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群文阅读(可编辑Word)练习题 试卷 4 次下载
- 2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可编辑Word)练习题 试卷 3 次下载
- 3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可编辑Word)练习题 试卷 3 次下载
- 《乡土中国》(可编辑Word)练习题 试卷 4 次下载
- 10 师 说(可编辑Word)练习题 试卷 3 次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一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综合训练题
展开一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基础过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生态禀赋良好,许多地方“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的全面推进,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是浙江“千万工程”名副其实的样板村。余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来治理污染,先后关停了矿山、水泥厂和一大批竹筷企业,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在如今的余村,远山、竹林、溪水、春花构成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村口有一方水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此取经的人络绎不绝,看到浙江乡村的变化,大家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一定脚踏实地推进“三农”工作,强基础、补短板,让乡村提颜值、增内涵。
浙江“千万工程”从一处美延伸为处处美,一时美变成长久美,让“浙江美”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我发奋读书,是想借此唤起弟、妺们热爱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
B.“雷锋精神”永远不会离开他的家乡——中国。
C.我偷偷睁眼看了看女医生,见她皱着眉头,脸色很紧张地说:“现在还不能判断,叫她冷静一会儿再说。大家都去学习去,——提壶开水来。”
D.“真的?……我终于考上大学啦!我终于考上啦——!”金石开简直兴奋得快要晕过去了。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B.有序推进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形成了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C.有序推进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形成了以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D.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以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链。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块巨石立在水塘边,正面镌刻着十个红色大字
B.水塘边立着一块巨石,正面镌刻着十个红色大字
C.水塘边立着一块巨石,十个红色大字被镌刻其上
D.一块巨石立在水塘边,十个红色大字被镌刻其上
4.(2020山西吕梁高一期末)2016年11月30日,一种古老的历法“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许是世上最有诗意的历法。请阅读下面的诗句,根据诗句描写的内容,推断其对应的分别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
①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②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③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④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⑤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5.下面一则通知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关于举办中国传统节日讲座的通知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学校将于4月26日在学校报告厅举办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讲座,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讲座内容:本次讲座主要牵涉以下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
二、讲座嘉宾:本次讲座我们应邀了德高望重的金老师,他将抛砖引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翔实的历史材料为大家带来一顿精神上的文化大餐。
三、其他说明:请各班主任认真组织,拜托同学们踊跃参加,准时莅临图书馆,听金老师的精彩讲座。
教务处
2020年4月1日
三年模拟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我愿做一棵树
李国华
村庄西边那棵大柏树枯了,上了年纪的人说,那是因为这棵古柏树偷听了村里太多太多的故事。
说到这棵古树,记忆的闸门总也关不住,似有凶猛的洪水不停地在撞击。我的家乡下竹中村,至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往上推算一下就到了东晋时期,我脑子里时常闪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他描绘的幸福生活。我多么祈望那粒桃花源的种子在故乡的泥土里长成参天大树。
有树的地方就有绿,绿色是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永恒体现。听奶奶说,树,曾经是家乡的骄傲。这个骄傲却在两次疯狂的砍伐中逝去了。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我们家乡也曾有一番桃源美景。那时,顺着村前的溪水行走三四百步,也有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中间还有梨树和李子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穿过桃林,呈现在眼前的也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村庄东西南北各有一条路,路的两边是田,田的两边是山,山的两坡全被松树、杉树、香樟树包裹着。一山连着一山,一峰接着一峰,一沟环着一沟,放眼望去,满坡堆着烟雨,尽是满眼的绿。奶奶讲,不知什么时候老虎也迷恋上了这里的美景。那会儿村里谁家孩子夜晚啼哭,大人们常说:“你再哭,等下老虎来了。”这的确不是吓唬人的,村里的伍叔公就在村后头打死了一只老虎。伍叔公是个拳师,很有招式,七八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伢子很难拢他的身。那天傍晚,伍叔公从后山那片松树林下来,走在半路突然听到一丝异样的声音。凭着自己的功夫,他知道这是一只野兽。伍叔公警觉地回头观望,这一望不打紧,把他惊出了一身冷汗,不远处站着一只吊睛白额虎……第二天,政府给他颁了块“打虎英雄”的匾。奶奶说,四乡八镇的高音喇叭那几天连着响个不停,直喊得圈栏里的猪失了眠,捣鼓得村里村外无人不晓得“伍叔公打虎”,那架势,犹似当年武松打虎威镇阳谷县。
很快,伍叔公的故事成了传说。不仅老虎没有了藏身栖息的地方,而且树上的飞鸟也无处做窝了。1958年,村民们疯狂砍树,不管大树小树,见树就砍,全部抛进了炼钢铁的火炉里,全村只有几蔸大古树是幸免者,后来这几棵树成了村里的“风水树”。长在村西的这几蔸大古柏,树腰粗,当时村民想把它们锯掉去炼钢铁,结果锯子没那么长,锯不了。于是,叫黑牛哥拿斧头去砍,斧头下去却把黑牛哥两手的虎口震裂了,只绷出一小片木屑,树口还往外滴着水。村里上了年纪的人说,这树成精了,吓得黑牛哥甩下斧头一转身,走了。许多年后,我在这棵树下站了很久。我想,树的生命难道只是枝、是叶?人的生命难道只是肉、是血?
