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章光现象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培优(1)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中华诗词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笛声是由笛管的振动产生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具有能量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如图,将一束光垂直于镜面照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角为0° B.入射角为90°C.垂直照射不会发生反射现象 D.若入射光顺时针转5°,则反射光也顺时针转5°3.下列对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红外线来杀菌C.人向平面镜逐渐走近的过程中,人在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D.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4.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B.日食、月食的形成C.白天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D.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早晚长,中午短5.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光的反射现象中,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规律,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规律B.在用三棱镜做对太阳光的色散实验时,出射光中靠近底边的色光是红光C.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虽然不相同,但色光混合的规律与颜料混合的规律是相同的D.我们使用防晒伞,是为了防止红外线对人体的伤害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C.未见其人,先闻其声D.井底之蛙,所见甚少7.两块平面镜M1和M2互成一定的角度放置。当一束光线平行镜面M1射到镜面M2上时,经M2反射后再经M1反射,结果光线以平行镜面M2的方向射出。则这两块平面镜的夹角为( )A.30° B.45° C.60° D.90°8.如图所示,平面镜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则( )A.铅笔的像为虚像,且尖端朝右 B.笔尖的像移动速度大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C.经过3s,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相距6cm D.将M逆时针转动45°,铅笔的像竖直且尖端朝上9.小涵站在平面镜前0.5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 )A.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mB.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像变小C.她在镜中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D.她以0.5m/s的速度靠近镜面,像以1m/s的速度靠近她10.“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观察到反射光束也沿逆时针方向转动B.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C.将纸板F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纸板上仍有反射光束呈现D.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仍在纸板上呈现 二、填空题11.教学楼走廊里挂着一块平面镜,某同学走近镜子时,他在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同学间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对方,表明了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上课时,有时有的同学看黑板会感觉“晃眼”,这是因为黑板这时发生了_________反射。12.小白河是我市著名旅游景点,.每年春天都会有迁徙的天鹅途径小白河湿地公园。当某只天鹅距水面120m时,这只天鹅的倒影与它的距离为________m,该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13.以镜正衣冠。小丽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她在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当她由远及近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像到镜面的距离变______,像的大小______。14.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_______m,若她远离平面镜后退,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5.以下物体:①太阳、②月亮、③闪闪发光的宝石、④萤火虫、⑤烛焰,其中不属于光源的是______,属于天然光源的是______(两空均填序号)。16.如图所示,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反射角___________,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__________度,若镜面转过35°,则这时反射线转过的角度为___________。17.考试时,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答题卡上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如图甲),这是由光射到条形码上时,发生了光的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如图乙所示的体温枪能方便地测量体温,是利用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工作的。 三、实验题18.如图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2)步骤D中,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________;(3)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若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4 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__cm.(4)身在小明右侧座位的小亮说看不到蜡烛的像,为了让小亮也能够看到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如图甲),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小亮____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看到蜡烛的像。19.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宏设计了如下实验。(1)实验时,为保证我们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光线,白色的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 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2)小宏开始实验,将纸板F翻折到与纸板E在同一平面时(如图甲),在纸板F上却看不见反射光束,原因可能是 ______;(3)如表是小宏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反射现象中______;要使结论具有普遍性,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多次实验;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30°30°(4)小宏发现在图乙中如果让光线逆着BO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______;(5)如图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以及法线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20.“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可以看到纸板上入射光A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反射;(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______;(3)让入射角等于______°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4)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尽管纸板AON与纸板BON已经是同一个平面了,但纸板BON上还是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______;(5)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______;(6)若保持平面镜水平不变,将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如图丙),入射光线仍能呈现纸板上,且沿AO方向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此时与图甲情形对比,发生改变的是______。A.法线方向B.反射光线方向C.反射角和入射角关系21.小明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该选择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且将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___。(2)小明先在玻璃板前面2cm处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未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A侧观察,直到观察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若移走蜡烛B并在该位置放一个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像_______(选填“虚”或“实”)。(3)在实验中,小明同学用右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A蜡烛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_______(选填“左”或“右”)手点燃蜡烛。(4)接下来,小明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1cm,B蜡烛应与A相距________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此过程中,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为了让右边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同学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6)做实验的时候,小明从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里看到对面竖直墙上挂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当时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2.A3.C4.C5.A6.C7.C8.C9.D10.B11.不变 可逆的 镜面 12.240 反射 13.虚 小 不变 14.2 不变 15.②③/③② ①④/④① 16.0° 180 70° 17.漫反射 红外线 18.C、D、B、A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0.2 不变 可能 19.粗糙 硬纸板没有竖直立在平面镜上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在 20.漫 没有改变入射角度数多次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0 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 21.位置 相等 虚 左 6 不变 不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