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节 光的折射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节 光的折射达标测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双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一、单选题1.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利用图甲来测凸透镜的焦距,利用图乙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B.图乙中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将凸透镜用不透明的物体遮住一半,则光屏上像将是完整的烛焰的像D.图乙中如果凸透镜不动,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对调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在探究凸诱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2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该像为(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3.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8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正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4.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透镜另一侧得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 )A.透镜焦距一定在10cm到15cm之间B.透镜焦距一定在15cm到20cm之间C.把蜡烛向左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左移动可得到大些的实像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光屏适当向右移动可得到小些的实像6.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刚好成清晰的像。若凸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观察到(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成清晰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6cmB.图中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C.若在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右移动D.若蜡烛越烧越短,可将光屏向下调整,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8.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潸晰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5cm、小于20cmB.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缩小的清晰的像C.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镱,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晣的像,应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D.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凹透镜,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5cm刻度线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是等大的像 B.一定是缩小的像C.一定是放大的像 D.可能是正立的像 二、多选题10.在探究凸透镜成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用在了照相机上B.只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仍能接收到像C.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动,撤掉光屏,像还存在D.若有一只昆虫落到凸透镜上,光屏上可接收到昆虫的像 三、双选题11.如图所示,小明将凸透镜(f=10cm)固定在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B.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拿开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C.将蜡烛放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D.将蜡烛放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参考答案1.C【详解】A.根据甲图得到凸透镜的焦距f=60.0cm-50.0cm=10.0cm故A错误;B.根据乙图,物距为50cm-10cm=40cm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将凸透镜用不透明的物体遮住一半,光能通过另一半会聚成像,只是光线变少了,能成一个变暗的完整的像,故C正确;D.图乙中如果凸透镜不动,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对调,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C。2.D【详解】由题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2cm处时,此时物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D。3.D【详解】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就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8cm处,此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D。4.B【详解】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20cm。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物距u=30cm,即2f>u>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5.A【详解】AB.由图可知物距u=20cm,像距v=30cm,此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则有联立可得透镜焦距的范围为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把蜡烛向左移动少许,物距变大,光屏上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则需像距变小即光屏适当向左移动,此时所成像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物距变小,光屏上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则需像距变大即光屏适当向右移动,此时所成像变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D【详解】读图可知,此时物距为15cm,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则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是
从中可得,透镜的焦距小于15cm。当将透镜放在20cm刻度线处时,物距为30cm,则此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通过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7.C【详解】AB.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2f>u>f时,v>2f,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当u>2f时,f>v>2f,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应用为照相机。由图可知物距为45cm时,像距为15cm,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即满足u>2f且f>v>2f,则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为照相机,此时45cm>2f且2f>15cm>f,解得15cm>f>7.5cm,故AB错误;C.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会聚的光线错后会聚,要想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右移动,故C正确;D.由于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蜡烛越烧越短,烛焰下移,则烛焰的像将向上移动,呈在光屏的上方,所以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上移,故D错误。故选C。8.D【详解】A.如图所示,当物距大于像距且能成清晰的像时,此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则30cm>2ff<20cm<2f解得10cm<f<15cm故A错误;B.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等于20cm,此时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移动光屏可能得到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像,故B错误;C.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故C错误;D.蜡烛在光屏上已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为了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故D正确。故选D。9.C【详解】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物距u=50cm﹣30cm=20cm像距v=65cm﹣50cm=15cm由上分析得:20cm>2ff<15cm<2f解得:7.5cm<f<10cm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5cm刻度处时,物距u=50cm﹣35cm=15cm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另解:图中物距为20cm,像距为15cm。将蜡烛移至35cm处时,物距变为15cm,因在折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且像距为20cm。故选C。10.ABC【详解】A.物距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故A正确;B.由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可知,若保持透镜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物距小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实像是有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动,撤掉光屏,像还存在,故C正确;D.若有一只昆虫落到凸透镜上,物距在一倍焦距内,不成实像,故D错误。故选ABC。11.BC【详解】A.根据“无论实像或虚像,物靠近焦点像变大”可知,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即蜡烛远离焦点,所成的虚像将变小,故A错误;B.发光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是会聚的,经过成像点后是发散的,所以眼睛必须在成像点以外的光线发散区域才能看到这个像;当眼睛在原光屏处不能看到发光体的像,眼睛靠近凸透镜也不能看到像,当眼睛从原光屏位置远离凸透镜,能看到像,故B正确;C.由图示知,光具座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当蜡烛放在10cm刻度线处时,物距u=40.0cm-10.0cm=30.0cm>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D.将蜡烛放在35cm刻度线处时u1=40.0cm-35.0cm=5cm<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不会有像,故D错误。故选B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复习练习题,共7页。
这是一份物理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课一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