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讲:分子的热运动、内能(含答案版)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5194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讲:分子的热运动、内能(含答案版)学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5194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讲:分子的热运动、内能(含答案版)学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5194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讲:分子的热运动、内能(含答案版)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5194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讲:分子的热运动、内能(含答案版)学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5194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讲:分子的热运动、内能(含答案版)学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35194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学案设计
展开分子热运动、内能
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了解物体的内能定义及影响因素;
3、了解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4、会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现象。
一、物质的构成:
1.物质是由__原子__、__分子__构成的。
2.分子尺寸:__10-10__m。
3.分子特点:保持物质_化学性质___的最小微粒。
二、扩散现象
1.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3.固、液、气都可 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4.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说明:①扩散现象是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灰尘微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作用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②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例如:冷热水的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
三、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之间存在着__引__力和__斥_力.
四、分子动理论:
1.物质由__原子____、___分子__组成;
2.一切物质内部的所有分子都在_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__;
3.分子间有__引__力和___斥__力.
五、内能
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物体内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叫__分子动能___。由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也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为___分子势能___。
2.范围: 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3.单位:J
4.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5.与机械能的区别: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六、物体内能的改变
1.做功:
1)实质:内能和___机械能__(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__转化___的过程。
2)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增加__(将___机械能____能转化为__内_能)
例:搓手取暖、钻木取火、磨刀发烫、打气筒、流星、擦燃火柴、锯木头
物体对外界做功,本身的内能___减小___(将__内__能转化为___机械能__能)
例:水蒸气将壶盖顶起、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
2.热传递: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热传递危害:热水烫人、冬天感冒,夏天中暑
注意:
①在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并未发生改变;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③因为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不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④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3.热量
1)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__传递的能量的多少_叫热量
2)单位:J
注:热量是变化量、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放出”多少热量;不能说一个物体“含有”“具有”多少热量
三、内能、热量、温度的关系: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热量:是一个过程。
吸收热量 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内能不一定增加。如:吸收的热量全都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内能增加 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
题型一:扩散现象
例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C.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D.在太空中,扩散现象将消失
解析: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扩散越快,故A叙述正确;
B、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故B叙述正确;
C、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扩散运动,故C叙述正确;
D、在太空中,物质的分子仍然会运动,所以扩散现象不会消失,故D叙述错误.
答案:D
题型二:分子动理论
例1、正在热播的动画片《熊出没》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片中熊二能够嗅到树林深处的蜂蜜味是因为蜂蜜( )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有空隙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
解析: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熊二能够嗅到树林深处的蜂蜜味,是由于蜂蜜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故选项A正确。
答案:A
例2、下列有关分子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秋风起,落叶纷飞,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B.扩散现象不能发生在固体之间
C.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D.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解析:A.落叶纷飞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故B错误;
C.分子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故C错误;
D.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
答案:D
题型三:热量与内能关系
例1、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可能不变
D.物体内能减少时,一定对外做功
解析: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A错;温度的升高可以通过做功和热传递两个途径来实现,故B错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物体内能减少,也可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故D错。
答案:C
例2、关于温度与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则物体内的每一个分子动能一定增大
B.物体的温度不变,则物体的内能也一定不变
C.某物体当其内能增大时,则该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D.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则说明甲物体分子运动比乙物体分子运动剧烈
解析:温度升高,物体总内能增大,但不一定每一个分子的内能都增大,动能都增大,所以A错误;对于晶体在融化需要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所以B、C错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D对。
答案:D
题型四:改变内能的方式
例1、如果铁丝的温度升高了,则( )
A.铁丝一定吸收了热量 B.铁丝一定放出了热量
C.外界可能对物体做了功 D.外界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解答: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了,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故不符合题意;
B.同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相反这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吸收热量,故不符合题意。
