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综合与测试复习课件ppt
展开第一节:我们居住的地球
1.地球是一个两极( ),赤道( )的球体,它的赤道半径是( )千米。两极方向半径比赤道半径短( )千米,仅差( )。
2.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 )
问题:哪些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1.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体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20世纪,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3.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这说明海面是曲面。4.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5.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是球体。
1.人类现在已知道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这是( )A.人类实现了环球航行。B.人类发现帆船远去时船身比桅杆先消失。C.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D.人类知道南极是大陆,北极是海洋。
3.如果你乘船出海,你看到的港口灯塔会( )A.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B.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C.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D.整个灯塔会突然从视野中消失。4.在航天飞机上看到的地球表面,白色部分主要是( )A.冰雪 B.云层 C.大陆 D.海洋5.为什么在太空中地球看上去是个圆球体?
1.( )是地球的模型。
2.地球仪上连接( )的线叫做经线。也称( )。(注意本初子午线。)
3.在南北两极( ),与两极( )并且与经线( )的线叫做赤道,与它平行的线叫做( )。
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
4.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的形状是怎样的?经度和纬度又是用什么方法来划分的?
地球仪上,经线是半个地球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由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减小。
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º经线,向东、西各分为180º。(0º经线以东为东经)
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0º纬线,向南北两极各划分为90º。(赤道以南为南纬)
5.什么是经纬网,它又有什么作用?
在地球仪上,( )和( )互相交织,构成了经纬网。
准确表示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6.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20ºW和160ºE经线。西经20º向东至东经160º为东半球,西经20º向西至东经160º为西半球,(避免人为地把一些国家分开)。
0º纬线(赤道)。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7.什么是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
8.北京位于( )、( )和( )。 深圳位于( )、( )和( )(写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
9.什么是地图?它的三要素是什么?
地图是以各种不同的( ),将地球表面的( )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 地图的三要素是( )、( )和( )。
1.世界的陆地主要分布在( )A.东半球 南半球 B.西半球 北半球C.北半球 东半球 D.南半球 西半球2.本初子午线是(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D.欧亚两洲的分界线。
3.在比例尺为1:5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4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A.2千米 B.0.2千米 C.20千米 D.4千米4.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A.1:5000B.1:40000C.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2000千米 D.1:3000005.同样大图幅的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浙江政区图,按比例尺大小划分,最大的图是________,最小的图是__________,表示范围较大的图是________,比较详细的图是_________。
1.在地球仪上,经度30,纬度0的地方一共有(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2.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3000千米的比例尺,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1:3000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3000米C.1:300000000D.1:300000
3.下列各点既位于西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A.19°W 60°S B.0° 26°NC.25°W 30°N D.140°W 35°S4.地球仪是地球的__________,地轴是从____________的固定轴线,与地轴垂直的最大的圈叫________。
1.岩浆岩:岩浆喷出地壳冷却凝固而成,有明显矿物晶体颗粒、气孔或柱状结构。玄武岩、侵入岩(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 2.沉积岩:地表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而成。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或化石。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 3.变质岩: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片状的结构。大理岩、板岩、片麻岩。
4.岩石的应用:建筑材料(大理石、花岗岩),工艺品材料(和田玉、青田石)等;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科院形成各种矿产资源(铁矿、铜矿)。
第四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1.地壳变动: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说明发生了海陆变迁)、火山和地震。 褶皱:地壳受力挤压而发生的弯曲变化。 断层:岩层受力断裂,断块位置发生错动。
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壳是在不断地变动?
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
火山一般由______、______和岩浆通道三部分组成。
火山灰、气体和熔岩流。
火山喷出的岩浆的来源及岩浆是怎样冲出地表的?
