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某校初二(上)10月份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展开1. 在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3,3,6B.3,5,9C.3,4,5D.2,3,5
2.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
3.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这个多边形是( )
A.五边形B.六边形C.七边形D.八边形
4. 如图,△ABC中,∠B=∠C,D是BC上一点,DE⊥BC交AC于E,DF⊥AB,垂足为F,若∠AED=160∘,则∠EDF等于( )
A.50∘B.60∘C.70∘D.80∘
5. 如图,△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且AB=6cm,则△DEB的周长为( )
A.40cmB.6cmC.8cmD.10cm
6. 如图, ∠DBC 、∠ECB 的平分线BP、CP交于点P,则 ∠P 与 ∠A 的数量关系为( )
A.∠P=90∘+∠AB.∠P=90∘−∠A
C.∠P=90∘+12∠AD.∠P=90∘−12∠A
7. 如图所示,小华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左转24∘,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向左转24∘,…,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点时,一共走的路程是( )
A.140米B.150米C.160米D.240米
8. 如图,方格纸中△ABC的3个顶点分别在小正方形的顶点(格点)上,这样的三角形叫格点三角形,图中与△ABC全等的格点三角形共有(不含△ABC)( )个.
A.3B.4C.7D.8
9. 如图,D,E,F分别是边BC,AD,AC上的中点,若S阴影的面积为3,则△ABC的面积是( )
A.5B.6C.7D.8
10. 如图所示,在△ABC中,AD,CF分别是∠BAC,∠ACB,的角平分线,且AD,CF交于点I,IE⊥BC于E,下列结论:①∠BIE=∠CID;②S△ABC=12IE(AB+BC+AC);③BE=12(AB+BC−AC);④AC=AF+DC.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二、解答题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cm,一边长等于9cm,求它的周长.
如图,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BF=CE,∠A=∠D,若AB // ED,求证:AB=DE.
已知:∠AOB
求作:∠A′O′B′使∠A′O′B′=∠AOB(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经测量,B处在A处的南偏西57∘的方向,C处在A处的南偏东15∘方向,C处在B处的北偏东82∘方向,求∠C的度数.
如图, BC=AC, CD=CE, ∠ACB=∠DCE=90∘, 连结AD,BE,交 AD延长线于点P.
(1)求证:AD=BE;
(2)求∠APB的度数.
已知:如图,在△ABC中,BE,CF分别是AC,AB两条边上的高,在BE上截取BD=AC,在CF的延长线上截取CG=AB,连AD,AG.求证:AG=AD.
如图,已知△ABC中,AB=AC=10cm,∠B=∠C,BC=8cm,点D为AB的中点.
(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cm/s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P,Q分别运动到C,A即停止).
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s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说明理由;
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
(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试判断,在30s内,是否存在某个时间点满足PQ在同一条边上且PQ=2cm?请直接写出结果.
如图,直线AB交x轴于点A(a, 0),交y轴于点B(0, b),且a,b满足|a+b|+(a−5)2=0.
(1)点A的坐标为________,点B的坐标为________;
(2)如图1,若点C的坐标为(−3, −2),且BE⊥AC于点E,OD⊥OC交BE延长线于D,试求点D的坐标;
(3)如图2,M为OA 边上的中点,连结BM,过点O作 OC⊥BM 交BM于点N,连结 CM,下列结论:① BM+CMOC 的值不变;② BM−CMOC 的值不变.可以证明只有一个结论正确,请你作出正确的选择并求值.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2020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某校初二(上)10月份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C
【考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
【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
【解答】
解:A,3+3=6,不能组成三角形;
B,3+5=8<9,不能组成三角形;
C,3+4=7>5,能够组成三角形;
D,2+3=5,不能组成三角形.
故选C.
2.
【答案】
D
【考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
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三角的度数,由此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解答】
解:三角形的三个角依次为180∘×22+3+7=30∘,
180∘×32+3+7=45∘,180∘×72+3+7=105∘,
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故选D.
3.
【答案】
B
【考点】
多边形的内角和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由题意,得
(n−2)180∘=720∘,
解得n=6,
故这个多边形是六边形.
故选B.
4.
【答案】
C
【考点】
余角和补角
【解析】
由于已知条件可得∠EDC=∠EDB=∠DFB=90∘,又因为△ABC中,由∠B=∠C,所得到∠FDB=∠DEC,结合已知可得∠FDB=∠DEC=20∘,结论可得.