在这场运动中青山已逝,没有了绿,整个村庄曾经拥有的蓬勃生机与活力连同那些铁炉灰飞烟灭,风光不再。树没了,好比解开了村庄的衣扣,露出了一截干瘪的躯体,多少有些荒凉。没有了树,鸟的巢也空了。也许,空巢注定是飞鸟的宿命,还有村庄的宿命。几声鸦鸣,更把夜色染沉,奶奶说村庄里所有的鸟都瘦了。鸟看不见自己的心事,只因为它飞在空中,没有落脚歇息的地方,风去了哪儿呢?
经过二十多年不断植树造林,到了1983年,村里的荒山又披上了绿装。这时村里的田分了,山林也分了,牛羊和农具也分了,能变现的事都让村民兴奋。穷怕了的村民,再次失去理智,又一次疯狂,疯狂砍树,一夜之间树一棵一棵轰然倒下。山空了,村子空了,在我的记忆中,乡亲们砍下了树,种下了风,收获了暴风雨。那一年村里的大人吃了亏,就是小孩没有吃亏。老天爷说,小孩子还不懂事,大人怎么就糊涂了呢?值得庆幸的是,村西那几棵“风水树”再一次逃过一劫。
又一个二十年过去了,村边四周的山依然杂草丛生,只零星点点地站着几棵树,多少让人揪心。今天,当我听到村西那棵古柏树枯了,心里极为难过,我知道它的心思。树没了,我愿是一棵树……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大柏树枯了”开头,以“古柏树枯了”结尾,首尾照应,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B.文章第三段借奶奶之口详细描述家乡的环境和相关传说,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与热爱。
C.文章第四段叙述村里人砍古柏树时发生的一些怪事,渲染了恐怖的氛围,为下文的议论做了铺垫。
D.文章恰当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手法,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6分)
3.()文章以“树没了,我愿是一棵树……”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从结构、情感、主题三个方面中任选两个方面,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答案全解全析
一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基础过关练
1.B “‘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中的破折号和B项中的破折号都表示解释说明。A项中的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C项中的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换。D项中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2.C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有序推进”偷换主语,结合前面的“余村以壮士断腕……竹筷企业”分析可知,全句的主语是“余村”,应改为“有序推进厂区改造、道路和河道整治等工作”;二是“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句式杂糅,可改为“围绕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或“以河道漂流、户外拓展、农事体验等活动为中心”。故选C。
3.B 括号前的分句是“村口有一方水塘”,因此括号处应承接水塘来介绍,据此可排除A、D两项。括号后面是冒号,冒号后面的内容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面镌刻着十个红色大字”与其衔接更紧密,据此排除C项。故选B。
4.答案 ①惊蛰 ②霜降 ③立夏 ④立冬 ⑤白露
解析 根据诗句判断节气,要抓住诗句中能体现节气特点的关键信息。①由“蛰虫惊动”可知是“惊蛰”。②首句中的“霜草”即被秋霜打过的草,据此可知节气应为“霜降”。③“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是说海棠花已经凋谢了,柳絮也已落尽了,使人困倦的初夏已经来临,白天也渐渐长起来了,体现出夏季的特点,联系这些可知应为“立夏”节气。④“孟冬”指每年冬季的第一个月,“寒气至”写出寒冷的气候特征,根据这些提示可知是“立冬”节气。⑤“露从今夜白”暗含“白露”;另外,“边秋一雁声”点出季节,故节气应为“白露”。
5.答案 ①把“牵涉”改为“包括”。②把“应邀”改为“邀请”。③删掉“抛砖引玉”和后面的“,”。④把“拜托”改为“希望”。⑤把“莅临”改为“到达”。
解析 ①牵涉:一件事情关联到其他的事情或人。使用不当,应改为“包括”。②应邀:接受邀请。使用不当,应改为“邀请”。③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此处用来形容德高望重的金老师,不符合语境,应删掉“抛砖引玉”和后面的“,”。④拜托:敬辞,委托(多用于托人办事)。使用不当,应改为“希望”。⑤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使用不当,应改为“到达”。
三年模拟练
1.C “渲染了恐怖的氛围”说法不当,应是“表明了古柏树的神圣”。
2.答案 ①桃花源里的人们都过着幸福的生活,桃花源的环境优美,令人向往。②作者希望故乡的人们都能过上桃花源中的人们一般的生活,甚至生活得更好。
解析 解答本题时,应先指出“桃花源的种子”意味着什么,即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然后分析作者在句子中寄寓的情感。
3.答案 ①结构上,照应标题;省略号的运用给读者留下回味和想象的余地,韵味十足。②情感上,树作为家乡曾经的骄傲,在两次疯狂的砍伐中逝去,令人痛心。③主题上,提醒人们要为留住青山绿水的生存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彰显作品主旨,发人深思。(写出两点即可)
解析 “树没了,我愿是一棵树……”是文章的结尾句,结构上,这句话既照应了文章标题,又引人深思;情感上,结合前文“放眼望去,满坡堆着烟雨,尽是满眼的绿”中对树的赞美,可看出“树没了”体现了作者的失落与痛心,而“我愿是一棵树”则卒章显志,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一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一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同步训练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一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一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课时训练,文件包含学习活动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同步检测原卷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学习活动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同步检测解析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一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一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同步测试题,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