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课时)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3276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课时)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3276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3.1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课时)教案 教案 17 次下载
- 3.2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一课时)教案 教案 21 次下载
- 3.3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一课时)教案 教案 19 次下载
- 3.3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课时)教案 教案 18 次下载
- 4.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第一课时)教案 教案 18 次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课时教案
展开课型:新授课
主备:
审核:
时间:
知识目标:
1.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区位因素。
2.运用案例分析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教学重点】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运用案例分析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和探究法; 归纳法。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
(1)原因: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2)表现:
①原料、能源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弱化。
②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日益增强。
(3)案例: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钢铁、石油化工等对原料消耗大的工业的区位选择逐渐摆脱了原料地的束缚,转向交通便捷的沿海、沿江港口布局。
②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一些对市场依赖大的复杂产品,如汽车、飞机等,其组装工厂,更趋向布局在市场广阔的地方。
③在发达物流支撑下,一些完全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工业企业,区位选择更看重信息的通达性。
④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得家具厂的区位选择由临近市场转为临近原料供应地。
⑤保鲜、包装、冷藏运输的发展,使奶产品加工厂等需临近市场的工厂,转而临近优质原料地。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和国防部及军队的改革使之产生巨大的变化,工业区内的一切都将被严格控制和监视起来,工厂、建筑等重要建筑物都不能随便进入。
【巩固练习】
图是世界某钢铁基地在不同年代的生产联系图。据此回答(1)~(2)题。
(1)影响该工业基地1980年和2010年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为( )
A.燃料、市场
B.劳动力、技术
C.政策、环境质量
D.能源、资金
(2)图示钢铁工业布局的变化得益于( )
①生产工艺的改进 ②新煤炭能源基地的开发 ③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 ④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A (2)C [该钢铁企业1980年接近燃料产地,2010年布局在沿海港口地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钢铁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冶炼每吨钢铁所需的煤铁量大为减少;海洋运输的发展,使得原料产地对钢铁工业的制约大为减弱,区位选择逐步向市场和交通便利的地区靠近,形成了“临海型”的钢铁工业布局。]
【探究一】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材料一 鞍钢始建于1916年,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是联合重组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和上海梅山(集团)公司,于1998年11月17日成立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材料二 2016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六集大型纪录片《首钢大搬迁》引起了众多观众的追捧和热议,让人们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距北京市230千米之外的首钢新厂址——曹妃甸。在这片首钢“新大陆”上,首钢创造了众多的第一,一座现代化的钢铁企业正迅猛崛起。
问题1 (综合思维)鞍钢和宝钢布局的主导因素分别是什么?这说明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出现了什么变化?
提示:鞍钢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原料,宝钢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和交通。这说明原材料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市场和交通的影响增强。
问题2 (综合思维)首钢从北京整体搬迁到曹妃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首钢是一家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中,会对首都北京产生巨大的环境污染,且加剧北京的水资源供应紧张等问题。
问题3 (综合思维)在曹妃甸新建的首钢更新了大量的现代化生产设备,这说明了什么区位因素的影响?
提示:说明了科技发展对工业区位发展的影响。
【小结】
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主导因素决定了工业的区位选择,对其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
比重最大者为其主导因素。如下图:
图中A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电能,则其主导因素为动力;B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廉价劳动力,则其主导因素为劳动力;C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原材料,则其主导因素为原料。
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工厂应选在上述主导因素丰富而价优的地区。
(2)根据工业生产中原料及产品的性质判断
①生产过程中,所需原料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性差的,应属于原料导向型,主导因素是原料。
②生产的产品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性差的,应属于市场导向型,主导因素是市场。
(3)根据某地发展工业的比较优势,判断该地产业的主导因素。在确定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时要结合具体工业地区进行分析,如:
①普通家具厂因其产品不便于运输需接近市场,但伊春的家具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原料。
②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属于市场导向型,而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的主导因素是原料,则属于原料导向型。
③新疆的棉纺织工业的主导因素是原料,属于原料导向型,而上海的棉纺织工业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属于市场导向型。
④伊利集团呼和浩特乳品生产基地接近原料产地,属于原料导向型,而北京、大庆的液态奶基地布局在消费市场附近,属于市场导向型。
【课堂检测】
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于6月27日至29日在大连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工业4.0”被认为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2016年中德合作建设的首条“工业4.0”示范线已在沈阳落地,该示范性的建设充分体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包容性增长。据此回答(1)~(3)题。
(1)德国选择在沈阳建设首条“工业4.0”示范线主要是因为沈阳( )
A.工业基础雄厚 B.交通运输便利
C.消费市场广阔 D.劳动力充足
(2)中德合作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是( )
A.增加就业人口 B.扩大企业规模
C.降低生产成本 D.增强竞争力
(3)包容性增长即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是( )
①反对投资和贸易自由化 ②加强中小企业生产能力的建设 ③加强各阶层人员的技能培训 ④鼓励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兼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A (2)D (3)C [第(1)题,沈阳位于东北老工业区,德国选择在沈阳建设首条“工业4.0”示范线,主要是因为沈阳工业发展得早,工业基础雄厚。与其他地区相比,沈阳在交通运输、消费市场、劳动力等方面没有明显优势。第(2)题,德国工业发达,工业技术水平高,中德合作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是增强竞争力。“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少,减少就业人口。实行订单生产,可能缩小企业规模。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生产,生产成本高。第(3)题,包容性增长即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有利于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措施是支持投资和贸易自由化,①错。机会平行的增长,有利于加强中小企业生产能力的建设,②对。加强各阶层人员的技能培训,实现平等的增长,③对。鼓励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兼并,阻止了中小企业的增长机会,④错。
【板书设计】
【作业】
【教学反思】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教师点拨,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课题,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主学习,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文字材料,教师点睛,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