【解答】
解:∵ DE⊥BC,DF⊥AB,
∴ ∠EDC=∠EDB=∠DFB=90∘,
又∵ ∠B=∠C,
∴ ∠FDB=∠DEC,
∵ ∠AED=160∘,
∴ ∠FDB=∠DEC=20∘,
∴ ∠EDF=90∘−∠FDB=70∘.
故选C.
5.
【答案】
B
【考点】
等腰直角三角形
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
先利用“角角边”证明△ACD和△AED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C=AE,CD=DE,然后求出BD+DE=AE,进而可得△DEB的周长.
【解答】
解:∵ DE⊥AB,
∴ ∠C=∠AED=90∘.
∵ AD平分∠CAB,
∴ ∠CAD=∠EAD,
在△ACD和△AED中,
∠C=∠AED∠CAD=∠EADAD=AD,
∴ △ACD≅△AED(AAS),
∴ AC=AE,CD=DE,
∴ BD+DE=BD+CD=BC=AC=AE,
BD+DE+BE=AE+BE=AB=6,
所以,△DEB的周长为6cm.
故选B.
6.
【答案】
D
【考点】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角平分线的性质
余角和补角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BP,CP分别是∠CBD、∠BCE的平分线,
∴∠PBC=12∠DBC, ∠BCP=12∠BCE.
∵∠CBD,∠BCE 为△ABC的两个外角,
∴∠CBD+∠BCE=360∘−(180∘−∠A)=180∘+∠A.
∠PBC+∠BCP=12(∠CBD+∠BCE)=12(180∘+∠A)=90∘+12∠A,
在△PBC 中,∠P=180∘−(∠PBC+∠BCP)
=180∘−(90∘+12∠A)=90∘−12∠A.
故选D.
7.
【答案】
B
【考点】
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解析】
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每一个外角都为24∘,依此可求边数,再求多边形的周长.
【解答】
解:∵ 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而每一个外角为24∘,
∴ 多边形的边数为360∘÷24∘=15,
∴ 小华一共走了:15×10=150米.
故选B.
8.
【答案】
C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用SSS判定两三角形全等.认真观察图形可得答案.
【解答】
解:如图所示每个大正方形上都可作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所以共有八个全等三角形,除去△ABC外有七个与△ABC全等的三角形.
故选C.
9.
【答案】
D
【考点】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
【解答】
解:∵ D为BC的中点,
∴ S△ABD=S△ADC=12S△ABC.
∵ E,F分别是边AD,AC上的中点,
∴ S△BDE=12S△ABD,S△ADF=12S△ADC,S△DEF=12S△ADF,
∴ S△BDE=14S△ABC,S△DEF=14S△ADC=18S△ABC,
∴ S△BDE+S△DEF=14S△ABC+18S△ABC=38S△ABC.
∵ S阴影=S△BDE+S△DEF=3,
∴ S△ABC=83×3=8.
故选D.
10.
【答案】
A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
①由I为△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IE⊥BC于E,得到∠ABI=∠IBD,由于∠CID+∠ABI=90∘,即∠CIE+∠DIE+∠IBD=90∘,由已知条件得到∠IBD+∠BID+∠DIE=90∘,于是得到∠BIE=∠CID;即①成立;②由I是△ABC三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得到点I到△ABC三边的距离相等,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到即②成立;③如图过I作IH⊥AB于H,IG⊥AC于G,有I是△ABC三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得到IE=IH=IG,通过Rt△AHT≅△RtAGI,得到AH=AG,同理BE=BF,CE=CG,于是得到即③成立;④由③证得IH=IE,∠FHI=∠IED=90∘,于是得到△IHF与△DEI不一定全等,即④错误.
【解答】
解:①∠ABC+∠ACB+∠BAC=180∘,
∠IBE=12∠ABC,∠IAC=12∠BAC,∠ICA=12∠ACB,
∠IBE +∠IAC+∠ICA=90∘,
∠CID=∠IAC+∠ICA=90∘−∠IBE=∠BIE.
