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三语文新教材一轮复习文化常识周周练-第1页
    高三语文新教材一轮复习文化常识周周练-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三语文新教材一轮复习文化常识周周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三语文新教材一轮复习文化常识周周练-,共5页。
      2022年高考复习文化常识周周练 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京师长安设立大学。B.进士,指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唐朝始设进士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C.兄弟,在古代可以是对同性宗亲或对姻亲之间同辈男子的称呼,也可以是对姐妹的称呼,如《孟子·万章上》: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D.明堂,是古代帝王所建的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亨祭天并配祀祖宗的建筑物,古人认为,明堂是体现天人合一的神圣之地。1.B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对君主、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在名字前称讳,以表示尊敬。B.,继承,特指继承爵位等。封建时代袭位指子孙承袭先代的尊位,不含皇帝将九五之尊传给儿子,那叫禅让。C.古代中国有许多部落,其各部有首领,如文中的桓赧、散达、乌春、窝谋罕D.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除了指子女外,也可指妻子和儿女。2.B 【不含皇帝将九五之尊传给儿子错误,皇帝将九五之尊传给自己的儿子,也可称为袭位,或者叫世袭。世袭就是指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家长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禅让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丧指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守制中,尊亲死后,古人要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B.崩是古代帝王或王后去世的讳称,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以山塌下来作比喻。C.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世王朝也有以受禅之名行夺权之实的。D.公是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公、侯、伯、子、男的第一等,封建社会爵位制度严格,不可世袭。3.D【爵位可世袭。4.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台辅,指三公或宰相之位。三公,指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周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以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为三公。B.孝廉,是孝顺父母,是敬爱兄长,汉代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通过选举孝廉,在社会上造成孝顺父母,兄弟和睦的舆论和风尚,起到了一定的社会教育作用。C. 封禅,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多指在泰山顶上筑坛祭天;多指在泰山南梁父山上辟场祭地。D.九族,泛指亲属。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一人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即株连九族4.B【廉,是指为官廉正。】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的封号,公主封号命名常用冯国名、郡县名和褒义词。B.河阳指黄河北岸某地区,古代的多专指黄河,古人认为山南水北谓之阳C.上元本指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又称元夕”“灯节D.《春秋左氏》即《左转》,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5.A【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封号。通常是皇女位号,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宗女才能破格晋封为公主。】6.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指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唐设进士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B.“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C.员外郎,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隋朝于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之次官。D.“诔”和“奠”都属于祭文,二者在写作重点及韵散要求方面没有区别。6.D二者虽都属哀祭文,但在写作的重点及韵散的要求方面也有一些区别:“诔”多用作“上对下”“尊对卑”,“奠”则没有这样的要求;诔文是韵文,奠文则不一定是韵文。7.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B.正统为明朝第六个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登基后的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从此以后,新皇帝即位,都要确定自己的年号,一个皇帝一般有多个年号。C.车驾本是帝王所乘的车,这里亦用为帝王的代称。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7.B【元朝以后一般只有一个年号。】8.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 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B.“英宗”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C.“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D.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8.B“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9.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生”是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B. “壬子”是干支纪日法。古人用干支依次循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辰。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 C.“致政”,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意同“致仕”或“致事”。古代官员一般在70岁时退休,有疾患则可提前退休。D.“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9. D【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10.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徽宗、钦宗。B.古代官员改任官职多用迁、徙、调,累迁、左迁、擢是指官吏的提升。C.宋代的路最初是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分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D.