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一等奖课件ppt
展开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
教学目标 | 1.在地图上能够辨别大洋、海、海峡等地理事物; 2.运用地图说出四大洋的分布; 3.利用地图,学会用大洲位置描述大洋的位置。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1.辨别大洋、海、海峡等地理事物 2.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难点: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
教学过程 |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地球”一节,知道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地球的大小和地球仪上经纬度相关的知识;在本节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大致情况、七大洲的相关知识。七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对本课内容略有了解,但是这些知识是片段性的,零散性的。而且受年龄和经历所限,空间概念较为薄弱,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各大洋的相对空间位置与联系,并需要大量运用地图、图片、遥感影像等资料。 教学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本课对应的课标主要为“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2.教学内容: 本课与《世界的海陆分布》第一课时相衔接,讲述的便是地球表面的两大组成部分:大洲和大洋之中的大洋,主要内容包括“洋”、“海”、“海峡”的概念、四大洋的基本情况,以及在此基础上拓展的海洋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本课是学生认识地球,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的第一步,学好本课,对之后的学习大有裨益。教学内容中注意突出人地关系的主题。 教学过程: 导入: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世界的海陆分布,知道了在地球表面覆盖着约29%的陆地和71%的海洋,也就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我们知道人们将世界上的陆地分成七个部分,称为七大洲。紧紧环绕着陆地的是广袤无边的海洋,它们彼此相通,连为一体。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上的海洋。了解它们的位置、分布和特征。 一、“洋”、“海”、“海峡”的概念 在“国际新闻分享主题班会”上,玲玲和贝贝分享的新闻中提到了“太平洋”、“德雷克海峡”、“百令海峡”、“黑海”、“地中海”等名词,那么你有没有思考过,“洋”、“海”、“海峡”这些词语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来明晰这些概念。 洋(或称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它们通常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 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面积比大洋小的多,一般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与大洋隔开; 海峡是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 现在,让我们打开世界地形图或翻到地球图册的世界地形图页,一起来找到刚才提到的“太平洋”、“德雷克海峡”、“百令海峡”、“黑海”、“地中海”。 【暂停】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用1分钟的时间找到它们,同时试试看你还能找到哪些其他的大洋、海和海峡。 让我们一起在地图上标出它们的位置。它们分别是“太平洋”、“德雷克海峡”、“霍尔木兹海峡”、“黑海”、“地中海”。你找对了吗? 二、四大洋 让我们将目光聚集到世界上的大洋。世界上的陆地并没有都连在一起,但海洋几乎是贯通的。请你观察世界的海洋,习惯上,人们将世界上的海洋划分为四个部分,成为四大洋。下面,请同学们在世界的大洲与大洋地图上找到四大洋。 【暂停】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用1分钟的时间找到它们, 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大洋的形状轮廓和面积。如果我们为四大洋的面积排序,从大到小依此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我们先来了解太平洋。 【太平洋】 太平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它在四大洋中面积最大、深度最深、岛屿最多。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长度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为109900千米。总面积180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世界海洋面积的二分之一。 (简介名称由来)你知道太平洋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1520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寻找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四个多月的艰难航程,越过狂风恶浪的大西洋,穿过惊涛骇海峡,麦哲伦的船队进入了新的开阔海域。时值当时天气晴朗,风平浪静,与在先前海峡中的航行截然不同,因此麦哲伦便把这里称为“太平洋”。 【暂停】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用1分钟的时间,观察地图回答,太平洋被哪些大洲包围呢?提示:请你找找看它的西面、东面和南面分别是哪些大洲呢? 太平洋的西面是亚洲、大洋洲;东面是北美洲、南美洲;南面是南极洲。也就是说,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我们观察、学习了太平洋的位置、面积、轮廓和深度,带着同样的问题,我们再来学习大西洋。 【大西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它的形状似“s”形。南北长大约1.5万千米,东西窄,其最大宽度为2800千米。总面积约为9300万平方千米,比太平洋面积的一半稍多一点。平均深度3626米,最深处达9219米。 (简介名称由来)大西洋得名于古希腊神话中大力士神阿特拉斯的名字。据说这里是阿特拉斯神居住的地方。中文汉译名“大西洋”是明朝在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创造的。当时中国人心中的“西洋”,也就是“郑和下西洋”的那个大洋,其实是今天的印度洋。因此利玛窦将比当时的“西洋”更大的这片大洋命名为“大西洋” 【暂停】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用1分钟的时间观察地图回答,大西洋被哪些大洲包围呢?大西洋的西面、东面和南面分别是哪些大洲呢? 大西洋西面是北美洲、南美洲; 东面是欧洲、非洲; 南面是南极洲。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呈南北走向。 【印度洋】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面积约为7500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397米,大部处于低纬度地区,水面平均温度20℃~27℃。