故①正确,
②∵ I是△ABC三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 点I到△ABC三边的距离相等,
∴ S△ABC=S△ABI+S△BCI+S△ACI
=12⋅AB⋅IE+12BC⋅IE+12AC⋅IE=12IE(AB+BC+AC),
即②正确;
③如图过I作IH⊥AB于H,IG⊥AC于G,
∵ I是△ABC三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 IE=IH=IG,
在Rt△AHI与Rt△AGI中,
AI=AI,IH=IG,,
∴ Rt△AHI≅Rt△AGI,
∴ AH=AG,同理BE=BH,CE=CG,
∴ BE+BH=AB+BC−AH−CE=AB+BC−AC,
∴ BE=12(AB+BC−AC),即③正确;
④只有在 ∠ABC=60∘ 的条件下, AC=AF+DC,即④错误.
故选A.
二、解答题
【答案】
解:分两种情况:
当腰为4时,4+4<9,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
当腰为9时,9+9>4,9−9<4,所以能构成三角形,
周长是:9+9+4=22.
【考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
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4cm和9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
【解答】
解:分两种情况:
当腰为4时,4+4<9,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
当腰为9时,9+9>4,9−9<4,所以能构成三角形,
周长是:9+9+4=22.
【答案】
证明:∵ AB // DE,BF=CE,
∴ ∠B=∠E,BC=EF,
在△ABC和△DEF中,
∠A=∠D,∠B=∠E,BC=EF,
∴ △ABC≅△DEF(AAS),
∴ AB=DE.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解析】
由AB // DE,BF=CE,易得∠B=∠E,BC=EF,然后利用SAS即可判定△ABC≅△DEF,继而证得AB=DE.
【解答】
证明:∵ AB // DE,BF=CE,
∴ ∠B=∠E,BC=EF,
在△ABC和△DEF中,
∠A=∠D,∠B=∠E,BC=EF,
∴ △ABC≅△DEF(AAS),
∴ AB=DE.
【答案】
解:如图所示,∠A′O′B′就是所要求作的角.
【考点】
作图—基本作图
【解析】
先作射线O′B′,然后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OA、OB相交于点E、F,以O′为圆心,以相同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与OB′相交于点E′,再以点E′为圆心,以EF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与前弧相交于点F′,过点O′、F′作射OA′,则∠A′O′B′即为所求.
【解答】
解:如图所示,∠A′O′B′就是所要求作的角.
【答案】
解:
因为BD // AE,
所以∠DBA=∠BAE=57∘.
所以∠ABC=∠DBC−∠DBA
=82∘−57∘=25∘.
在△ABC中,∠BAC=∠BAE+∠CAE
=57∘+15∘=72∘,
所以∠C=180∘−∠ABC−∠BAC
=180∘−25∘−72∘=83∘.
【考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方向角
【解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内错角相等,根据角的和差,可得∠ABC、∠BA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可得答案.
【解答】
解:
因为BD // AE,
所以∠DBA=∠BAE=57∘.
所以∠ABC=∠DBC−∠DBA
=82∘−57∘=25∘.
在△ABC中,∠BAC=∠BAE+∠CAE
=57∘+15∘=72∘,
所以∠C=180∘−∠ABC−∠BAC
=180∘−25∘−72∘=83∘.
【答案】
(1)证明:∵ ∠ACD+∠BCD=90∘,∠BCE+∠BCD=90∘
∴ ∠ACD=∠BCE,
在△ACD和△BCE中,
AC=BC,CD=CE,∠ACD=∠BCE,
∴ △ACD≅△BCE(SAS) ,
∴ AD=BE.
(2)解:∵ △ACD≅△BCE,
∴ ∠CAD=∠CBE,
∠APB=180∘−∠PAB−∠PBA
=180∘−∠PAB−∠CBA−∠CBE
=180∘−∠PAB−∠CBA−∠CAD
=180∘−(∠CAB+∠CBA)
∵ ∠ACB=90∘,
∴ ∠CBA+∠CAB=180−∠ACB=90∘,
∴ ∠APB=90∘.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证明:∵ ∠ACD+∠BCD=90∘,∠BCE+∠BCD=90∘
∴ ∠ACD=∠BCE,
在△ACD和△BCE中,
AC=BC,CD=CE,∠ACD=∠BCE,
∴ △ACD≅△BCE(SAS) ,
∴ AD=BE.
