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三语文新教材一轮复习文化常识周周练第1页
    高三语文新教材一轮复习文化常识周周练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三语文新教材一轮复习文化常识周周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三语文新教材一轮复习文化常识周周练,共5页。
      2022年高考复习文化常识周周练 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里巷有乡邻之意。是古代居民区名,一里所含居民家数,说法不一,历代也有变化。《周礼》有五家为邻,五邻为里的记载。B.,指古代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后来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京畿”“畿辅都指京城附近地区。C.忧归是指因父母丧事,回乡守丧。在古代父母去世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任官者必须离职,表达当事人对已故父母的崇敬和不舍。D.祟祯是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年号纪年从汉武帝开始,此后,新皇帝即位,都要确定自己的年号。如汉武帝、崇祯帝等都是年号。1.D【汉武帝是谥号。】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即脱去官服,解除职务。上古时期所谓是指麻织品或葛织品,用麻葛织品做成的布衣,也叫,这里代指官服。B.大功这里指服丧九个月穿的丧服。古代丧服分为五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为不同的亲属服丧要穿相应的丧服。C.《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D.东宫在古代一般指太子居地,因位于皇宫东部而得名,亦借指太子。2.A【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监督,朱彦明在宣和年间末担任震威城兵马监押一职,并监督知城事B. 环绕朱昭带领全城老幼绕城固守,以抵御敌人攻击的力量C.逼近趁着夜晚朱昭从城墙上放士兵下去,逼近夏人的营地D. 乘机城里官兵乘机大声叫喊,奋勇杀敌3.A“摄”是“兼职”的意思】。4.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尚书令秦时为少府属官.负责管理少府档案和文书。至隋唐时,以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为宰相,尚书令与中书令、侍中并为宰相。B.,指官职调动,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等,其中”“”“都指贬谪降职。C.储君指皇位的继承人,也称太子或皇太子,确认继承人的基本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也即立嫡立长D.,是古代帝王或大官去世后盖棺定论的称号,用一两个字对其一生作概括性的评价。如怀等。4.B【迁指调动官职,既可指升职,也可指贬官。】 5.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太保,和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并称三师,负责教习和辅佐太子。B.中谢,臣僚受职或受赏后入朝谢恩。C.豚犬,用以谦称自己的儿子。还可以谦称为犬子、小儿等。D.致政,指古代官员上书请求做官,即步入仕途。5.D【致政,犹致仕,指官员退职。6.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的老人。B.古代对人的死有专用词:皇上死曰崩,王公诸侯死曰薨,士死曰不禄,平民死曰卒。C.,可指在原有官职外加领官衔,以示尊崇。加官为中国古代职官体系的常见现象,加官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制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内容。D.男子20岁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6.D【大夫死曰卒,平民死曰死。7.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老是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类似的用法还有乞老”“乞骸骨”“告老等。B.的词义丰富,可以表示晋升或调动官职,也可表示表示贬谪,在本句中指升迁C.世券又称铁券。古时帝王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D.是根据功劳,给予在世或者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官爵或荣誉称号等。7.D【只是对死者进行追封。8.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中进士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B.“谒”有“请求”“进见”“陈述”等意思,“候谒”指等候拜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C.“伏”本指“面向下、背朝上俯卧着”的体态,文中用以表示臣下对君王的敬辞。D.“迁秩”指“官员晋级”,其中,“秩”是“根据功过确定官员俸禄、评定官员品级”。8.A【应该是殿试。】9.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饷银:用于军队日常开支或灾荒之年赈济灾民的银两。B.古代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C.言者:文中指负责直言规劝皇帝的过失并使其改正的官吏。D.刑部:古代掌管刑法、狱讼等事务的官署,属六部之一。9.A【饷银是用于军队日常开支的银两。】10.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子,先秦称诸侯的儿子,后称官僚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B.封邑,即封地,古代国君赐给卿、大夫等的土地(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C.大夫,先秦诸侯国中官职,位于士之下、卿之上,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D.四维,指礼、义、廉、耻等,古代统治者以此为治国之纲。10.C位于士之下,卿之上错,应为“位于卿之下,士之上”。】1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笄”是古代用以盘头或别住帽子的簪子,特指男女十五岁成年可以插簪子的年龄。B.“记”是古代以记叙为主的文体,如《桃花源记》;也可按时间记述史实,如《史记》。C.“拓本”是把碑刻、铜器等器物的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像拓下来的纸本。D.“经筵”是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设的御前讲席,宋代以翰林学士等任经筵官。11.A“特指男女十五岁成年”理解不恰当,应该是特指“女子十五岁成年”。1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袭爵是古代的一种继承制度,文中袭父爵即爵位的第一继承人承袭父亲的爵位。B.大司马是我国古代官职名,是掌管刑狱的官,即我国古代中央政府中最高的司法审判官。C. 临朝就是亲临朝廷处理国事,文中指太后摄政称制,即母后当政,代行皇帝职权。D.传国玺即皇帝的印章,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被为封建王朝正统的象征。