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4287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4287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42878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综合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 ( 2分 ) 选择四组成语中写得全对的一组( )
A. 完壁归赵 负荆请罪 应接不瑕 同心协力
B. 身临其境 无微不至 兴高彩烈 千均一发
C. 神计妙算 无优无虑 匠心独运 各抒己见
D. 安然无恙 川流不息 风驰电掣 再接再厉
2. ( 2分 )题西林壁( )
A. 书写、题写 B. 要求回答的提问
3. ( 2分 ) 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 “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 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4. ( 2分 )缘身在此山中( )
A. 缘分 B. 因为
5. ( 2分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蕴含着的道理是:( )
A. 当局者迷,旁边者清。
B. 局部的细致观察,有利于看清事物的真面目。
C. 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冷静地进行调查分析,就容易主观地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该事物。
6. ( 2分 ) 读下面的词语,选择排列正确的一组( )
A. 篇 段 词 字 句 B. 篇 段 句 词 字 C. 段 篇 词 字 句
二、判断题
7. ( 2分 ) 读诗《游山西村》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丰年留客足鸡豚”的“足”写出了农家待客的热情。
三、填空题
8. ( 6分 )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厚------________ 新-----________ 出-----________
轻易------________ 宁静-----________ 柔弱-----________
9. ( 8分 ) 我会找近义词、反义词。
隐蔽 平坦 复杂 宽敞 坎坷 简单 宽广 隐藏
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0. ( 1分 ) 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
11. ( 4分 ) 选字组词。
侧 厕 则
身________ 公________ 原________ ________影
12. ( 4分 ) 读句子,排顺序,填序号。
________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________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________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________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13. ( 2分 ) 读《题西林壁》根据古诗内容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的“题”意思是________。诗人从________这几个角度观察了庐山。
14. ( 2分 ) 把诗句补充完整。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
15. ( 2分 ) 填写反义词。
崭新—________ 肯定—________
16. ( 5分 ) 查字典
四、问答题
17. ( 5分 ) 课题“题西林壁”是什么意思?
五、综合题
18. ( 7分 ) 阅读《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文段,回答问题。
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他精神大振,仔细端祥着美洲和非洲大陆形状上的不同点。果然,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吻合----- 端详-----
(2)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果然
②偶然
19. ( 5分 )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______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______一把,使它______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1)把下面的词语填入横线上。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1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2 一把,使它 3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2)“巴”的意思是 1 。
(3)这段文字介绍了 1 。
20. ( 2分 ) dukew 《蟋蟀的住宅》,理解句子的意思。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1)“随遇而安”是指 。
(2)这句话写出了 。
21. ( 8分 ) 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法国梧桐树
法国梧桐树不像棕榈树那么笔直,也不像杨树那么高大。树身向四面叉开,上面长满了手掌般的大叶子。夏天,树叶茂盛,就像_______,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秋天,它的叶子开始变黄了。秋风一吹,它们就慢慢飘落下来,真像______。这时候,你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它的枝干挂满了圆圆的果实,它们就像_____,又像是______,怪不得老师说它叫“悬铃木”呢。
(1)把文中的比喻部分填完整,填在横线上。
法国梧桐树不像棕榈树那么笔直,也不像杨树那么高大。树身向四面叉开,上面长满了手掌般的大叶子。夏天,树叶茂盛,就像________,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秋天,它的叶子开始变黄了。秋风一吹,它们就慢慢飘落下来,真像________。这时候,你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它的枝干挂满了圆圆的果实,它们就像________,又像是________,怪不得老师说它叫“悬铃木”呢。
(2)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写具体的______
A.树枝、树冠、树叶、果实
B.树身、树叶、果实
(3)法国梧桐树属于______
A.攀援植物
B.悬铃木
C.落叶树
22. ( 12分 ) 根据古诗《游山西村》,回答下列问题。
(1)“重”是多音字,诗中读音是________,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谁)在________(时候)________(做什么)的景象。
(3)“足”的意思是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________。
(4)诗中的“山西村”在____。
A.今山西省山西村
B.今浙江绍兴
C.今浙江杭州
(5)诗中写景寓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告诉我们一个生活哲理: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23. ( 13分 ) 课内阅读《爬山虎的脚》。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 的。爬山虎的脚长在 上。茎上长 的地方,反面伸出 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 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 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________上。茎上长________的地方,反面伸出________ 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________ 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________ 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2)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爬山虎的脚的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3)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2.【答案】 A
3.【答案】 D
4.【答案】 B
5.【答案】 C
6.【答案】 B
二、判断题
7.【答案】正确
三、填空题
8.【答案】薄;旧;入;困难;热闹;坚强
9.【答案】 隐蔽;隐藏;宽敞;宽广;平坦;坎坷;复杂;简单
10.【答案】难道这座住宅不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吗?
11.【答案】侧;厕;则;侧
12.【答案】4;2;1;3
13.【答案】题写,写上;横、侧、远、近、高、低
14.【答案】只缘身在此山中;柳暗花明又一村
15.【答案】陈旧;否定
16.【答案】fèi;F;贝;九;上下
四、问答题
17.【答案】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五、综合题
18.【答案】 (1)符合;打量
(2)①看天色这么黑沉,今天果然下雨了。②这些事故的发生绝非偶然。
19.【答案】 (1)巴;拉;紧贴
(2)紧紧贴在
(3)介绍爬山虎是怎样利用脚,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20.【答案】 (1)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论环境如何都能满足
(2)对于一般的昆虫来说,只要能够找到一个临时的藏身之地就满足了,而蟋蟀却不同,它不愿意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择址,自己一点一点地挖掘。这句话照应了课文的题目,让读者知道为什么把蟋蟀的藏身的洞穴叫做“住宅”
21.【答案】 (1)一把巨伞;一只只黄色的蝴蝶;刺毛球;小铃铛
(2)A
(3)B
22.【答案】 (1)chónɡ;zhònɡ;重量
(2)农民;丰收年景;款待客人
(3)足够;农家款待客人时的盛情
(4)B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们陷入困境,不应放弃希望,只要坚持不懈,就可能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我们要增加克服困难的信心。
六、现代文阅读
23.【答案】 (1)茎;叶柄;枝状;蜗牛;嫩红
(2)位置;形状;颜色
(3)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费
音节
________
音序
________
部首
________
笔画
________
结构
________
拉
紧贴
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综合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综合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