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六年级上册2.做酸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一、基本信息 | ||||||||
学校 |
| |||||||
课名 | 做酸奶 | 教师姓名 |
| |||||
学科(版本) | 苏教版 | 章节 | 第一单元第2节 | |||||
学时 | 1课时 | 年级 | 六年级上册 | |||||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 1、知道酸奶是由乳酸菌将牛奶发酵变成的。 2、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特征及繁殖特点。 3、了解细菌的功与过。 4、学会一些防止病菌传播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自制酸奶证明细菌的存在。 2、能够通过收集资料,模拟细菌的繁殖来探索细菌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意识到团结合作、交流研讨对学习的重要性。 | ||||||||
三、学习者分析 六年级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酸奶的知识,已经具备动手独立制作酸奶的能力,对酸奶的制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在第一课时学习了酸奶的做法之后,布置了学生回家做酸奶,效果很好,以此导入细菌知识的学习。
| ||||||||
四、教材内容分析 《2、做酸奶》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的第二课,本课是继前一节课从整体上认识微生物的概况后,再分类认识其中常见的一类微生物----细菌。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细菌,知道细菌具有双重作用,引发学生关注细菌的传播,从而养成卫生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我的教学准备:学习单、多盒橡皮泥、粉笔灰、有关细菌的图片和视频、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在家做酸奶,熟悉做酸奶的步骤和关键的注意事项。 | ||||||||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1、重点:了解怎样做酸奶,知道是乳酸菌使鲜牛奶变成了酸奶。 突破方法:采用学生制作经验交流和观看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2、难点:在模拟细菌繁殖的实验中计算细菌繁殖个数。 突破方法:通过模拟实验,归纳计算规律,突破难点。 | ||||||||
六、教学设计 | ||||||||
教学环节 | 起止时间(’”- ’”) | 环节目标 | 教学内容 | 学生活动 | ||||
回顾导入
| (00’00”-01’10”) | 通过回顾在家做酸奶的过程,引发探究欲望。
| 回顾做酸奶的关键步奏。
| 与教师一起回顾 | ||||
一、酸奶的做法 | (01’10”-06’56”) | 培养学生获取视频里知识的能力 | 1、播放视频 2、组织各小组提出疑问 | 1、观看视频 2、分组竞赛 3、分组进行问题互动,积极思考,兴趣浓厚 | ||||
二、认识细菌 | (一)细菌的基本形态 | (06’56”- 14’19”) | 通过竞赛活动,认识到细菌分为三种:杆菌、球菌和螺旋菌
| 1、大屏幕播放视频 2、介绍三种细菌形态 | 1、观看视频 2、记录、汇报 3、学生相互回答 | |||
(二)细菌的营养 | (14’19”-16’04”) | 知道两类营养型细菌 | 大屏幕展示两种细菌的定义, 自养型细菌和异养型细菌 | 指名学生回答 | ||||
(三)细菌的繁殖 | (16’04”-25 ’29”) |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比赛,掌握电路连接技巧 | 1、学生实验 2、介绍辅助工具, 3、播放视频 4、再次实验 | 1、学生实验 2、代表总结失败原因 3、再次实验 | ||||
(四)细菌的功与过 | (25’29”-28’14”) | 掌握细菌的繁殖特点 | 1、介绍细菌繁殖特点 2、黑板演示:模拟繁殖过程。 3、布置活动任务 | 1、模拟繁殖过程 2、计算繁殖后的细菌个数 | ||||
三、认识病菌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 (28’14”- 31’50”) |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并认识病菌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 1、师生共同完成模拟细菌传播的活动 2、提问:细菌是怎么传播的? 3、师生共同评价 | 1、师生共同完成模拟细菌传播的活动 1、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 ||||
四、总结拓展: | (31’50”-33 ’24”) | 1、巩固对细菌的认识 2、宣传预防细菌传播 | 1、提问:今天学到了什么 2、布置课后拓展 | 1、学生回答 2、学生回家思考 | ||||
七、教学流程图 | ||||||||
情境导入 (酸奶制作交流会) 新课:一、酸奶的做法 二、认识细菌 (一)细菌的基本形态 (二)细菌的营养 (三)细菌的繁殖 (四)细菌的功与过 三、认识病菌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 ||||||||
八、教学反思 | ||||||||
本节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有意义的动手实践活动、阅读、观察、交流来完成的。书本中的几幅插图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如果让学生仅仅通过这几幅图来了解细菌的相关知识,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课前我准备了很多有关的视频和资料,课上展示这些资料,让学生归纳总结细菌的有关知识,提高他们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种主动接受的探究式学习是发现式探究的补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因考虑到时间的关系,我把做酸奶这一实践活动延续到家里进行,在上第二课时的课上我发现,有不少同学回家没有时间做!从这一点我就觉得教师应该做科学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要亲自带领学生多动手、多实践! | ||||||||
《2. 做酸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继前一节课从整体上认识微生物的概况后,再分类认识其中常见的一类微生物----细菌。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细菌,知道细菌具有双重作用,引发学生关注细菌的传播,从而养成卫生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酸奶的知识,已经具备动手独立制作酸奶的能力,对酸奶的制作具有浓厚的兴趣,以此导入细菌知识的学习。
三维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自制酸奶证明细菌的存在。
2、能够通过收集资料,模拟细菌的繁殖来探索细菌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奶是由乳酸菌将牛奶发酵变成的。
2、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特征及繁殖特点。
3、了解细菌的功与过。
4、学会一些防止病菌传播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
2、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意识到团结合作、交流研讨对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怎样做酸奶,知道是乳酸菌使鲜牛奶变成了酸奶。
解决措施:采用学生制作经验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难点:在模拟细菌繁殖的实验中计算细菌繁殖个数。
解决措施:通过模拟实验,归纳计算规律,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自己制作的酸奶、白纸、多种颜色的粘土
教师准备:有关细菌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酸奶制作交流会
1、师:上节课,我们学学习了如何做酸奶,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酸奶的做法,(大屏幕出示酸奶的做法)。
师生共同找出关键词:煮沸、冷却、加入、搅拌、装入和保温。
由于同学们需要的实际较长,布置了同学们回家尝试做酸奶,有的同学真的很了不起!不但做成功了,还发来了视频,老师整理了一份视频,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播放一位同学在家制作酸奶的视频,教师板书:一酸奶的做法
3、要求:看过之后,提出你的疑问,提的最多的有奖励!
