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6 孤独之旅 课时检测卷1 试卷 1 次下载
- 16 孤独之旅 课时检测卷3 试卷 1 次下载
-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2练习题 试卷 1 次下载
-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3练习题 试卷 2 次下载
- 18.《怀疑与学问》2练习题 试卷 1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一、基础知识(20分)
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倘若(tǎng)诓骗(kuànɡ)脊梁(jǐ)
B.渺茫(miǎ)省悟(shěng)脂粉(zhī)
C.笼罩(lǒnɡ)抹杀(mǒ) 宰相(xiànɡ)
D.慨叹(ɡài) 玄虚(xuán) 筋骨(jīn)
2.下列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三年时光匆匆过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
B.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奋斗牺牲,他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
C.中国地大物博,孕育了深刻而悠久的文明。
D.包装再精美,质量不过关,也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B.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
C.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
D.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4.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生命中一定要有所热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没有它,我们将活得漫无目的,鸡零狗碎。
①但一定要有一件事
②也是我们整个生命之流的导归之处
③是我们做出任何努力的发心所在
④不见得我们一定会做得多棒
⑤它是我们在所有其他人、事、物上付出时间与心力的充分理由
A.④①⑤③② B.④②⑤①③ C.①④⑤②③ D.③④⑤①②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老张的儿子考上重点高中,左邻右舍都来祝贺老张说:“恭喜令郎考上理想的学校。”
B.过地铁安检时,工作人员对乘客说:“站住,手提包也得检查,赶紧放上去!”
C.同桌向小王请教问题时,小王说:“好吧,我有些高论正想与你分享。”
D.朋友搬新家,小李有事不能去祝贺,就打电话告诉朋友:“今天我有事走不开,改天一定赏光拜访。”
6.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3分)
(1)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
(2)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
(3)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
7.请你依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4分)
要求:内容相关,句式相同。
例句:人生,是一个神秘的故事,我们期待着最美的情节。
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已。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文中论敌的论点是什么?(2分)
2.文中论敌的论据是什么?(3分)
3.文中作者批驳论敌的论点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的自己的论点是什么?(2分)
4.能证明作者论点的论据是什么?(4分)
5.写驳论文,要善于找出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它,就能击中其要害。联系全文,作者是以什么为突破口?为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
自信助人成功
张 雨
①有人请教林肯成功的经验,林肯是这样回答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多的知识,进入更高的境界。我的成功经验就是自信。”由此可见,要想成功,首先就要自信,自信助人成功。
②自信,首先要不惧外界的冷嘲热讽,树立奋斗目标。我国著名数学教授华罗庚,小时候并不聪明,学习成绩很差。由于他的不聪明,小学时连毕业证都没拿到,只拿到一本修业证书。他的数学成绩也不好,读初中的时候,他的数学还是通过补考才及格的。因此,同学们都笑他,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废物”。当别人这么叫他的时候,他就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数学成绩提高。从此以后,他笨鸟先飞,别人学习一个小时,他就学习两个小时。经过努力,他终于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成绩,最后还成了闻名世界的数学家。
③自信,就是在别人都不相信你时,你要更加努力奔向目标。波尔是丹麦的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曾获过诺贝尔奖。当他还年轻的时候,就提出了量子论。有一次,科学家们举行一个学术讨论会,当讨论到波尔的观点时,权威们否定了他的量子论。但权威的话没有毁掉波尔的自信心,反而使他更加振作起来。因为他心里清楚,他的这种理论是正确的。于是他开始实验,为理论找起证据来。后来,很多科学家也通过实验证明了波尔的量子理论的正确性。波尔出名了,还获得了诺贝尔奖。
④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穿越卑微,拥抱梦想。一位父亲带儿子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说:“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着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这位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他说:“那时我家里很穷,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梵·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轻看卑微,我也有为梦想奋斗的权利和义务。于是,从那以后,我便树立了自信心。”
⑤有许多时候,成功与我们失之交臂,这并不是成功不垂青我们,而是我们缺少自信。拿破仑曾说:“胜利不站在智慧的一方,而站在自信的一方。”自信是人生不竭的动力,人生中的一切都立于自信的基础上。
(摘自《思维与智慧》)
1.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证明“自信助人成功”这一中心论点的?(3分)
2.选文第①段引用林肯分享成功的经验的故事,有什么作用?(2分)
3.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是什么论据?作用是什么?(4分)
4.选文第④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5.从论证方式来看,选文和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2分)
参考答案
一、1.C 2.A 3.B 4.A 5.A
6.(1)排比(2)反问(3)比喻
7.示例:是一部雄浑的交响乐 我们期待着最激昂的乐章 是一幅多彩的画卷 我们期待着亮丽的色彩 是一条涓涓的溪流 我们期待着绚丽的浪花
二、(一)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①总自夸地大物博。②只希望着国联。③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3.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4.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5.以论敌的论证为突破口,论敌的论证存在以偏概全的致命弱点,所以作者抓住其要害,驳倒论敌的论点。
(二)1.从三个方面:①自信,首先要不惧外界的冷嘲热讽,树立奋斗目标;②自信,就是在别人都不相信你时,你要更加努力奔向目标;③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穿越卑微,拥抱梦想。
2.引出中心论点“自信助人成功”,充当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道理论据。引用名人名言,深刻有力地证明了“有许多时候,成功与我们失之交臂,这并不是成功不垂青我们,而是我们缺少自信”的观点,使论证更加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4.举例论证。列举伊东布拉格战胜卑微取得成功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穿越卑微,拥抱梦想”的分论点,从而证明了中心论点“自信助人成功”。
5.选文是立论,直接提出“自信助人成功”的论点并加以论证;课文是驳论,批驳对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这一错误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语文九年级下册屈原精品练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441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屈原精品练习题</a>,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对语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品同步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精练,拓展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