C.外界可能对铁丝做了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符合题意。
D.热传递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答案:C
基础演练
1、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_,分别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一滴墨水,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__有关。
答案:间隙 温度
2、某同学由于粗心,将放在厨房中的一个装有液化石油气的气罐打开后(没有打着火),忘记将其关闭,过一会儿整个屋里都闻到刺鼻的气味,这是_________现象;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把大货车停在水坑中,这是通过_________方式给轮胎降温。
答案:扩散 热传递
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
B.热量只能由内能多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少的物体
C.物体内所有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
答案:C
4、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
答案:B
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
C.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答案:D
6、关于水的内能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0℃的水内能为零 B.一杯水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
C.水的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答案:B
7、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B.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
C.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
D.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
答案:A
8、下列有关分子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秋风起,落叶纷飞,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B.扩散现象不能发生在固体之间
C.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D.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答案:D
9、下面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其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
A.王锦把透明胶带紧压在错字上,揭起时,就把表层的纸和错字一起粘了起来。
B.陈发考试时为了提神,涂了清凉油,许多同学都闻到了气味。
C.当有人用修正液覆盖错字时,就能闻到刺鼻的气味。
D.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
答案:A
10、关于右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这个实验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B.这个实验说明物体内能可以对外做功
C.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这个实验中看到的“白气”是液态变成气态形成的
答案:D
巩固提高
1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
C.物体的温度是0 ℃,其内能也是零
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答案:D
12、(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的气压增大而降低
C.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答案:CD
13、《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关注,四川的腊肉、香肠受到人们的青睐,火锅更是以麻、辣、鲜、香吸引着众多食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比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B.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不会扩散
C.灌制好香肠后,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D.往火锅里加入食材,食材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答案:D
14、《舌尖上的中国2》聚集了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C
15、如图5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
B.此实验只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
C.下压活塞的过程,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玻璃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答案:D
16、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 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D.物体的温度为0℃时,其内能为零
答案:C
17、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0℃的冰没有内能
C.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答案:C
18、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
C.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答案:D
19、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B.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D.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答案:A
20、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
B.
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
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能发生热传递
D.
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
答案:B
2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B.冬天,人们在室外呼出的“白气”是凝固而成的
C.家庭用瓶装石油气,是通过压缩体积液化而来的
D.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表面上附着的一层霜粉是升华而形成的
答案:C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B.水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C.用干手器吹出的热风吹刚洗过的手,可以加快手上水的蒸发
D.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教室里弥漫着酒精味,这说明酒精分子不停地运动
答案:ACD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某一物体温度降低得多,放出热量就多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温度总是从物体热的部分传递至冷的部分
D.深秋秧苗过夜要灌水,是因为水的温度高
答案:A
1、下列现象中,不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 )
A.两手相互搓搓,手感到热 B.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
C.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热 D.用砂轮磨刀,刀的温度升高
答案:C
2、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锯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B.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
C.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
D.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
答案:A
3、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我国北方地区频发“沙尘暴天气” B.春天柳絮漫天飞舞
C.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难以再压缩 D.端午节,粽叶飘香
答案: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D.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答案:A
图3
A.天柱山薰衣草
落叶归根
B.虹山村油菜花
花香阵阵
C.清源山缤纷秋叶
色彩梦幻
D.九仙山雾淞
玉树琼花
5、东亚文化之都——泉州,风景秀丽。如图3所示的情景,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
答案:
6、下列生活情景中,属于通过热传递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 B.冬天,人们常常搓手使手变暖
C.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 D.铁丝被反复弯折,弯折处会变热
答案:C
7、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A.春天,百花争艳 B.夏天,波光粼粼 C.秋天,丹桂飘香 D.冬天,大雪纷飞
答案:C
8、下面现象可以说明分子的热运动的是( )
A.
风吹树叶摇动
B.
扫地时尘土飞扬
C.
玫瑰花芳香四溢
D.