(简介名称由来)正如刚才我们学习时提到,明朝时“郑和下西洋”的那个“西洋”,其实是今天的印度洋。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绕行非洲南端好望角,向东寻找印度,他所经过的这片洋面被命名为“印度洋” 【暂停】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观察地图,根据刚才学习过的描述大洋与大洲相对位置关系的方法,说出印度洋被哪些大洲环绕? 印度洋西面是非洲,东面为大洋洲,北面是亚洲,南面为南极洲。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印度洋是世界最早的航海中心,其航道是世界上最早被发现和开发的,是连接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重要通道。 【北冰洋】 北冰洋(Arctic Ocean)又称北极海,面积131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小最浅以及最冷的大洋。同时它也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简介名称由来)由于终年气候严寒,绝大部分被冰层覆盖,古希腊曾把它叫做“正对大熊星座的海洋”。1845年,匈牙利布达佩斯地理学会命名,经汉文翻译为北冰洋。洋名Arctic源于希腊语,意指正对着大熊星座的海洋。 北冰洋全部位于北半球。 【暂停】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观察地图回答,太平洋被哪些大洲包围呢? 北冰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 三、海洋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 现在我们了解了世界上的四大洋,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具有四个不同点,即位置不同,面积不同,轮廓不同,深度不同。浩瀚的海洋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有着太多的未知,人们对海洋的探索从未止步,对海洋的认识由浅入深。我们中国也为海洋科学考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请大家观看视频,思考我国自主研发的“奋斗者”达到了怎样的下潜深度呢? 通过视频我们了解到,奋斗者号这个大国重器,它的下潜深度已经超过了一万米,世界上能够实现这样的下潜深度的国家寥寥无几。 这样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的海洋,它对于我们人类的生存发展来说有哪些意义呢?请同学们从海洋与生命的关系、海洋中包含的资源等方面结合自己的科学知识思考。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思考三分钟。 大海是生命的摇篮,它孕育了地球最原始的生命。海洋里的原始生命改变了大气成分,为进化出陆生动物和我们人类提供可能; 海洋是资源的宝库,海洋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资源,例如渔业水产和矿产资源。人类每年捕捞的海产品高达2亿多吨,每年从海水中提取大量的化学元素、开采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海洋中蕴藏着无尽的能量,潮汐能、海流能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多的为我们人类所利用。 最后,海洋是重要的交通要到,从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所在的的大航海时代,到如今构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打开了世界贸易的窗口,加快了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而如今,过量的化石能源使用和环境污染正在给我们的蓝色海洋带来灾难,海平面上升、海洋污染、大量海洋生物死亡,让我们触目惊心。让我们联起手来,从我们自己做起,选择一种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共同保护美丽的海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上的海洋,我们了解了洋、海、海峡的区别,逐一学习了四大洋的位置、与大洲的关系,比较了它们的深度和面积。最后我们讨论了海洋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 作业: 尝试画出世界海陆分布简图。学生可以按照老师给出的步骤和要点来绘制。 教学反思: 本课逻辑明确,思路清晰,设置“新闻发布主题班会”等情境让学生的学习联系生活,增强学习兴趣;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地图,指导了绘制世界海陆分布简图的方法,提供了锻炼学生填图、读图、析图及绘图能力的机会,体现了地理学习的特点,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培养了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意识等。但本课的教学设计还有待加以改善,比如教学过程的设计还应继续完善,根据线上教学的特点进一步设计交互性强、吸引学生兴趣的活动,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教学效果更为良好。
|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评优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海洋与陆地,七大洲,四大洋,课堂练习,亚洲4400,非洲3020,北美洲2423,南美洲1797,南极洲140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获奖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宇宙中看到的地球,航天员眼中的地球,海洋与陆地,七大洲,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面积361亿km²,面积149亿km²,北半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公开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公开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程标准,陆地与海洋,PART01,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说出各大洲的名称,大洲分界线,各大洲分界线,四大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