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三年级下册19 测试与改进教案
展开第六单元 动力小车
第19课 测试与改进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观察描述动力小车的动力特点。
2. 测量动力小车的运动距离与时间。
3. 根据小车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并加以改进。
科学探究:
1. 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发现小车运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2. 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及运用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能力。
科学态度:
能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尝试多种改进方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于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身需求。
教学准备:橡筋动力小车,反冲力气球小车,计时器,软尺,实验手册。
教师准备:橡筋动力小车,反冲力气球小车,计时器,软尺
学生准备:实验手册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分配 | 教学活动(包括教师指导及预设学生生成) | 设计意图(写明本环节要达成教学目标要点) |
一、展示并测试小车 | 提问:我们的动力小车怎么样?能否顺利行驶? 1.师:展示我们的动力小车,小组讨论小车的特点是什么,它们是怎么运动的。 预设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小车的特点。 2.师:讨论如何测量小车的行驶距离和时间? 预设生: 小组讨论并汇报。 3.师:出示注意事项。 预设生:测量并记录结果。 4.师:在实验台上测试小车的运动距离和时间,并将结果填写在学习记录单上。 预设生:汇报结果,将结果填写在班级记录表中。 | 了解小车构造及小车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汇报时以动力和作用为基础。
培养学生参与设计实验的能力。
通过测试让学生感觉到不同的小车动力不同。 |
二、改进动力小车 | 1.师:对我们制作的动力小车进行相互评议,说一说它们的优点与不足。 预设生:对比班级记录表中各组的测量结果,发现小车的优点与不足。 2.师:针对动力小车的不足之处,我们如何进行改进? 预设生:讨论改进方法并汇报。 3.师:确定各组改进方法。 预设生:领取材料并测试小车的运动距离和时间。 4.师:总结改进方法与结果。 预设生:汇报改进结果。 |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并尝试多种改进方法。 |
板书设计: 测试与改进
优点 不足 改进 橡皮筋小车 节能 更换更粗的橡皮筋 气球小车 环保 更换弹性更好的气球 |
小学教科版 (2017)7.评估改进塔台模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 (2017)7.评估改进塔台模型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大象版 (2017)4 改进小水钟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大象版 (2017)4 改进小水钟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总结点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7.评估改进塔台模型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7.评估改进塔台模型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活动手册使用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