河水向低处流
答案: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以下有关分子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
B.分子是紧密排列的,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C.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D.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
答案:B
2、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
C.扫地时灰尘飞扬 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
答案:C
3、能说明分子不停地运动的现象是( )
A.花香四溢 B.漫天沙尘 C.落叶纷飞 D.细雨绵绵
答案:A
4、如图所示,上、下两个广口瓶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板后( )
A.二氧化氮向上方扩散,空气不会向下方扩散
B.空气向下方扩散,二氧化氮不会向上方扩散
C.空气和二氧化氮将同时向对方扩散
D.当两种气体分布均匀后,分子就不会向上或向下运动了
答案:C
5、“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表面太光滑
C.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答案: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铁块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C.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一个物体的温度发生了改变,一定是发生了热传递
答案:C
7、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时,就没有斥力
D.0℃的冰没有内能
答案:B
8、对于同一个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较大时,温度一定较高
B.物体内能较大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一定更激烈
C.物体温度较高时,内能一定较大
D.物体温度不升高,内能就一定不会增加
答案:C
9、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 )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
B.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
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答案:D
10、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热传递,是因为具有相同的( )
A.热量 B.熔点 C.内能 D.温度
答案:D
11、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块内能为零
B.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
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答案:D
12、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B.内能少的物体也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
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答案:B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越多,具有的功就越多
B.物体不对外界做功,外界也不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不变
C.一个物体不吸热也不放热,它的温度一定不变
D.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答案:D
14、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人们常用双手互相摩擦取暧
B.把冰块放在鲜榨的果汁里,喝时感觉很凉快
C.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D.摩托车发动机发动一段时间后,排气管热得发烫
答案:A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E.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F.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G.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H.0℃的冰熔化成的0℃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答案:D
16、救灾汽车正在公路上急驰,突然发现山体滑坡,紧急刹车。此时刹车片和轮胎都变热,汽车的机械能转化为_____能,这一过程是通过_____实现的,但能量的总量是_____。
答案:内;做功;守恒(不变)
17、“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飞行的1年时间里,可能会遭遇两次月食,月食期间没有太阳光照射,卫星表面的温度会急剧下降,内能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减小 热传递
18、如图,瓶中中装入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通过塞子上的开口往瓶中打气,当塞子从瓶中跳起来时,瓶内会有_______出现,这是由于瓶内的气体对瓶塞_____时,瓶内气体内能______,温度______,瓶中的水蒸气_____形成的。
答案:雾 做功 减小 降低 液化
19、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
(1)水沸腾这个过程中,燃料的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又通过做功,把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观察实验装置发现试管外面装有金属网,这个金属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化学 内 内 机械能 均匀受热
20、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 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4)图乙中,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 (选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的内能。
答案:小于
21、将复写纸夹在两张白纸之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分别取两个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相同铝质易拉罐压在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纸上留下痕迹的颜色深浅不同。该现象说明( )
A.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有空隙
答案:A
22、下列图形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滑下滑梯 B.弯折铁丝 C.做功冲程 D.压缩点火
答案:C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物体温度为0℃时,其内能为零
D.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D
24、下列关于热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烧开水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
B.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C.柴油机的效率可以达到 100%
D.端午粽子飘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答案:B
25、咸鱼放在冰箱冷冻室里一晚,冷冻室内有咸鱼味,这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不停地运动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慢
答案:C
26、如图5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
B.此实验只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
C.下压活塞的过程,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玻璃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答案:D
27、如图所示,小明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中臀部发热了,这说明通过 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在下滑的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 (选填“减少”、“增大”或“不变”)
答案:做功;减少
28、下列现象中,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在火炉边烤火 B.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C.用酒精灯把烧杯中的水烧开 D.夏天穿薄衣服凉快
答案:B
29、美丽的泉城济南,宗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以下泉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 )
A.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 B.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
C.大明湖.湖面荷花飘香 D.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
答案:C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83743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2节 内能学案及答案</a>,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想想议议,精讲点拨,归纳整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83743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2节 内能学案及答案</a>,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想想议议,精讲点拨,归纳整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导学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