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章声特训(4)2021-2022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声源发出的声音在均匀空气中传播时( )
A.声波波速逐渐变小 B.声波频率逐渐变小
C.振幅逐渐变小 D.声音的音色逐渐变化
2.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
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声包括听得见的声音、还有听不见的超声波和次声波
C.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跟发声体发声时的频率和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D.发声体的材料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相同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发声
C.声音在真空中可以传播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5.如图所示,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撒些纸屑,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原来静止在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起来,而且声音越大纸屑跳动得越剧烈,根据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说明( )
A.声速与频率的关系 B.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C.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声喧哗”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B.“隔墙有耳”可以说明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C.剧院内壁上的蜂窝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7.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B.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
C.放在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8.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他的“吼”声能将玻璃杯震碎下列声音的利用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超声波金属探伤仪
C.医生利用听诊器诊病 D.超声波粉碎胆结石
9.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声识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D.次声波响度太小,所以人耳听不到
10.如图,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
B.弹拨吉他力度越大,吉他弦的振动频率越大
C.吉他声响度大小与人距离吉他远近有关
D.吉他声具有能量
11.2020年1月14日,泸州市民乐团在江阳艺术宫举行了“2020年迎春音乐会”,音乐会着重以民乐、民歌的表现形式来突出这场音乐会的特点,有琵琶、二胡、古筝等民乐器参加演奏,也有著名音乐家的独唱、合唱等.以下关于音乐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听众能听到声音,主要是通过大厅的墙壁传过来的
B.二胡演奏中,演奏者通过拉动弓的力度来改变声音的音调
C.男高音和女低音合唱中,男高音的音调高
D.我们很容易区分二胡和琵琶的演奏,主要是通过声音的响度
12.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B.图乙中人站在天坛的圜丘的中央台上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是因为声音反射造成的音响效果
C.图丙中敲击鼓面,鼓面的振动带动周空气振动,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
D.图丁中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音量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13.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同一个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声音的音调比乙高
B.丙声音的响度比甲大
C.甲声源发声时振动幅度比乙大
D.甲声源发声时每秒内振动次数与丙相同
二、填空题
14.我国高铁总路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们乘坐的高铁动车正以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一列普通列车以的速度也向南行驶,小红发现自己超过普通列车用的时间为16s,车上玻璃在两车交会时会发出嗡嗡声,手一摸有点震,这说明_____。以小红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____“南”或“北”行驶,普通列车的长度为______m。
15.如图所示,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不要使附近的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却可以听到敲击声,说明 ___________能够传声,如果增大敲击的力度,则声音的 ___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将会变化。
16.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17.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______发出声音,声音通过______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18.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_,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___。
19.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②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④在鼓面放一些小纸屑,击鼓时纸屑随着鼓一起跳动。
你认为,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_ (填序号),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 但是分别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由图1中波形图可以看出:两段音频的的音色_________(相同/不同);图2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丙)
21.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_____(钢尺/桌面被拍打)振动的声音。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音调/音色/响度)不同。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______逐渐变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
22.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从图形可知______图响度大,______图音调高;丙、丁是另外两种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从图形可知图______是乐音的波形,图______是噪声的波形。
23.如图1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从左至右声音的音调逐渐______(升高/降低),发声体是______(水和瓶子/空气柱).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如果从左至右依次吹响八个瓶子可以发现声音的音调逐渐_______(升高/降低)。发声体是_______(水和瓶子/空气柱)。由这个实验规律可知图中2的“哨子”中间的活塞向上推时音调将_______(升高/降低)。
参考答案
1.C
2.B
3.B
4.A
5.C
6.B
7.A
8.D
9.C
10.B
11.C
12.D
13.C
14.发声体都在振动 北 800
15.固体 响度
16.能量 信息
17.振动 空气 能量
18.甲丙 甲乙
19.②和④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
20.不同 甲 乙 甲 丙
21.钢尺 响度 音调 钢尺振动频率小于20Hz
22.甲 乙 丙 丁
23.降低 水和瓶子 升高 空气柱 升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声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