(2)解:∵ △ACD≅△BCE,
∴ ∠CAD=∠CBE,
∠APB=180∘−∠PAB−∠PBA
=180∘−∠PAB−∠CBA−∠CBE
=180∘−∠PAB−∠CBA−∠CAD
=180∘−(∠CAB+∠CBA)
∵ ∠ACB=90∘,
∴ ∠CBA+∠CAB=180−∠ACB=90∘,
∴ ∠APB=90∘.
【答案】
证明:∵ BE,CF分别是AC,AB两条边上的高,
∴ ∠ABD+∠BAC=90∘,
∠GCA+∠BAC=90∘,
∴ ∠GCA=∠ABD.
在△GCA和△ABD中,
GC=AB,∠GCA=∠ABD,CA=BD,
∴ △GCA≅△ABD(SAS),
∴ AG=AD.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解析】
三角形全等条件中必须是三个元素,本题已经有两条对应边相等,只要再找到它们的夹角相等就可以了.
【解答】
证明:∵ BE,CF分别是AC,AB两条边上的高,
∴ ∠ABD+∠BAC=90∘,
∠GCA+∠BAC=90∘,
∴ ∠GCA=∠ABD.
在△GCA和△ABD中,
GC=AB,∠GCA=∠ABD,CA=BD,
∴ △GCA≅△ABD(SAS),
∴ AG=AD.
【答案】
解:(1)①∵ t=1s,
∴ BP=CQ=3×1=3cm,
∵ AB=10cm,点D为AB的中点,
∴ BD=5cm.
又∵ PC=BC−BP,BC=8cm,
∴ PC=8−3=5cm,
∴ PC=BD.
又∵ AB=AC,
∴ ∠B=∠C,
在△BPD和△CQP中,
PC=BD,∠B=∠C,BP=CQ,
∴ △BPD≅△CQP(SAS).
②∵ vP≠vQ,
∴ BP≠CQ,
若△BPD≅△CPQ,∠B=∠C,
则BP=PC=4cm,CQ=BD=5cm,
∴ 点P,点Q运动的时间t=BP3=43s,
∴ vQ=CQt=543=154cm/s;
(2)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分析发现:由于点Q的速度快,
且在P的前边,所以两点第一次相遇的时候,
Q点比P点多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长20cm,
则第一次两点相距2cm时,Q点比P点应多走18cm,
第二次两点相距2cm时,Q点比P点应多走22cm.
设经过x1秒后两点第一次相距2,经过x2秒时两点第二次相距2cm,
可得:3x1+20−2=154x1,3x2+20+2=154x2,
解得,x1=24,x2=883.
经验证,当分别经过24s和883s时,
P,Q两点都皆同在一边,且都在30s内,
故当分别经过24s和883s时,
满足PQ在同一条边上且PQ=2cm.
【考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路程问题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
(1)①根据时间和速度分别求得两个三角形中的边的长,根据SA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根据全等三角形应满足的条件探求边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公式,先求得点P运动的时间,再求得点Q的运动速度;
(2)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分析发现:由于点Q的速度快,且在点P的前边,所以要想第一次相遇,则应该比点P多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长.
【解答】
解:(1)①∵ t=1s,
∴ BP=CQ=3×1=3cm,
∵ AB=10cm,点D为AB的中点,
∴ BD=5cm.
又∵ PC=BC−BP,BC=8cm,
∴ PC=8−3=5cm,
∴ PC=BD.
又∵ AB=AC,
∴ ∠B=∠C,
在△BPD和△CQP中,
PC=BD∠B=∠CBP=CQ
∴ △BPD≅△CQP(SAS).
②∵ vP≠vQ,
∴ BP≠CQ,
若△BPD≅△CPQ,∠B=∠C,
则BP=PC=4cm,CQ=BD=5cm,
∴ 点P,点Q运动的时间t=BP3=43s,
∴ vQ=CQt=543=154cm/s;
(2)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分析发现:由于点Q的速度快,
且在P的前边,所以两点第一次相遇的时候,
Q点比P点多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长20cm,
则第一次两点相距2cm时,Q点比P点应多走18cm,
第二次两点相距2cm时,Q点比P点应多走22cm.
设经过x1秒后两点第一次相距2,经过x2秒时两点第二次相距2cm,
可得:3x1+20−2=154x1,3x2+20+2=154x2,
解得,x1=24,x2=883.
经验证,当分别经过24s和883s时,
P,Q两点都皆同在一边,且都在30s内,
故当分别经过24s和883s时,
满足PQ在同一条边上且PQ=2cm.