12.B【大司马是我国古代对中央政府中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的称呼。】1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指征召做官,唐代朝廷大臣可征召名士大儒为官,地方长官也可自行辟聘,这是沿袭汉代的科举制度。B.敕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大体等同于诏和制。明、清六品以下的官授敕命,敕使是传达皇帝诏书的使者。 C.密诏是指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给大臣们下达的秘密诏书,相当下机密圣旨,区别于平常皇帝分封大臣与颁布政令的圣旨。D.赠是古代朝廷对功臣父祖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赠官一般在原官衔基础上加一级。13.A【汉代实行的是察举制度。】14.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襄国县公为爵位名,在中国古代,被封爵的人可以获得一定的土地、人民等。B母忧指母亲的丧事。丁忧,朝廷官员在职期间,若父母去世,要辞官回乡,为父母守丧。丁内忧、丁外忧分别指遭逢父亲、母亲丧事。C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军械、军令等,兵部尚书的主要职责是统管全国军事。D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长短字数不定,或一两字,或二十余字,字数不定,情况较为复杂。14.B【丁内忧、丁外忧分别指遭逢母亲、父亲丧事。】15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驸马都尉:汉武帝时始置,掌副车之马。设置之初即为帝婿称号,也简称驸马,汉代称恶妇。B.左驿:官吏被贬降级。如白居易有诗云: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C.路: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D.赠:这是封建社会的封赠现象,封建王朝推恩大官重臣,把官爵授给本人或先人,对于死者城赠。15.A【驸马都尉在魏晋以后用以称帝婿,并非设置之初就简称驸马。】16.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B.正朔指一年第一天。正就是正月,朔就是初一。古时候改朝换代,新王朝常常重新制定正朔。C.行宫指古代京城以外供将军出行时居住的宫室,也指将军出京以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者住宅。D.御是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之物的敬称。赏赐秦仪御马等物表明道武帝对秦仪的信任与器重。16.【行宫是古代京城以外供皇帝出行时居住的宫室。】17.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忧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是遭逢、遇到的意思。B.诰敕,亦作诰勅,朝廷封官授爵的敕书。诰是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敕是帝王的诏书、命令。C.廷议,即廷臣会议,具体方式多为按部门以商讨问题的形式进行,结果须上奏皇帝,意见不一致时,应摘要奏闻皇帝作裁决。D.太庙泛指古人祭祀祖先的宗庙,也包括皇帝的宗庙。祔庙指将神牌(牌位)放入供奉祖先牌位的庙中。17.D【太庙指皇帝的宗庙。】18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亦称“秋闱”,是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和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之为“会元”。B.文中正德为年号。中国古代往往采用帝王年号纪年。明清以前,一位帝王往往有多个年号,更换新的年号纪年称为“改元”;明清时期,一般为一帝一元。C.“锦衣”即“锦衣卫”,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设置,原为皇帝亲军,明成祖为加强专制统治,特令兼管巡察、缉捕和刑狱。明代中叶后,与东厂、西厂并列,成为厂卫并称的特务组织。D.“从弟”即“堂弟”。唐以前,往往以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比自己年幼的同辈男性为从弟;唐宋以后,则以同祖父不同父亲而比自己年幼的同辈男性为从弟。18.A乡试第一名称之为“解元”,会试第一名方是“会元”。19. 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翰林是由唐代开始历朝所设的一种官职,或做皇帝文学侍从,或为朝廷撰拟文书,或修国史,记录皇帝宫行等。B.通过礼部考试考中的称贡士,由皇帝对贡士考试录取的称进士,进士榜用黄纸书写,称金榜,中进士谓之金榜题名。C.丞,古代辅佐皇帝的最高官吏称丞,即丞相。汉以后中央和地方机关具体办事官员亦称丞相当于当代的办公室主任。D.象维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象,天象;纬,行星的古称,这里的象维指天文学知识,刘基精象维,说明他知识渊博。19.C【汉以后中央和地方官吏的副职称为丞。】20.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服:指穿孝服居丧。人死后其亲属必须要穿特制的丧服守孝三年,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和居丧者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B.太医丞:是古代医官名。宋史记载,熙宁九年,于太常寺下设置太医局,管理医学行政和医学教育,太医丞是其中的署官。C.《难经》、《素问》:《素问》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和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难经》则解释了《黄帝内经》的医学医理,有不少独到见解。D.金紫:唐制,三品以上官员服紫色,若官员品级不够而皇帝特赐,准许服紫,称赐紫。赐紫同时赐金鱼袋,合称赐金紫。宋代沿用唐制。20.A守孝期按照亲属关系的远近有长有短,不是必须三年。

    相关试卷

    湖南衡阳名校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11月第4周周练 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衡阳名校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11月第4周周练 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改错题,语言表达,基础知识,默写题,诗歌鉴赏,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衡阳名校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7月第2周周练 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衡阳名校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7月第2周周练 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默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三语文新教材一轮复习名篇名句默写周周练(64篇版):

    这是一份高三语文新教材一轮复习名篇名句默写周周练(64篇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