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1年)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3281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1年)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32817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达标测试
展开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B.冰雪融化
C.汽油挥发D.氧气液化
2.下列各图所示的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织布B.耕田
C.生火D.灌溉
3.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①物质的状态或颜色发生变化 ②会发光,放热 ③有新物质生成 ④有气体或沉淀生成有能量的变化
А.③B.③⑤
C.②④⑤D.①②③④
4.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B.硬度C.可燃性D.熔点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酒精用于给发烧病人擦拭以降低其体温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干冰用作制冷剂
D.银用于制作导线提能力
6.有下列叙述:①二硫化碳易挥发;②矿石粉碎;③秸秆能燃烧;④饭菜变酸;⑤氧化镁是白色固体;⑥保险丝熔断;⑦在0℃和1.01×105 Pa气压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 g/L;⑧向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黄色沉淀碘化银。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填序号),因为 ;属于物理性质的有 (填序号),因为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填序号),因为 ;属于化学性质的有 (填序号),因为 。
7.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体验,说说下列物质的用途各利用了它们的哪种性质。
(1)酒精用作酒精灯的燃料: 。
(2)食盐用作调味品: 。
(3)用铁水铸成铁锅: 。
(4)铜、锌分别用作干电池的正、负极: 。
8.“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诗词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吟》)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物理性质需要通过物理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B.物质的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C.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不会发生改变
D.稳定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10.下列实验中,可验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属刻画B.闻气味
C.石墨导电D.检验二氧化碳
11.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在1.01 ×105Pa气压下,液态二氧化硫的沸点是-10℃,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二氧化硫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可以用来杀灭霉菌和细菌,可用作食物的防腐剂。根据上述文字叙述可归纳出:
(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
(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
(3)二氧化硫的用途: 。
12.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B.镁在空气中燃烧 食物在夏天易变质
C.白磷在空气中受热易燃烧 面包发霉
D.蜡烛熔化 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
13.充有钠蒸气的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可以与氧气、水反应。在实验室里,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使用时,用镊子从媒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发现钠块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偶有火星出现。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保存在煤油中”说明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2)“钠块浮在水面上”说明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3)根据所学知识,钠“熔化成银白色小球”的原因是 。
(4)从上述材料中,你还能归纳出的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②⑥;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①⑤⑦;这些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④⑧;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③;这是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7.【答案】(1)可燃性 (2)咸味 (3)可铸造性和导热性 (4)导电性
8.【答案】B
【解析】认真分析题中诗句可知,A项涉及可燃物的燃烧,C项涉及生石灰的制取,D项涉及蜡烛的燃烧,这些变化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是化学变化,而B项中的变化只涉及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9.【答案】B
【解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但物理性质并不是都要通过物理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如物质的密度、颜色、气味等都不需要发生物理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可能会随之改变,如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描述物质的性质时要注明条件,稳定性指的是物质在常温下不易发生化学变化,所以稳定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B。
10.【答案】D
【解析】A项,金属相互刻画,可以比较金属的硬度,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验证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B项,闻气味,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验证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C项,石墨导电,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验证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D项,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了化学变化,验证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11. 【答案】(1)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在1.01×105Pa时,液态二氧化硫的沸点是-10℃
(2)有毒,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
(3)杀灭霉菌和细菌,可用作食物的防腐剂
【解析】根据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来判断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要记住常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样在解题时才会少花时间。另外,要把性质和用途区分开来。
12.【答案】B
【解析】A中“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是一个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中“白磷在空气中受热易燃烧”是从化学变化中总结出来的化学性质,“面包发霉”是一个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中“蜡烛熔化”属于物理变化。
13.【答案】(1)在常温下可以与氧气、水反应
(2)密度比水小
(3)钠与水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
(4)为银白色金属,硬度小
【解析】认真阅读题中给出的信息,结合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定义进行解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优秀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3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优秀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a>,文件包含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品第1课时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3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品第1课时同步练习题</a>,文件包含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达标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涉及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