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全国土地、户籍、赋税、钱粮及一切财政事宜。10. B左迁是贬官。】1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贬,即贬官。古代对官员的升降有其特定的称呼,表示升职的有”“等,表示降职的有”“”“左迁”“等。B.卒:古代称天子死为,称诸侯死为,称大夫死为,称士死为不禄,称百姓死为,称刑徒死为崩殂C.天宝,是年号。所谓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按惯例,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称为改元。年号的实行是从汉武帝开始的。D.赞: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这与《史记》中的太史公曰是一样的。11.B【崩殂古时指皇帝的死亡。1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登是科举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古代科举考试要通 过层层选拔,通过第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B.疏,又称奏议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C.嗣位指继承君位,嗣的本义是(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位即君位。D.后四史,一般指的是《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12.A【【通过第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表述不当,应该是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也就是殿试 之后的,才称为进士。 1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 B.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C.薨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一般人死则称之为 D.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13.C【是古人对诸侯之死的一种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称薨。帝后的死当称为。】14.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老是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类似的用法还有乞老”“乞骸骨”“告老等。B.的词义丰富,可以表示晋升或调动官职,也可表示表示贬谪,如 左迁指贬官。C.世券又称铁券。古时帝王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D.是根据功劳,给予在世或者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官爵或荣誉称号等。14D【只针对已死的官吏。】15.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经》是儒家典籍《诗经》《尚书》《大学》《周易》《春秋》的合称。B.史官是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员,职责是记录国家大事、人物生平和帝王言行等。C.有时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通常是对皇帝的尊称。D.元年,可以指帝王即为的第一年,也可以指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还有其他含义。15.A【五经中没有《大学》,应为礼。】16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判官古代设置的一种属官,宋代于各州府沿置,选派京官充任称签书判官厅公事。B不豫指的是不事先预备。例如 《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C致仕指的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D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16.B 不豫还用作天子有病的讳称。17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业,是南京在东吴时期的名称,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都城,是当时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B.耆老,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原指六七十岁的老人。后来把德行高尚、受人尊敬的老人称为耆老C.《陈情表》中祖母刘悯臣孤弱中的势单力薄的意思。D.赦令,古代帝王在登基、立太子、打胜仗或者自然灾害等情况下以施恩为名发布的减免罪刑或赋役的命令。17.C《陈情表》中祖母刘悯臣孤弱中的年幼丧父之意。】18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及等都跟古代官员职务变化有关,其中专指降职。B建节即执持符节,古代使臣受帝王之命,必建节以为凭信;后来也指大将受朝廷之命出镇边关,苏轼诗句持节云中”“持节即为此意。C羽檄又称羽书,古代军中的紧急文书会插上鸟羽,要求迅速传递。后即以羽檄指代军中文书。抗日时期八路军的所谓鸡毛信与此类似。D. 中国古代的肉刑有劓、刖和杖责、宫刑等。是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的刑罚,是古代肉刑的一种。今人的文身与之类似。18.D今人的文身与之类似错,今人的文身最普遍的动机是为了美观,不是刑罚。】19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岩穴,山洞,代指隐士居所。人们常用岩栖穴处指隐居,用岩穴之士指隐士。B.荆、蓝,荆山和蓝田山的并称。荆山相传是卞和得玉璞之地,蓝田山因产蓝田玉而闻名。C.母忧,母亲的丧事。在这里特指父母丧事,父亲的丧事称父忧,母亲的丧事称母忧。D.寒族,也称寒门”“庶族,魏晋时期官员选拔实行察举制,寒族有了阶层跃迁的机会。19.D 【魏晋时期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20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授,现代一般指高等教育机构中教师的职称,古时常指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学官。B.赐对,赐有赏赐之意,对则指应对。古时常指因应对符合皇上心意得到赏赐。C.折简,古人以竹简作书,简就成了书札或信笺的代称;折简常指裁纸写信。D.谢病,字面意思是因病辞谢,古人常托病谢绝会客或自请辞职。20.B【赐对:帝王召见臣子对答问题。】 

    相关试卷

    湖南衡阳名校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11月第4周周练 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衡阳名校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11月第4周周练 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改错题,语言表达,基础知识,默写题,诗歌鉴赏,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衡阳名校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7月第2周周练 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衡阳名校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7月第2周周练 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默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三语文新教材一轮复习文化常识周周练:

    这是一份高三语文新教材一轮复习文化常识周周练,共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