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读“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这句话时,我想到了一个恰当的四字词语( )。
A.垂头丧气
B.愁眉苦脸
C.奄奄一息
D.悲愤欲绝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摔跤》的作者是徐光耀写的。
B.所有人都不明白严监生的意思,只有赵氏知道。
C.晚饭期间,小明不顾吃饭,一直乐呵呵地埋头玩手机。
D.夜幕笼盖了大街、小巷、树木、房屋和街道。
3. 选择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搂住(lǒu) 堪称 (kān) 铸造(zù) 傻瓜
B.犯错(fàn) 侄子(zhí) 吐痰(yán) 巴痕
C.绊脚石(bàn) 包袱(fó) 露馅(xiàn) 芝麻
D.胖墩(dūn) 障碍(zhàng) 颧骨(quán) 依仗
4. 与“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B.“呜——”火车出发了。
C.不久,我们就看见了中国第二大岛——海南岛。
D.“哗——哗——”从远处传来扫地的声音。
5. 选词填空。
回味 品味
1.人类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了自己的( )。
2.这些横竖勾勒的奇妙组合,他们在瞬间走进你的想象,然后又从想象里流出,在你的记忆中留下无穷的( )。
崇尚 崇拜
3.我在小时候就非常( )大英雄。
4.我不是传统的盲目维护者,而是( )人类创造的文明。
6.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他面色凝重地坐在窗前。(神态描写)
B.如果举了手,王老师会喊我吗?课后李悦会不会嘲笑我?(心理描写)
C.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外貌描写)
D.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神态描写)
7. 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玉磬(qìn) 徘徊(huái) 擒(qín)住 瞑(mínɡ)目
B.旖旎(nǐ) 无垠(yínɡ) 万仞(rèn) 矜(jīn)持
C.拟(nǐ)定 绷(bēnɡ)紧 铸(zhù)成 严监(jiàn)生
D.镌(juàn)刻 阻挠(rá) 踉跄(qiànɡ) 丞(chénɡ)相
8.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揩油(kāi) 堪称(kān) 钢铸(zù)
B.监生(jiān) 侄子(zhí) 吐痰(tán)
C.绊脚石(bàn) 包袱(fó) 露馅儿(xiàn)
D.揪住(jiū) 刀疤(bā) 颧骨(quán)
9. 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搭配不当,把它选出来。________
A. 仔细搜索
B. 侵犯威严
C. 形象高尚
D. 颜色扎眼
10. 下面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扳动(bān) 破绽(dìng)
B.监生(jiàn) 脚腕子(wàn)
C.发怔(zhēng) 蘸粉(zhàn)
D.颧骨(quán) 揩眼泪(kǎi)
二、填空题
11. 苏小妹曾写过一副对联评价一书生的文章:“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其兄苏轼看后,在上下联各加了一个字,整个意思就变了。你能猜出各加了什么字吗?
上联末尾加的字为:______
下联末尾加的字为:______
12. 下面句子中的人物描写运用了哪种方法?
1.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_________)
2.“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_________)
3.头不是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_________)
4.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吗?”(_________)
13. 读拼音,写词语。
(1)小嘎子在家里跟人shuāi jiā(_________),一向zhàng(_________)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lǒu(_________)。他知道,如果想要bān dǎ(_________)小胖墩儿,必须靠技巧。
(2)曹小三的shī fu(_________)——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zhī ma(_______)大小的白点。
14. 课文内容回顾。
1.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1)这两句话选自《_______》一课,作者是__________,本课选自他的著作《俗世奇人》。
(2)句中的“他”是__________,他跟刷子李是______关系。
(3)我从“居然”一词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他”是指______,这篇课文选自_____(作者)的《___________》。《摔跤》的作者是_________,小嘎子是一个______的人。《__________》是一部古典讽刺小说,该书中的严监生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15. 写一句关于“爱国”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16. 选词填空。(填序号)
A.精神抖擞 B.仰面朝天 C.手疾眼快 D.半信半疑
(1)小嘎子_____,很想与眼前的对手一比高低。
(2)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_______。
(3)魔术师______,趁你不注意就变没了碗里的东西。
(4)他说的话我有些______,但出于好奇心,我还是走了过去。
17. 选出下面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
A.外貌描写B.神态描写C.心理描写D.语言描写 E.动作描写
(1)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_____)
(2)“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 (_____)
(3)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_____)
(4)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_____)
(5)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18. 课外阅读。
木匠张三
张三是个小木匠儿,他的本名叫什么我不知道,人们都这样叫他,我也跟着叫。初次见面,我对他就颇有好感——午休时分,别人都横七竖八地躺着休息,只有这小伙子实在,干活不惜力。去的次数多了我才发现,重要的技术活儿总是少不了他,装推拉门时一个四十来岁的师傅摆弄了半天装不上,张三一上手,不到半个小时就完事了。在这支装修队里,他拿的是小工的钱,干的却是技工加小工的活儿。
原来,年仅19岁的张三,已经有了四年的“工龄”。15岁时,父亲让他学裁缝。家里老少七口,只靠二亩薄田根本不行。可是张三觉得,一个小伙子学裁缝。浑身的力气使不出,便自己作主干起了木匠。他心灵手巧,又肯卖力,技艺日见长进,每月下来,也有千儿八百元的收入寄回家里。
半年以后,一天晚上,我正在新居里伏案赶写一篇文章,忽然门铃响了,打开房门,一眼让出是张三。“啊,是你,请进。”张三依然那么强健,那么充满青春的活力,只不过衣着比在我家时“新潮”了许我:上身穿一件白色T恤衫,下身穿一条深蓝色牛仔裤。一晃,近二百个日日夜夜如水逝去,这中间张三遭受的坎坷与艰辛,以及获得的成功与喜悦,一切尽在不言中,全部融在了他递给我的名片上。那名片的头衔是:华普家居装饰公司施工队长。“张三,不错呀,进步了!”
张三略带羞涩地望我一眼,自语道:“进步了吗?”随即又自我否定说:“这不算进步,还是在为人打工。”我愕然了:“怎么?你也想当老板?”他反问我:“您不是说过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现在,我还只有当老板的打算,没有当老板的实力,不过,再过几年,资金和经验积累得差不多了,我倒真想回家乡拉起一支装修队,努力干出一番事业呢!”
——好个张三,我真为你高兴!
(1)理解和体会加横线字词的意思。
衣着比在我家时“新潮”了许多。
张三略带羞涩地望我一眼。
(2)作者为什么通过张三之口,引用“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话?
(3)文章中的张三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测试卷--第五单元评价测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比一比,再组词,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题目,课内阅读我最棒,课外阅读我能行,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共11页。
这是一份小学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