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章声(4)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D.“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C.水中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着音乐进行表演,说明水能传播声音
D.社区举行文艺表演活动时,从高音喇叭传出的美妙歌声肯定不是噪声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 B.市城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用B超诊断病情,证明声波具有能量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4.以下是从声源处降低噪音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音器 B.电锯工的耳朵塞上棉花
C.高速公路两旁种上树木 D.街头设置噪声监视器
5.下列实例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即将上钩的鱼儿被岸上走动的人吓跑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比较发出的声音
C.用硬卡片以不同的速度在梳齿上划过,比较发出的声音
D.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观察到水花飞溅的现象
6.2021年9月21日晚,大湾区中秋电影音乐晚会在深圳湾体育馆拉开帷幕。如图所示是音乐会上某青年员演唱的一个场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员发出的声音是由舌头振动产生的
B.观众通过声音的响度来分辨出该演员的声音
C.演员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中的
D.演员表演时“引吭高歌”,是指该演员的声音音调高
7.下面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关于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笛的音调最高,音叉的音调最低 B.三种乐器的音色相同
C.三种乐器的响度相同 D.长笛和钢琴的音色相同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公路旁植树造林,安装隔音屏,安装噪声检测仪都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同一乐器,弹奏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色就不同
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比水中传播慢
D.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见声音
9.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人民带来很大影响,为保护自己与他人,出门要戴口罩,当你戴上口罩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你的声音( )
A.响度变小 B.响度变大
C.音调变低 D.音调变高
10.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11.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发声停止,声音不会消失
C.振动的音叉激起的声波看不见,因而不存在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2.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
A.掩耳盗铃 B.语无伦次 C.震耳欲聋 D.莺声燕语
13.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0dB说明物体振幅为零
B.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
C.在100m赛跑的终点计时员,以听到声音开始计时会降低运动员的成绩
D.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14.现有四个编钟,如图所示,它们按大到小的顺序由左至右排列,其中有一编钟上有一隐形的裂痕,为了查找出这口编钟,用锤子分别敲击它们,将所产生的声波输入示波器中,四幅图为示波器中显示的对应的波形图,则下列关于敲锤时用力大小和判断裂痕的有无,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敲甲编钟用力最大,乙编钟有裂痕 B.敲丙编钟用力最大,丁编钟有裂痕
C.敲乙编钟用力最大,丁编钟有裂痕 D.敲丙编钟用力最大,乙编钟有裂痕
二、填空题
15.科学工作者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21s收到回波信号,则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 ______米(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速是1520m/s),这种方法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______。
16.如图所示,将一些纸屑撒在鼓面上,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比较纸屑跳动的高度来比较鼓面振动 _____(选填“振幅”或“频率”)的大小。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之为 ______(选填“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17.某一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一分钟内振动了3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Hz,人类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18.有以下事实或做法:①人们挑选西瓜时,总喜欢拍几下,以判断西瓜的生熟;②登雪山时不能高声说话;③汽车上的倒车雷达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车后方情况;④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以上事例中,能表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的是______;表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______(填序号)。
19.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这说明声音可以______,通过听诊器可以清楚的听到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是因为它能够减少声音分散,增大______。
20.教室内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______产生的,并通过______传播到学生的耳朵。物理老师的嗓门真大,是指声音的______大,“闻声知人”是根据声音______判断的。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在______过程中减弱噪声。
21.如图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吊着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小球被弹起,此现象说明________。若图中所示的实验在月球上进行,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塑料球________出现前面的现象,站在旁边的人_______听到声音(选填“会”或“不会”)。
22.在一些闹市区,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65.7分贝)反映的是声音的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中国最年轻的兵种中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无声手枪,还有特种作战消音靴。作战消音靴是在_____ 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是防止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他们在越野拉练时能听到指战员下达的各种口令,声音是通过_____ 传到战士们的耳中。
23.如图1、2所示,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通过观察、体验、总结,可以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 ___________产生的;如图3所示,找一根长木棍,右边这位同学用针尖轻轻地刮木棍的一头,刮木棍的沙沙声连他自己都听不清。左边的另一位同学在木棍的另一头,把耳朵紧贴木棍,却能清楚地听到他拍来的“电报”。原因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D
4.A
5.D
6.C
7.C
8.C
9.A
10.C
11.D
12.C
13.D
14.B
15.1.596×104m 不能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6.振幅 转换法
17.5 不能
18.①③ ②④
19.传递信息 响度
20.振动 空气 响度 音色 传播
2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会 不会
22.响度 声源 空气
23.振动 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传声效果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综合与测试精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