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6* 散文二篇综合与测试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6* 散文二篇综合与测试教课内容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永久的生命,自主探真,合作求真,拓展至真,我为什么而活着,关于罗素的爱情,罗素的学术成就,罗素的社会活动,一个有良知的思想家,我们应该怎样活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你认为世界上会存在永久的生命吗?请说说你对题目《永久的生命》的理解。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答案吧!
兴味( ) 洗涤( ) 卑微( )茸毛( ) 蔓延( ) 遏制( )濒临( ) 俯瞰( ) 臼齿( )
濒临:紧接,靠近。俯瞰:俯视。遏制:制止,控制。臼齿:牙齿名。在口腔后方的两侧,一般上下颌各一个。洗涤:冲荡;清洗。又作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飓风:最初只指加勒比海的热带气旋;后来又可指任何具有狂风的热带气旋。缩影:指可以代表同一类型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家。曾在北京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第一部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出版于1941年。
任务一: 默读散文,划出各段的中心句,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观点。
1、文章的观点是什么呢?
自由朗读2-4段,思考:文章是从那几个方面论述“生命的永恒”的,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外部特征(列举小草、牛犊)
议论现实(批判暴君,赞美生命的永久)
生命的易逝,并感叹“我们都非常可怜”(1)
通过小草和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联系现实,高唱生命的 凯歌(2-4)
感叹生命的奇迹(5)
任务三:请以小组为单位品析语句,每组挑选两个句子进行品析,感受议论性散文的语言特点。
(1)个人的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2)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接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3)“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怎样理解“分开来”“合起来”的意思?(4)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蔓延,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5)“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凋谢”和“永存”矛盾吗?(6)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1)个人的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个人生命与衬衣作比较,突出了个人生命短暂、不可重复的特点。语言生动通俗,耐人寻味。
(2)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接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草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生命的顽强,以此证明作者的观点:我们应该看到生命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3)“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怎样理解“分开来”“合起来”的意思?(4)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蔓延,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分开来”指的是一个个体。“合起来”指的是永不休止的繁殖、蔓延的精神。
感叹生命的神奇,揭示生命的规律,又为这一规律而欢呼。
(5)“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凋谢”和“永存”矛盾吗?
看似矛盾,实则充满哲理:花儿凋谢,只不过是生命变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它用自己的生命滋养下一代,同时也让生命得以延续、生生不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生命的消逝与不朽比作花朵的凋谢与永存,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生命的价值。
(6)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凋谢”指个体生命陨落,“不朽”指生命现象永存。个体生命与生命集合体在易逝与永存方面相差甚大,却又都是生命,令人惊奇;也指“凋谢”和“不朽”本来不可调和,却又同时上演着生命的协奏曲,让人慨叹。
通过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歌颂生命自身的神奇和不朽,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的热爱和赞叹。
思考:整体的生命是永久的,个体的生命是易逝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命的这种奇妙状态?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有限的个体生命?
我们必须认识到,一切努力都有其意义,因为生命的整体是永久的,我们要在这永久的生命中留下光彩的一笔,同时又要意识到生命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一定的审美休憩之外,须立即报以百分之百的努力。
在《永久的生命》一课,我们知道了生命具有永久性的特点,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了生命的个体性特征——生命是短暂的,正如文章中感叹道,“我们都非常可怜”。既然这样,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就应该做点什么,换句话说,也许我们应该首先弄清楚,我们为什么活着?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罗素是怎么阐释的。
伯特兰·罗素(1872—1970),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无神论者,也是二十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分析》等
任务一: 朗读散文,思考:作者在标题中抛出自己的问题“我为什么而活着”,他在文中是如何回答该问题的?
“我为什么而活着”三个理由
总结自己一生,认为如此活着是有意义的
罗素的一生中,经历过几次婚姻变故,但他始终是真诚的,他说:“在我所爱的那些女人身上,我欠下了很大的人情,如果不是她们,我的心将褊狭( biǎn xiá 器量狭窄)得多。”
(1)罗素一生著书71种,平均每天写作三千多字,著述涉及哲学、数学、政治等多个领域。代表作品:《西方哲学史》、《自由之路》、《数学原理》等数十种。 (2)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3)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
罗素一生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反对侵略战争。二战期间,还因反战坐了六个月牢。 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 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被判两个月监禁。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任务二:请以小组为单位品析语句,感受议论性散文的语言特点。
(1)对于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2)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3)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4)作者说“我渴望减少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又说:“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的值得”。请思考一下,既然活的这么苦,为什么是“值得”的?
(1)对于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从这一长句可以感受作者高尚的人生追求和宽广博大的心灵,包括个人情感,治学追求和博爱精神,这是作者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2)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运用了形象的比喻,“这三种感情”比作“飓风”表明了这三种激情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追寻、奋斗的原动力,在给他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不安和痛苦、甚至绝望。
(3)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爱情和知识把罗素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又使他把目光投向了现实世界,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4、作者说“我渴望减少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又说:“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的值得”。请思考一下,既然活的这么苦,为什么是“值得”的?
罗素生于1872年,死于1970年,他一生都在热诚地为公众的良知辩护。他认为值得,是因为他一直把关爱人类,救民于水火作为自己的理想,而且他也一直这么做得。
作者认为爱情和知识把人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让人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当他临终的时候,就可以骄傲的说,我已将全部的精力和生命都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愿你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 ——居里夫人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冰 心
通读两篇散文,请试着聊聊议论性散文的特点。
议论性散文以说理为主,也被称为“哲理散文”或“哲学散文”。许多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的写作目的主要不是让读者获得某种理性的概念,而是要通过富有哲理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与以写人、写景、叙事、抒情为主的散文相比,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很明确:它以说理为目的,议论是它的骨干;其他类型的散文也会传达某种思想,涉及某些道理,但并不以说理为目的,它们也发议论,但通常只是为了点明题旨。与一般意义上的议论文相比,议论性散文与议论文一样都要求观点鲜明、思路清晰,但是一般不像议论文那样直接议论说理,也不像议论文那样讲究论证方法,强调逻辑推理的严密性,而往往是将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结合在一起,以求让读者领悟哲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6*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教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议论性散文,走近作者,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理清结构,细读课文,背景介绍,深入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6* 散文二篇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方法,美文美读,è阻碍,chàn震动,合作探究理清脉络,带来狂喜,解除孤寂,了解人类的心灵,饥饿的儿童,孤苦无助的老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25* 周亚夫军细柳图文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规模,侵入边境,驻军在霸上,掌管皇族事务的官员,同“披”穿着,这里指刀出鞘,骑着马,先行引导的人员,用机械发箭的弓,皇帝发布的命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