4、师:在制作的过程当中,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 ;
4、指导并帮助学生确定研究问题:
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为什么做酸奶时要加酸奶?
生:加酸奶就是加入乳酸菌。
那么乳酸菌又是什么样的生物呢?你能看见它吗?(大屏幕展示,总结个大体)
二、认识细菌
其实,乳酸菌属于细菌,在第一课我们学习了细菌是属于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生物,那么你知道细菌是什么样的吗?
1、细菌的基本形态及特点
师:大屏幕播放视频(板书:1、细菌的基本形态)
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比一比,那组从视频中获得的知识最多,记下知识最多的一组,奖励一盒橡皮泥。
生: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师生共同总结:细菌分为三种:杆菌、球菌和螺旋菌(板书)
2、细菌的营养
大家知道做酸奶需要加入像牛奶,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师:对于乳酸菌来说,这就是它的食物。但是有的细菌他不需要吃现成的食自己物,它可以自己制造食物。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因此,细菌根据其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型细菌和异养型细菌,哪位同学说说:乳酸菌属于哪类?
3、细菌的繁殖
同学们知道做酸奶需要保温5-6个小时,这时乳酸菌都都在干什么?
(难道是专门给人类做酸奶的?)
师:乳酸菌利用牛奶中的营养进行繁殖的,附带产生了乳酸,给人类带来了好处。
细菌那么小,你们想知道它是怎么繁殖的吗?(是不是像鸟类那样产卵,还是像小狗那样在肚子里胎生?为什么?)
大屏幕出示繁殖示意图,教师黑板演示:模拟繁殖过程。(板书:分裂生殖)
活动:用橡皮泥在学习单上作出繁殖到第四代有多少细菌?
师:(大屏幕播放视频)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细菌的繁殖。
大屏幕展示思考题:一个细菌,繁殖两个小时后,有多少细菌?
竞赛:看谁最先算出来!
师生共同总结:细菌的繁殖方式:分裂生殖、繁殖速度非常快
4、细菌的功与过
说到细菌,同学们都很害怕,总觉得细菌都是不好的,这种看法对吗?
学生回答:比如说(乳酸菌)
师:大屏幕播放视频
师生共同总结:很多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少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大屏幕展示)
即细菌既有有益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有益的细菌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又要有效地防止有害细菌的侵入。
三、认识病菌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1、模拟病菌通过皮肤接触传染的活动:
老师用沾满粉笔灰的手和一位同学握手,这位同学再去和其他同学握手,依次传递下去,粉笔灰就传给了每位握过手的同学。
师:如果粉笔灰是细菌,那么这几位同学都传染上了细菌!说明细菌可以通过皮肤传播的,因此我们要怎么预防呢?
2、组织学生讨论并补充介绍相关资料。
师生共同总结: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身体抵抗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到了哪些?
五、课后拓展
向别人进行一次小型宣传活动:如何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六、板书设计
做酸奶
一、 动手做酸奶
二、 认识细菌
1、 细菌的基本形态及特点
2、细菌的营养
3、 细菌的繁殖
4、细菌的功与过
三、认识致病细菌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课堂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有意义的动手实践活动、阅读、观察、交流来完成的。书本中的几幅插图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如果让学生仅仅通过这几幅图来了解细菌的相关知识,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课前我准备了很多有关的视频和资料,课上展示这些资料,让学生归纳总结细菌的有关知识,提高他们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种主动接受的探究式学习是发现式探究的补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因考虑到时间的关系,我把做酸奶这一实践活动延续到家里进行,在上第二课时的课上我发现,有不少同学回家没有时间做!从这一点我就觉得教师应该做科学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要亲自带领学生多动手、多实践!
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做酸奶_苏教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做酸奶_苏教版,共2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2.悄悄发生的变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下册2.悄悄发生的变化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2.悄悄发生的变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2.悄悄发生的变化教案设计,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