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3.2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3729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3.2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3729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3.2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3729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3.2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37296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3.2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37296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3.2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37296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3.2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37296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3.2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37296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授课ppt课件
展开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2.第一次下西洋时的在位皇帝:
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货币等
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
郑和,原姓马,回族,云南人。12岁丧父,在流离中被明军掳去,送进皇宫当了太监。后来跟随燕王朱棣,屡建战功。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明成祖十分器重他,提拔他为内宫太监,并赐姓郑。1431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修四十四丈(约150米),广十八丈。(约60米)——《明史·兵志》
想一想:郑和宝船上可能会装载哪些物资?它们的用途又是什么?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友谊之船:慷慨送礼,展现风度贸易之船:相互贸易,互通有无
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
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虽然有恩人自居;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 ——李约瑟(英国)
(一)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二)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明朝统治者的支持。政治的稳定。合适的人选——郑和具备出使西洋的条件。科技的进步——已有罗盘针、航海图。造船技术的提高——有经得起风浪的大海船。
郑和成功下西洋的条件有哪些?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2.戚继光抗倭的历史背景:
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纪律严明、能征善战的“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戚继光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带领广大军民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及其他爱国军民的配合作战,体现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1553年,葡萄牙殖民地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1.目的:提高____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
2.从_____年到_____年,郑和率船队____次下“西洋”
1.1561年,____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与其他抗倭将领消灭了福建、广东地区的倭寇。
2.抗倭战争是一场______的战争,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的作者应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康熙帝
史载,郑和船队在占城时,“其买卖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银。中国青瓷盘碗等品……甚爱之,则将淡金换易”。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 )A.加强了经济交流 B.发展了航海技术C.树立了明朝国威 D.促进了政治交往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2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授课课件ppt</a>,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鸳鸯阵,戚家军,谢谢聆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公开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ls/tb_c12542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公开课ppt课件</a>,共1页。
初中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a href="/ls/tb_c12542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ppt课件</a>,文件包含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课件pptx、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