【答案】
(5, 0),(0, −5)
(2)过C作CK⊥x轴,过D作DF⊥y轴,
令BD与x轴的交点为M,
∵BE⊥AC于点E,OD⊥OC交BE延长线于D,
∵ ∠DBO+∠BMA=∠OAC+∠BMA=90∘,
∴ ∠DBO=∠OAC,
∵ ∠AOB+∠BOC=90∘+∠BOC=∠COD+∠BOC,
∴ ∠AOC=∠BOD,
在△AOC与△BOD中,
∠AOC=∠BOD∠DBO=∠OACOA=OB,
∴ △AOC≅△BOD(AAS),
∴ OC=OD,
在△OCK与△ODF中,
∠DFO=∠CKO=90∘∠DOF=∠COKOD=OC,
∴ △OCK≅△ODF(AAS),
∴ DF=CK,OK=OF,
∴ D(−2, 3).
(3)答:②正确,
证明:在BM上截取BP=OC,
∵OC⊥BM,∴∠BNO=90∘.
∵∠OBP+∠OMB=90∘,∠AOC+∠OMB=90∘,
∴∠OBP=∠AOC,
在△BOP与△AOC中,
BO=AO,∠OBP=∠AOC,BP=OC,
∴△BOP≅△OAC(SAS),
∴OP=AC,∠BOP=∠OAC=45∘.
∵∠BOA=90∘,
∴∠BOP=∠AOP=45∘.
∵∠BOP=∠OAC,
∴∠MOP=∠MAC,
在△MOP与△MAC中,
OP=AC,∠MOP=∠MAC,OM=AM,
∴∠MOP≅△MAC,
∴MP=MC.
∴BM−PM=BP,
∴BM−CM=OC,
∴BM−CMOC=OCOC=1.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坐标与图形性质
点的坐标
【解析】
(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出a=5,b=−5即可;
(2)过C作CK⊥x轴,过D作CF⊥y轴,再利用AAS证明△AOC与△DOB全等即可;
(3)延长GP到L使PL=OP,连接AL,证明△PAL与△OAP全等,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解答】
解:(1)∵ |a+b|+(a−5)2=0,
∴ a=5,b=−5,
∴ 点A的坐标为(5, 0),点B的坐标为(0, −5).
故答案为:(5, 0);(0, −5).
(2)过C作CK⊥x轴,过D作DF⊥y轴,
令BD与x轴的交点为M,
∵BE⊥AC于点E,OD⊥OC交BE延长线于D,
∵ ∠DBO+∠BMA=∠OAC+∠BMA=90∘,
∴ ∠DBO=∠OAC,
∵ ∠AOB+∠BOC=90∘+∠BOC=∠COD+∠BOC,
∴ ∠AOC=∠BOD,
在△AOC与△BOD中,
∠AOC=∠BOD∠DBO=∠OACOA=OB,
∴ △AOC≅△BOD(AAS),
∴ OC=OD,
在△OCK与△ODF中,
∠DFO=∠CKO=90∘∠DOF=∠COKOD=OC,
∴ △OCK≅△ODF(AAS),
∴ DF=CK,OK=OF,
∴ D(−2, 3).
(3)答:②正确,
证明:在BM上截取BP=OC,
∵OC⊥BM,∴∠BNO=90∘.
∵∠OBP+∠OMB=90∘,∠AOC+∠OMB=90∘,
∴∠OBP=∠AOC,
在△BOP与△AOC中,
BO=AO,∠OBP=∠AOC,BP=OC,
∴△BOP≅△OAC(SAS),
∴OP=AC,∠BOP=∠OAC=45∘.
∵∠BOA=90∘,
∴∠BOP=∠AOP=45∘.
∵∠BOP=∠OAC,
∴∠MOP=∠MAC,
在△MOP与△MAC中,
OP=AC,∠MOP=∠MAC,OM=AM,
∴∠MOP≅△MAC,
∴MP=MC.
∴BM−PM=BP,
∴BM−CM=OC,
∴BM−CMOC=OCOC=1.
2019-2020学年某校初二(上)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1):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某校初二(上)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1),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某校初二(上)期末考试数学试卷7: 这是一份2019-2020某校初二(上)期末考试数学试卷7,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某校初二(上)10月月考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某校初二(上)10月月考数学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