的优点(从力、声、热等角度分析,至少谈两点),“泡沫铝”的这些特点,你认为还可以应用在 (至少举一例).
【答案】(1)密度小,硬度大;(2)能保温、隔音、不易锈蚀;用来制作保温材料.
【解析】阅读所给材料,然后根据材料内容分析答题:
铝的质地比较软,很容易发生形变,硬铝就克服了这种缺点;
泡沫铝的优点:能保温、隔音、不易锈蚀等
(1)由所给材料控制,铝的质地比较软,很容易发生形变,当制成硬铝后,就克服了纯铝软的特点,硬铝的优点是:密度小,硬度大;
(2)由所给材料控制,泡沫铝的优点:能保温、隔音、不易锈蚀等;
泡沫铝可以用来制作保温材料.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原卷版docx、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达标检测试卷 (解析版+原卷版)期末复习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单元达标检测试卷 (解析版+原卷版)期末复习试卷,文件包含第二章声现象单元达标检测试卷原卷版docx、第二章声现象单元达标检测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