岩浆来自上地幔中的软流层;岩浆在强大的内部压力作用下,从火山口或地壳裂隙喷出地表。
危害:毁坏交通,埋没农田,引起火灾,甚至危及人类生命。
益处:火山灰可为农田带来肥沃的土壤,并且火山口可富集大量的矿产,如硫矿等,同时火山周边会形成温泉、药泉等。
火山活动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利和弊
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地面震动。
震中:是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
震源深度:震源距地表的垂直距离。
震中距:各点离震中的距离。
比较世界火山分布图和世界地震分布图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世界上火山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重合,均分布在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区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分布相似的主要原因是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强烈释放的表现形式。
1.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自然原因: ①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 ②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 ③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 人为原因:滥砍滥伐,不合理地开挖和堆积,改变了地表形态和土层结构。
3.泥石流的爆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历时短的特点,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破坏力巨大。 4.危害: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水电站等设施,摧毁矿山,掩埋良田,堵塞河流,毁坏房屋建筑。 5.防御措施: (1)应急措施: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 (2)防御措施: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植树造林;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搬迁和疏散。
1.大陆漂移说:魏格纳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依据提出。 2.海底扩张说:由哈里赫斯和迪茨基提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的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 3.板块构造学说: (1)全球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2)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山脉(海沟、岛屿),板块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论点:
1.全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
2.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处在不断地运动中。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4.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彼此碰撞和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3.内稳边活: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地带比较活跃,火山、地震活动带多分布于此。
1.由外到内,地球可分为( )A.岩石圈、地幔、地心 B.岩石圈、软流层、地核C.地壳、地幔、地核 D.地核、地幔、地壳
2.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圈是地壳中的一部分。B.岩石圈是地幔中的一部分。C.岩石圈就是指地壳。D.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一部分共同组成的。
3.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说明( )①地壳变动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②地壳的升降运动是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③这里曾经发生火山活动④地壳变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
4.以下信息中不能证明地壳变动的是( )A. 悬崖上弯曲的岩层 B. 海洋底部古人类的遗迹C. 河谷中有崩落的大岩石 D. 青藏高原上海洋生物化石
5.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全球构造理论是_______________,它较好地揭示了______________的规律。
6.板块构造理论把地球的岩石圈分成( )A.五大板块 B.六大板块C.七大板块 D.八大板块
7.板块漂浮在( )A.软流层上 B.岩石圈上C.岩石上 D.地壳上
8.板块中全部位于海洋的是( )A.印度洋板块 B.大西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 D.北冰洋板块
9.世界上最年轻和最雄伟的山脉是( )A.阿尔卑斯山脉 B.天山C.泰山 D.喜马拉雅山脉
10.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11.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 )A.印度洋板块 B.非洲板块C.亚欧板块 D.阿拉伯板块
1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中海将来会( )A.缩小 B.扩大C.不变 D.都有可能
13.中国东部的琉球群岛属于( )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1.地形的类型 丘陵——地面起伏较小,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对高度小。 平原——地面宽大,起伏较小,海拔明显较低,相对高度小(200米以下)。 山地——地面起伏明显,海拔高度较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 高原——顶面较大,起伏小,海拔较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小(和山地的区别)。 盆地——周围山脉,中部低陷,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对高度较小。
2.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高值。 (2)地形和等高线分布的关系。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特点山顶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鞍部两条等高线凸出部位相对应峭壁等高线重叠处山脊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陡坡等高线较密处缓坡等高线较疏处山峰(洼地)等高线呈很小的封闭的曲线时(中间高)或(中间低)。
3.地形的变化 (1)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有什么? 主要是受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生物等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2)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球的地形形成有什么不同? 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起伏加大。影响是阶段性的。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具有缓慢、持久的影响。 (3)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全球而言,内力的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居主导地位,而在局部地区,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导地位。
1.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在30岁那年,意外地发现______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地相对应。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_____学说;地磁学研究的成果发展,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____和迪茨基于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____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提出了_____学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前两者学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造理论——______学说。全球由_____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______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这些板块是被________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_____,板块的张裂形成了_______,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14.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用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请在右图上填上地形名称。
外力作用主要是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对地形的作用。它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而持久的。外力作用主要是_______,使地表趋于平坦。冲刷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______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丘。在高寒地区,在______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 练习1. 地处某山区的王村镇,要从图3-76所示A、B、C、D四地中选择一地修建水电站。请你运用所学的等高线地形图知识,选择一个最适合建造大坝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节 组成地壳的岩石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节 组成地壳的岩石教学演示ppt课件,共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组成地壳的,海百合,海百合的茎,海百合的茎化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综合与测试复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综合与测试复习ppt课件,共41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地球与宇宙)第6节 地球表面的板块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浙教版七年级上册课件-36地球表面的板块pptx、七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习题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doc、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36地球表面的板块教学设计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