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作为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天文现象一“日环食”天文景观如图所示,于6月21日“夏至日”下午在天空上演。此次日环食是21世纪有史以来发生日食时间最长的一次,这样的日环食也被称为“金边日食”,下列与发生这种天文现象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镜花水月B.海市蜃楼C.雨后彩虹D.如影随形
2.下列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透过放大镜可以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C.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D.幻灯机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3.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下列关于折射角与入射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B.折射角有可能等于入射角
C.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增大D.折射角不可能小于入射角
4.由于视觉原因,用鱼叉刺向水里的鱼往往难于成功。图中能正确解释刺不到鱼的光路图是( )
A.B.
C.D.
5.小明有一个凸透镜,经常用它观察小物体,也能用它做其他光学实验。一次实验时不小心把这个透镜摔坏了,他就用橡皮泥把遗失的部分补上(如图所示)。小明如果用这个补缺的凸透镜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则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 )
A.光屏上能出现三个烛焰的实像
B.光屏上能出现两个烛焰的实像
C.光屏上能出现一个残缺的实像
D.光屏上的像与原镜片成像情况几乎相同
6.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湖中的倒影B.杯中的筷子
C.日食D.放大镜下的手指
7.下列光学器件中,利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 ( )
A.穿衣镜B.观后镜C.潜望镜D.老花镜
8.张强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
A.一定大于20cmB.一定小于8cm
C.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D.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9.如图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放大镜
B. 小孔成像
C. 手影
D. 水中倒影
10.某同学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
B.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C.拍照时花菜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容器的底部形成一个光斑。当往容器中加入水后,光斑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在加水的过程中,入射角____,折射角______(此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2.如图所示是一条鱼跃出水面,咬食荷花的情景,鱼在水中看到荷花,是因为此时光从______斜射入______中(前两空均选填“空气”或“水”);鱼要准确地咬到荷花,应该跃向看到的荷花的______(选填“下方”“上方”或“本身”)位置。
13.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a,b,c,d,e点处,其中蜡烛放在___________处得到的实像离凸透镜最远,放在___________处得到的实像最小。
14.投影仪:镜头是____透镜;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__;成像原理: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______二倍焦距,______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_____的实像;
15.如图所示,光斜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如图可知:_________是法线,_________是入射光线(用字母表示),折射角为_________度,界面的_________边是玻璃(选填“左”“右”“上”“下”)。
16.“扫扫二维码,共享新生活”。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一张照片,如图所示。手机屏幕上成的是________像(填“实”或“虚”),将手机远离二维码时,屏幕上成的像会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三、实验题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cm。
(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课后,小丽和小明又尝试,当他们相距2m,通过同一块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观看对方,小明刚好通过透镜能看到小丽眼睛正立的像,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
A.此时小丽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B.若图片中小丽的手将透镜水平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小明看到正立的像有可能变大
C.小丽从透镜中看不到小明的像
D.小丽从透镜中看到小明倒立缩小的像
18.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测量焦距: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现象说明了凸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_作用,并可得出此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
(2)如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_______,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
(3)当蜡烛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依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
(4)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原因是______。
(5)小明在图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他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让在光屏上的实像变大些,小明应当把蜡烛向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同时把光屏向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6)小明把爷爷的老花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7)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______移动。
(8)一位同学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的实像A,接下来改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B,光屏应该向______(“左”或“右”)移动。像B与像A比较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19.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刻度为50cm处。
(1)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调节光具座上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
(2)当把点燃的蜡烛由图甲所示位置向右移至光具座的35cm刻度时,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会得到一个倒立、_____的实像;若蜡烛烧短后,烛燃的像成在光屏的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
(3)在(2)小问的基础上若光屏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则应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合适的_____(选填“远视眼镜”或“近视眼镜”)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20.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内容:
(1)他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__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 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②小华接着将蜡烛向右移动10cm,此时应将光屏向 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得到一清晰实像;该像的大小比蜡烛没有移动之前所成的像更 _____(选填“大”或“小”)了。
(2)小华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2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该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_____cm<f<_____cm。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首先在光具座上放置实验器材,若光具座A处放置蜡烛如图,则C处应放置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光屏”)。器材正确放置后,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______;
(2)实验小组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
①正确操作后表中实验序号3的像距应为______cm,此次像比实验序号4的像_____(选填“大”或“小”)。
②从数据可得到结论: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大,所成的实像像距越_______。
(3)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为了看清物体,人眼在由远到近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实验序号
物距u/cm
焦距f/cm
像的性质
像距v/cm
1
30
10
倒立缩小实像
15
2
25
10
倒立缩小实像
16.7
3
15
10
倒立放大实像
4
14
10
倒立放大实像
35
5
30
12
倒立缩小实像
20
6
30
15
倒立等大实像
30
参考答案
1.D
2.C
3.B
4.B
5.D
6.A
7.D
8.D
9.A
10.A
11.左 不变 不变
12.空气 水 下方
13.b e
14.凸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小于 大于 放大
15.BF/FB GO/OG 60 右
16.实 变小
17.10.0 放大 40 D
18.会聚 10 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缩小 实 照相机 此时蜡烛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 靠近 远离 靠近 上 左 变小
19.10.0 同一高度 右 放大 上方 远视眼镜 D
20.倒立 缩小 照相机 右 大 9 16
21.光屏 同一高度 30 小 大 变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综合与测试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